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022-05-30 19:22努尔古再丽·阿力木刘威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3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发展现状新疆

努尔古再丽·阿力木 刘威

摘要:新疆发展肉羊产业的资源优势显著,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文章从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即品种繁育、饲料营养、饲养模式及环境设施、疾病预防与控制及肉产品加工与安全等方面,结合新疆肉羊分布及规模情况,对新疆肉羊发展现状阐述及趋势预测,并从育种定位、产业布局与创新、肉羊产业人才培育、肉羊产业智能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新疆肉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我国是羊肉生产大国,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羊肉产量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羊肉年均总产量1400万吨,我国羊肉产量在460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稳居世界第一。新疆作为我国羊肉生产大省之一,羊肉产量长期稳居全国第2位,在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农副产品资源等方面优势显著,因此,肉羊产业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全国受疫情影响及消费需求驱动,肉羊资源緊张,新疆肉羊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6月份,新疆肉羊存栏4627万只,同比增长3.6%。本文从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即育种定位、产业布局与创新、肉羊产业人才培育、肉羊产业智能化等方面,结合新疆肉羊分布及规模情况,对新疆肉羊发展现状阐述及趋势预测,并从育种定位、产业布局与创新、肉羊产业人才培育、肉羊产业智能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新疆肉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疆肉羊产业规模及区域分布

新疆2018年肉羊存栏数量4159.70万头,分布情况见图1,各区域羊肉产量582400吨,分布情况见图2。

畜牧业在新疆经济中占比较大。2018年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37.79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2541.16亿元,较上年增加9.8%;林业产值62.70亿元,较上年增加15.60%;牧业产值796.42亿元,较上年增加6.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9.42亿元,较上年增加11.80%。肉羊存栏、出栏量方面:2018年新疆牲畜存栏量4946.45万头(只),其中,羊占比76.32%;牲畜出栏量4508.35万头(只),其中,羊占比81.57%;羊肉产量方面:2018年新疆肉类产量161.96万吨,羊肉占比36.68%。由数据可见: 新疆肉羊产业规模日趋壮大,加之气候及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新疆将成为我国优质的羊肉生产基地。

新疆肉羊生产呈现规模化发展,新疆2007~2018年肉羊存栏、出栏量如图3所示,2009~2018年全国及新疆肉羊出栏率如图4所示。

由图3可知:新疆肉羊存栏、出栏量自2007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8年较2017年存栏量下降,说明2018年新疆羊肉市场供需关系变动较大。由图4可知新疆肉羊出栏率波动较大,2009~2012年间新疆肉羊出栏率呈稳步上升趋势,由出栏率的90.86%升至99.50%,但在2012~2013年间跌至88.73%,下降幅度高达 10.77%,并在2013~2015年期间持续波动,2015~2018年出栏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尽管出栏率持续小于95%。数据显示2013~2018 年新疆肉羊出栏率与全国肉羊出栏率变化趋势同步,说明新疆肉羊产业发展格局也在逐步调整,未来,新疆肉羊出栏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力度不断加大、肉羊养殖效益连年递增、政策高地日益凸显,新疆南疆四地州贫困县将肉羊养殖作为脱贫的途径,各省援疆建立起一批标准化养殖基地,加速了新疆现代化、标准化养殖新进程。同时,科技部、农业农村部三区项目的实施,实用技术手册的编撰日趋完善,肉羊养殖技术不断推广,极大推进了新疆肉羊产业的发展。

二、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一)品种及繁育

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绵羊品种共有71种,其中:地方42种,培育21种,引进8种。新疆本地绵羊种类多样、品种优良,品种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其中,新疆肉羊品种以阿勒泰羊、叶城羊、吐鲁番黑羊为主导,近年来引入的杜泊羊、瓦格吉尔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也占据一定比例,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新疆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的肉羊繁殖方式主要为人工授精,占比约96%以上,小规模及散养户肉羊繁殖方式主要为本交繁殖。

(二)饲料营养

新疆农作物以棉花、小麦、玉米为主,播种面积广,整体光照充足、热能丰富,且气候、土壤等相对适宜,适宜农作物生长,可为肉羊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充足饲料来源。目前,新疆肉羊饲料采用分生长阶段调配,混合多种饲料原料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有粗饲料、精饲料及添加剂等成分,有效避免挑食现象。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提升适口性和采食量,与传统的粗、精饲料分离饲喂相比,颗粒饲料可增加肉羊体内益生菌的繁殖,促进营养的充分吸收,缓解营养负平衡时期的营养供给问题。二是增加瘤胃机能,有效预防消化道疾病。三是提高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期。根据羊生长各个阶段所需不同的营养,更精确地配制均衡营养的饲料配方,使日增量大大提高。

(三)饲养模式及环境设施

在新疆政策及各省援疆政策引导下,规模化繁育、养殖现代化基地逐步形成,构建“龙头企业(总场)+乡级分场(合作社)+养殖大户+基础农户(贫困户)”四级肉羊扩繁体系,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疫苗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的“五统一养殖模式”;创新托养分红、入户育肥、“放母归羔”三种肉羊产业发展模式,设有青贮窖和羊粪处理设施,养殖全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肉羊养殖环境大幅提升,极大减少了普遍性疾病的发生。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

羊是耐寒而恶热的动物,新疆直射阳光照耀充足,发生日射病概率大,外界环境高温、拥挤,会发生热射病。日射病、热射病又均称中暑或黑汗风。日射病是羊受强烈的阳光长时间直射所引起的急性脑病。热射病多因羊舍闷热潮湿,或在运输时,过于拥挤憋闷,体内剩余的热量过多,引起神经机能紊乱。加之预防疾病意识淡薄,肉羊一旦发生疾病,将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所以,在炎热季节,羊只应早晚放牧,中午休息,勤饮水。厩舍应宽敞,通风良好。车船运输,不可过于拥挤。经常洗刷畜体,保持凉爽清洁,同时定时注射疫苗,避免疾病发生。受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影响,肉制品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市场风险仍然较大。

(五)肉产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加工企业作为民生经济的基本保障,特别是肉类生产企业,疫情期间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以便为市场提供数最充足而优质安全的营养健康食品。新疆现代化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众多,但肉羊加工企业在原料采购、产品加工、贮藏、运输、人员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病毒传播风险,现阶段加强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目前新疆肉羊加工率低,肉羊加工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龙头企业体量小、品牌影响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肉类加工产品外销物流运输成本高,增值不足,削弱了外销产品的竞争力。肉制品仍以出售屠宰产品原料、简易的初加工产品为主,原料原卖,综合效益不高。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方面,必须加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认证和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各项技术要求,实行定点屠宰和生产。

三、新疆肉羊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育种定位

新疆现有肉羊品种丰富,具有耐粗饲、善跋涉、抗严寒、早熟、抗逆性强、适于放牧等特点,但单种肉羊特点稀缺,综合性特点缺乏。新疆本土肉羊繁育体系薄弱,繁育场地和设施不完善,急需承建一批现代一体化原种场和繁育场,并突出新疆和国内外现有肉羊优势,结合杂交改良,建立三级繁育新模式。首先引进国内外纯种肉羊与新疆肉羊杂交,繁育出新杂一代母羊,再用国内外其他肉羊与新杂一代母羊杂交,繁育出三元杂交肉羊,肉羊可直接育肥出栏。杂交过程注意:注重亲本提纯复壮;优化杂交组合,选择适应新疆的最佳杂交组合;优化繁育和饲养环境,加强肉羊生产性能。

(二)肉羊产业布局与创新

围绕延伸肉羊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转型升级传统新疆肉羊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兴肉羊产业链条,有效破解肉羊产业链条短、新兴肉羊产业发展引领不足等难题。围绕肉羊资源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发展传统优势肉羊产业,发展绿色农业,树立优势资源转换典范。肉羊加工产业延链发展高端营养和保健食品等新产业;产品加工通过“两张网”建设补链发展向特色绿色、有机食品延伸;依托生物医药等企业,发展肉羊药材深加工、观光旅游及保健康养为一体的肉羊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规划布局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肉羊生产性示范中心,加快构建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

(三)加强现代化养殖技术人员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的长期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与肉羊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组织开展肉羊或农副产品龙头企业负责人轮训,重点抓好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加大对畜牧养殖技术人员培训,对肉羊的繁育、养殖及后续管理进行全程指导培训,引导农户科学养殖、科学管理。全面落实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设立区域肉羊产业科技人才资源库,从人才层次、数量结构上进行优化,建立人才引进快速通道,长期、持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肉羊行业的知名专家、专业人才开展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走出去、引进来”专项行动,积极探索“企业投资为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开发、成果共享”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模式,引导支持院企、校企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推进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园区企业与相关产业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合作。

(四)肉羊产业智能化

以重点肉羊加工领域为突破,全面提升肉羊产业智能化水平。瞄准繁育、饲料加工、养殖过程监管、屠宰、肉羊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环节,推进新疆肉羊产业智能化,培育新型肉羊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肉羊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增量、产业化集聚发展提质、品牌化拓展市场增效”的路子,加快提升肉羊加工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实施智能肉羊产业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肉羊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养殖加工设施建设,推动全智能、全方位肉羊繁育、饲养、肉羊食品加工,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推进肉羊产业数字化、流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积极培育服务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两化融合建设,推进新疆肉羊产业向产业链下游终端产品和服务延伸。

参考文献:

[1]Fetherstone Nicola,Hely Fiona S.,McHugh Noirín,et al.Genetic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foreign sire contributions to a domestic sheep industry; including an Ireland-New Zealand case study[J].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2021,53(01).

[2]张英杰.我国羊产业发展形势分析[J].饲料工业,2020,41(21):1-4.

[3]赵钰洁,韩振兴,姚晓萍.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20):21-23.

[4]樊慧丽,付文阁.生产者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分析——以肉羊养殖户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06):1040-1050.

[5]宿桂红,孙学钊,尤佩华.全价颗粒配合饲料在农区肉羊产业中应用的社会经济分析——以江苏省海安市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6):16-20.

[6]2020年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工作要点[J].新疆畜牧业,2020,35(03):7-10.

[7]熊学振,杨春,司智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牛羊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2020(05):20-28.

[8]李军,金海.2019年肉羊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畜牧杂志,2020,56(03):160-166.

[9]韩璐,丛林,赵慧峰.我国肉羊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现状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20):6-9.

[10]马志超,张立中.中国西部省区肉羊产业比较优势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20):10-14.

(作者單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刘威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发展现状新疆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