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园本建构

2022-06-09 22:24经桂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策略幼儿教育

摘要: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本研究以春节主题活动为例,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活动之中,从浸润式环境中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多元化活动中彰显节日文化的魅力、家园共育中弘扬和传承节日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春节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引导幼儿多角度、多感官了解春节,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幼儿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5B-0066-04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的印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共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文简称《纲要》)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1]3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文简称《指南》)也提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因此,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将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让幼儿从小认同自己民族,热爱自己的祖国。

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幼儿园以环境创设、内容选择、家园共育为切入点,积极挖掘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并将其融入各活动中,不断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内涵。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添置新衣新帽、购买美味的食品、制作丰盛的年夜饭、放烟花、贴对联、贴福字等,一项项充满喜庆的新年活动,促进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让幼儿初步理解了春节的内涵,感受到了中国新年的快乐。教师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和幼儿一起布置环境、走进春节,用自己的方式开启春节庆祝之旅。

一、浸润式环境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环境教育是隐形教育,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热烈喜庆的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期待,还能让幼儿在环境的浸润中增强对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红色是春节最基本的色调,它代表着吉祥、喜庆、活力,红灯笼、红对联、红红的剪纸、红红的中国结等都是春节的象征与标志。布置环境时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会将春节的节日气氛烘托得更加红火、热烈。

(一)幼儿园公共区域的环境布置

园内户外环境是对外最醒目的窗口,除在大门上贴对联、福字,还可以在户外连廊、常绿树、落叶树上挂上各种款式的灯笼,呈现出祥和喜庆之气息。门厅、楼道平台是幼儿上下楼的必经之路,此处可设置一些新年小景,将与春节有关的元素融入其中。如选择红印花布铺设错落有致的展台,用藤篓子装上有着美好寓意的年味美食,用牛皮纸袋装上五谷杂粮,用麻绳系上形态各异的生肖年画等,再用珍珠棉、年宵花做点缀,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年味浸润园所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角落都能激起幼儿关于春节的联想。

(二)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布置

班级环境的布置,幼儿拥有发言权,教师需要提前倾听幼儿的意见,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的创设者,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小班的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对春节的认知比较浅显,在环境创设上要力求色彩鲜艳、生动直观。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年年有余”“小牛穿新衣”“团扇吹画腊梅花”等手工粘贴活动,再将幼儿作品艺术化地呈现,让春节不仅是一个名词,而且变得生动有趣。

中大班幼儿因为对春节已经有了的相关经验,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激起探究欲望、商讨互动的环境。因此,在环境布置时应充分挖掘春節的文化元素,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春节文化内涵的理解,如贴对联时让幼儿了解上联、下联、横批;贴福字时知道福字可倒贴,表示福到之意;挂红鞭炮则有驱兽之意。同时,还可以将十二生肖、剪纸、春节民俗等融入美术活动中,再将幼儿作品与公共环境的创设进行有效链接,让每一处环境都能与幼儿进行有关春节的对话,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加深对春节内涵的理解。

二、多元化活动彰显节日文化的魅力

春节作为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文化尤为博大精深。但对幼儿来说,有一些古老的习俗却和他们的生活相距甚远,需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让幼儿通过多感官、多通道充分感知和体验,从而逐渐形成文化认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活动内容的设置、活动形式的组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我们发现关于春节教师设计的多为认知类活动,由古至今,包罗万象,涵盖面虽广,却缺乏对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的深入思考和挖掘;过于追求标新立异、求多求全,而丰富多彩的活动实际就是一个大杂烩,无主次无重点,场面轰轰烈烈,幼儿走马观花,结果是一头雾水,除了觉得好玩啥也说不出来。

针对上述问题,我园在开展庆新春活动前,专门组织教师对溧水春节的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及形式的多样性,发现和把握春节所富含的教育价值,结合不同年龄段的侧重点及难点,经过课程审议,本着科学筛选、求优求精的原则,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迎春活动。

(一)教学活动中感知节日文化

通过教学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是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的基本途径。根据《指南》中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结合课程审议后的教育资源,教师通过调查、讨论、观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设计多元的主题活动内容,开展了语言、音乐、美术、社会、数学等领域的有关春节的教育活动。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认知能力弱,我们以“年味”为切入点,让幼儿在搓团子、包饺子、尝米糕等活动中感知春节甜蜜的味道。中班幼儿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有探究的欲望,我们则以溧水区第四届秦淮源头灯会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赏灯、做灯、挂灯等活动中感知溧水春节文化的博大精深。大班幼儿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会主动关心周边事物,我们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溧水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骆山大龙为切入点,让幼儿在了解骆山大龙的传说、合作制作骆山大龙、集体舞龙中感知本土春节文化。

(二)游戏活动中融入节日文化

游戏活动是集体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是幼儿探索传统节日的重要载体。结合主题,提供与春节元素相关的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节日相关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不断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引导幼儿从游戏中发现传统节日文化之美。

小班幼儿需要通过感知来体验节日文化,于是我们在表演区开展了唐装T台秀、春晚大舞台活动。幼儿在参与中感受春节文化,增强了他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情感。中班幼儿的动手、合作、协调能力都在不断发展,我们在班级美工区开展了制作红包小人、年宵花、生肖灯、包饺子、印染丝巾等手工游戏,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大班幼儿综合活动能力强,喜欢与同伴交往,我们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游戏之间的界限,使游戏相互串联,创设真实的游戏情境,如年货大甩卖、春节花卉市场等,让幼儿在交往中不断丰富对春节文化的感知。

(三)游园活动中体验节日文化

春节过后,在幼儿返园的第一天,我们举行了主题为“传承中华情  快乐中国年”的户外游园庆祝活动,将春节民俗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直接感知及亲身体验中唤起有关春节的已有经验,感受着属于幼儿园特有的新年味道。

由大班幼儿组成的腰鼓队和秧歌队营造了新年的欢乐气氛。入园时,幼儿和家长共同敲响新年的锣鼓,转动新年幸运大转盘,说一句祝福的话,开启新年好兆头;再喝上一杯红糖水,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如蜜一样甜。以各类民俗为载体的逛庙会活动也是妙趣横生、精彩纷呈,在小吃一条街中,我们将“吃”上升为文化,除幼儿园特意准备的具有传统年味的各地美食,如麻花、玉带糕、京果、炒米糖、芸豆卷等,还有民间艺人现场制作糖画、吹糖人,幼儿自制糖葫芦等,用美食刺激幼儿的味蕾,在交流分享中进一步丰富幼儿对各地春节传统文化的认知。民俗体验馆中制作骆山大龙、踩高跷、舞狮等活动,让幼儿在制作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春节文化内涵,他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多元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春节主题活动更加充实,也将春节文化根植于幼儿心中,彰显了传统节日活动的无穷魅力。

三、家园共育弘扬和传承节日文化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之一,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家长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1]37。因此,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渗透家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构建家园合力,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一)家庭迎新活动中传承节日文化

春节作为我国最隆重的节日,传递着团圆、吉祥和祝福,对于增进家庭内部情感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将春节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使传统节日文化更加完善。如鼓励家长带领幼儿一起购置年货、准备团圆饭、包饺子、贴对联、看春晚、拜年等,让幼儿亲身体验春节,潜移默化地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强化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让幼儿感受中国年浓浓的亲情、热闹愉快的节日气氛,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特色,让幼兒体验真情实感,切身体会中国传统佳节的内在魅力。

(二)亲子旅游活动中弘扬节日文化

幼儿园的节日体验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利用身边的地域资源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我园75%的幼儿来自外地,寒假前,教师提醒家长回老家过年时,多带幼儿游览当地的文化景点,体验当地的文化民俗,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开学后,教师鼓励幼儿通过亲子小报、照片、绘画等形式分享在家乡的节日经历,让幼儿们在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中加深对各地春节民俗的了解,感受中国的地大物博,让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心中萌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14.

收稿日期:2021-12-15

作者简介:经桂芳,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幼儿园,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策略幼儿教育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课本剧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以“活动策略”构建灵动初中数学课堂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