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司维拉姆对终末期肾病合并高磷血症患者磷钙代谢及LDL-C水平的影响

2022-06-15 02:37周素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血钙拉姆碳酸

刘 欢,周素芳,刘 婷

(东莞市寮步医院肾内科,广东 东莞 523400)

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各类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的统称。慢性肾脏病可分为1 期、2 期、3 期(包括3a 期、3b 期)、4 期、5 期五个阶段,当慢性肾脏病达到5 期时,就可视为进入终末期。ESRD 患者的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此病患者在患病的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肾功能的下降及体内毒素的蓄积,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肢体水肿、高磷血症等一系列表现。对于合并有高磷血症的ESRD 患者,以往临床上在对其实施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多采用醋酸钙对其进行治疗,以改善其血磷的水平。但长期应用醋酸钙会扰乱患者机体磷钙代谢的平衡,诱发血管钙化。碳酸司维拉姆中不含钙,可降低血液中磷酸钙的浓度。此药还可与胆汁酸结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1]。本文主要是探讨用碳酸司维拉姆对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磷钙代谢及LDL-C 水平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2019 年7 月至2021 年6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病情符合《KDOQI 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2020 更新版》中关于ESRD 合并高磷血症的诊断标准[2];病情起伏较小,坚持规律透析半年以上。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糖尿病或其他可能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证;对用药的依从性差或研究期间脱落。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5 例、20 例;其年龄为35 ~71 岁,平均年龄为(54.67±4.74)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3 例、22 例;其年龄为36 ~70 岁,平均年龄为(55.64±4.76)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研究开始前让两组患者均保持2 周的洗脱期(指为了排除参加试验前服用的药物对临床试验药物的干扰,需停用原来的药物一段时间)。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醋酸钙胶囊(生产厂家: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27)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首次服用剂量为0.6 g/ 次,3 次/d,之后的维持剂量为2.4 g/ 次,3 次/d。用碳酸司维拉姆片(生产厂家:Genzyme Ireland Limited ;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J20130160)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0.8 g/ 次,3 次/d。根据患者血磷的水平合理调整其用量,最大用量为7.2 g/d。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两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的变化,每2周调整1 次用药剂量。当患者血磷的水平超过1.77 mmol/L 时,增加1 次用药次数;当患者血磷的水平在1.12 ~1.77 mmol/L 之间时,用药剂量不变;当患者血磷的水平低于1.12 mmol/L 时,减少1 次用药次数。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磷、血钙、血清LDL-C 的水平及磷钙乘积。分别于洗脱期、治疗期和随访期每周检测1 次患者血磷、血钙和血清LDL-C 的水平,并计算钙磷乘积。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磷、血钙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血钙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水平的比较(mmol/L,±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水平的比较(mmol/L,±s)

组别 血磷 血钙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5) 2.59±0.44 1.97±0.32 2.25±0.03 2.25±0.05对照组(n=45) 2.62±0.42 2.24±0.49 2.26±0.05 2.35±0.06 t 值 0.331 3.095 1.150 8.589 P 值 0.742 0.003 0.253 <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钙磷乘积及血清LDL-C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钙磷乘积及血清LDL-C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钙磷乘积和血清LDL-C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钙磷乘积及血清LDL-C 水平的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钙磷乘积及血清LDL-C 水平的比较(±s)

组别 钙磷乘积(mmol2/L2) 血清LDL-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5) 2.59±0.44 1.97±0.32 2.33±0.22 1.49±0.18对照组(n=45) 2.62±0.42 2.24±0.49 2.35±0.23 2.23±0.20 t 值 0.331 3.095 0.422 18.449 P 值 0.742 0.003 0.674 <0.001

2.3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是肾内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此病患者在患病的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其肾功能会逐渐衰退,最终可进展至ESRD。ESRD 患者若治疗不及时,可使其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引发血磷潴留,形成高磷血症,继而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转移性钙化(如血管钙化、肺钙化等)[3]。研究指出,当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由60 mL/min·1.73 m2下降至20 mL/min·1.73 m2时,其高磷血症的发病率可由1% 升高至30%,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可由17% 升高至85%[4]。高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尤为关键。临床上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控制血磷水平、调整磷钙代谢为主要治疗原则。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血液透析等手段对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控可使其保持营养均衡,少吃磷含量高的食物。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清除其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和代谢废物,降低其血磷的水平。但有研究指出,对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进行常规透析12 h 后,其血磷的水平易出现再次增高的现象,一些患者血磷的水平可回升至透析前的80% 左右,因此单纯通过透析来控制患者血磷的水平效果不理想[5]。以往临床上多采用醋酸钙对高磷血症患者进行治疗。醋酸钙属于含钙的磷结合剂之一,具有调控血磷的作用,但长期应用此药会加重机体的钙负荷,扰乱磷钙平衡,诱发血管钙化,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弊大于利。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血钙、血清LDL-C 的水平和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用碳酸司维拉姆对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碳酸司维拉姆中不含钙和金属元素,用药后不会在体内沉积,在有效降低血磷水平的同时不增加血钙的含量,避免患者出现转移性钙化,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6]。碳酸司维拉姆可与胆汁酸结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清LDL-C 的水平。此外,口服碳酸司维拉姆还可提高患者体内碳酸氢盐的水平,与直接补充碳酸氢盐效果相似,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7-8]。研究指出,含钙的磷结合剂易诱发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而碳酸司维拉姆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使用的安全性较高[9]。另外,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必要时可联合使用碳酸司维拉姆与其他含钙的磷结合剂进行治疗,以提升其整体疗效,有效改善其血磷的水平[10]。

综上所述,在对ESRD 合并高磷血症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用碳酸司维拉姆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磷钙代谢及血清LDL-C 的水平,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血钙拉姆碳酸
废弃混凝土碳酸化再生利用技术进展
翩迁起舞弄清影——央今拉姆小说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不该补钙
冒泡的可乐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食药监总局:碳酸饮料的消费提示
你好,岁月
如果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比较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