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讨

2022-06-13 07:51高文荣
学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人们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教师也逐渐将教学重点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人文素养。由此,人们对教育的诉求也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成为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本文将主要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分析对象,重点探究在此背景下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9-014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48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提出了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等教学观念,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道德法治课程的教学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在信息快速发展的阶段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重要性也由此体现出来。对此,本文将针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抽象化

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用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往往无法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结合,导致教学设计呈现出低效化。很多初中教师认为教学的讲授内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在中考阶段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方式也较为陈旧、僵化,这都使得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这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质量难以有效提升,更无法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和学习排名的提升,倾向于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无法发挥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缺少对学生的实际帮助性意义[1]。

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属于理论和概念性内容,这类内容由于缺少一定的丰富性和实践性,因此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抽象化特征,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加凸显。

(二)忽视了对教师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还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从而提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度,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提升对相关课程的理解和学习。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并没有加强对道德法治教学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升的重视,一些道德法治课程的教师也无法充分认识并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对于这门课的认知程度也普遍较低,从而导致当前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素养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让学生背诵教材重点概念和理论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这种僵硬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培养程度较低,同时教师也因为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和理论知识,造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

(三)学生无法集中学习注意力

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思维观念和辨识能力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知和价值体系建设。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很容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更偏向于网络信息世界。因此,常常出现初中生沉迷游戏世界的新闻报道[2],要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方面转移到学习方面就十分困难。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又较为传统、僵化,更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复杂化的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降低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当学生降低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时,也就更难投入到学习中,也使得学生无法提高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重视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更严重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内容有了新的改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杜绝将学生成绩作为教学重点目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侧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够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发展。另外,新课程改革推动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和丰富,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现代化教学资源创新发展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渠道来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道德法治观念,明确基础法治思想。

教师在优化创新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化资源渠道拓展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3]。如教师通过网络信息资源渠道去搜集相关的网络信息介绍以及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将搜集到的信息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不良的上网习惯会造成的糟糕后果,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学会利用网络绘画等,以此加强学生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并有效提高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和不良上网习惯的警惕。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教学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观念,提高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重视度,明确道德与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推动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6B18BA87-9033-4A17-BFAF-32CDE7F2D65D

(二)创新教学工具,直观展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使用的是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活动。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资源的使用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辅助使用的教学工具有限,在进行较为复杂的教学演示时就只能通过黑板描写和文本描述的形式来为学生展现。而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直观了解到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的联系和发展,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相关课程的抽象化,在展现形式上更多会选择图画资源。

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开始逐渐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来演示教学内容,而这种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对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效发挥出教学工具的实际作用,并通过将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抽象化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关心国家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素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直观展示“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所描述的工程项目;还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搜索符合教学主题的教学材料,如展示国内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图和人们近年来的生活服饰变化图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以此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发展的变化,并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社会的建设情况,从而提升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及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这样教师通过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就可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从而加强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的了解,进而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序开展、有效提升。

(三)创建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发展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实践教学要求。而想要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情况,创建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实现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在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规划安排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尽可能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活动主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法律原则作为活动主题,以此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小组划分的形式,通过多种法律资源搜索渠道来搜索关系到学生安全保护的一些法律知识和影响因素,让学生明确法律对初中学生权利的保护作用,并推动学生增进对法律知识理论的了解。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法律常识书籍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来提升对法律的领悟和感受,这种方式可以推动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意识,这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4]。

(四)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

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职业教学能力影响着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引导作用,就要加强对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此,学校要转变教学和管理思维,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建设作为教学标准和教学重点,提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度,开展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和职业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文化素养,让教师深刻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作用和影响,从而推动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院校还可以组织开展道德法治类的讲座,并邀请教育专家针对道德法治教育进行演讲;还可以安排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院校教师互动比赛等来提升教师的能力和道德素养。通过讲座、比赛等活动形式可以有效推动教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积极进行能力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针对教师团队素养的提升,学校还可以通过招收更多高质量专业教学人才来提升教师团队的总体建设水平。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就要结合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通过QQ、微信等建立班级群组,在群组中及时进行问题处理和课程反馈,以便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5]。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下与学生沟通或课堂上提出互动问题等方式来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进行适当的解答,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培养有了更高的教學需求,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学作用。对此,可以通过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就成了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当前发展阶段中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会使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建设引导,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的主体对象,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并创新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进而提升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 葛维佳.增进初中学生政治认同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八年级《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6):49.

[2] 宋颖谋.厚德方能载物  法治厚结硕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0(4):213.

[3] 冯倩.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J].教育,2020(14):38.

[4] 蓝晓琼.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漫谈[J].考试周刊,2020(25):106.

[5] 贾晓征.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3):62.

作者简介:高文荣(1971.4—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6B18BA87-9033-4A17-BFAF-32CDE7F2D65D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