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2-06-15 02:37曹智红陈佳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鼻窦鼻窦炎负压

曹智红 ,陈佳奇

(1. 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540 ;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515)

鼻窦炎是指鼻窦内出现的化脓性炎症病变。由于小儿鼻腔的生理解剖结构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其鼻黏膜和鼻窦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利于鼻腔分泌物的正常排出,加之鼻窦内有着丰富的血管及黏膜,为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因此小儿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1]。根据小儿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小儿急性鼻窦炎和小儿慢性鼻窦炎两类,其中小儿慢性鼻窦炎更为严重,易反复发作,治疗的难度较大,可对患儿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慢性鼻窦炎患儿的年龄较小,鼻腔尚未发育完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之部分患儿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因此目前小儿鼻窦炎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2]。但对此病患儿单纯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其病情改善的程度有限,易反复发作。本文主要是探讨用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120 例慢性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慢性鼻- 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 年,昆明)》[3]中关于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且经冠状位鼻窦CT 检查得到确诊;近期未服用类固醇药物;病历资料完整、真实、有效;其家长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类风湿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或骨髓瘤;存在严重的心、肝、脑、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术后经病理检查被证实患有鼻腔乳头状瘤;鼻窦腔内存在真菌感染;在入组前的1 个月内接受过针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缺失。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60 例。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35 例,女25 例;其年龄为2 ~11岁,平均年龄为(6.25±1.04)岁;其病程为3个月~3 年,平均病程为(1.58±0.14)年;其中,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为Ⅰ型、Ⅱ型、Ⅲ型的患儿分别有34 例、20 例、6 例。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38 例,女22 例;其年龄为3 ~12 岁,平均年龄为(6.30±1.11)岁;其病程为4 个月~2 年,平均病程为(1.60±0.20)年;其中,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为Ⅰ型、Ⅱ型、Ⅲ型的患儿分别有30例、21 例、9 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是:向患儿的双侧鼻腔内滴入浓度为0.5% 的呋麻滴鼻液(生产企业: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507)2 ~3 mL,待鼻腔黏膜收缩5 min 后,再次向双侧鼻腔内滴入2 mL的呋麻滴鼻液。之后将4000 IU 的糜蛋白酶(生产企业: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351)+80 000 IU 的庆大霉素注射液(生产企业: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4046)+5 mg的地塞米松(生产企业: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553)+100 mL的生理盐水(生产企业: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870001)配置成5 mL 的滴鼻液。将此滴鼻液滴入患儿的双侧鼻腔内,每侧鼻腔每次各滴2 滴,每天滴3 次[4]。在此基础上,用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向其鼻腔内塞入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接的橄榄头,将侧鼻翼孔关闭,嘱患儿间断性发出“Kai”的声音。嘱患儿上抬软腭,以确保整个鼻腔处于负压状态下。将患儿鼻腔的脓液吸出,待患儿“Kai”的声音中断后下移软腭,使其鼻腔内的压力恢复至正常范围。先对一侧鼻腔进行负压吸引,再对另一侧鼻腔进行负压吸引,每隔1 d治疗1 次,连续治疗4 次。在此期间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吸入药物配置为5 mg 的地塞米松+80 000 IU 的庆大霉素混合液,每天治疗1 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 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用显效、好转、无效评估患儿的疗效[5]。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对其进行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无充血,窦口开放良好,鼻道内无脓性分泌物。好转: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对其进行鼻内镜检查可见鼻窦黏膜存在轻度水肿及充血,鼻道内可见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减轻,对其进行鼻内镜检查可见鼻窦黏膜存在中重度水肿及充血,鼻道内可见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VAS 的分值为0 ~10 分,患儿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6]。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均进行鼻窦CT 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采用Lund-Mackey评分标准对患儿的额窦、前组(后组)筛窦、窦口鼻道复合体、上颌窦及蝶窦共6 个部分进行评分(各部分的分值均为0 ~2 分),患儿的Lund-Mackey 评分越高表示其各窦腔病变越严重[7]。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的DIP 内镜评分,评价指标包括鼻窦腔内分泌物、炎症反应、息肉、水肿等,总分为30 分,患儿的DIP 内镜评分越高表示其鼻窦炎的症状越严重[8]。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方法是:采集患儿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分离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2、IL-6 的水平。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和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通过糖精试验测定患儿的MTR 和MCC,方法是:将一粒直径为5 mm 的糖精颗粒放置在患儿的下鼻甲部位(距离鼻甲前端0.5 cm处),嘱患儿每隔15 s 做一次空吞咽动作,并让其在感受到咽部有甜味时立即报告。将放置糖精颗粒到患儿感受到咽部有甜味的时间作为糖精受到黏膜纤毛推动由前向后的时间,并以此为依据测定MTR 和MCC。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VAS 评分、Lund-Mackey评分及DIP 内镜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VAS 评分、Lund-Mackey评分及DIP 内镜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VAS 评分、Lund-Mackey 评分和DIP 内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VAS 评分、Lund-Mackey 评分及DIP 内镜评分的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VAS 评分、Lund-Mackey 评分及DIP 内镜评分的对比(分,±s)

组别 VAS 评分 Lund-Mackey 评分 DIP 内镜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 8.12±1.24 5.25±1.25 7.46±1.45 4.26±1.23 22.25±5.73 17.60±8.63观察组(n=60) 8.02±1.19 3.14±1.05 7.51±1.52 2.46±1.11 22.96±5.06 12.25±9.14 t 值 0.451 10.012 0.427 8.415 0.719 3.297 P 值 0.653 <0.001 0.854 <0.001 0.473 0.001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TR、MCC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MTR、MCC 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对比(±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对比(±s)

组别 MTR(mm/min) MC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 3.16±0.51 7.25±0.56 48.62±5.12 68.32±5.74观察组(n=60) 3.18±0.46 9.11±0.69 47.64±5.09 78.12±6.45 t 值 0.226 16.213 1.052 8.792 P 值 0.822 <0.001 0.295 <0.001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L-2、IL-6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2、IL-6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ng/L,±s)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ng/L,±s)

组别 血清IL-2 血清IL-6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34.12±6.14 29.40±5.12 68.21±10.15 49.67±7.14观察组(n=60)34.20±5.79 24.33±4.23 68.10±11.31 34.62±8.50 t 值 0.073 5.913 0.056 10.502 P 值 0.942 <0.001 0.955 <0.001

2.5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肝肾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3 讨论

小儿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此病以患儿的鼻黏膜出现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特征。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与成人相比,小儿的鼻道和鼻腔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较为狭窄,一旦发生感染,易诱发鼻黏膜肿胀,加重鼻腔狭窄的程度,并影响鼻黏膜纤毛正常的传输功能,导致鼻黏膜出现炎症反应[9]。研究指出,小儿鼻窦炎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易出现感染扩散的情况,对鼻窦周围重要组织造成的危害较大[10]。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对慢性鼻窦炎患儿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呋麻滴鼻液是一种含有呋喃西林和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有效缓解慢性鼻窦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11]。糜蛋白酶是一种能够对酯键和肽键等发挥较强水解作用的酶,可快速分解鼻腔内的坏死组织,并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12]。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此药能与细菌核糖体30s 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庆大霉素对多种细菌(尤其是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地塞米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缓解鼻黏膜水肿,减轻慢性鼻窦炎患儿的症状。为了提高慢性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在对此病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尝试对其实施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VAS 评分、Lund-Mackey 评分、DIP 内镜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儿。这与鱼湘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用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较为理想。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不仅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还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出现,在提高药效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出现的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方法,可有效引流鼻窦内的脓液,快速缓解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研究指出,慢性鼻窦炎患儿随着病情的加重及病程的延长,其鼻黏膜纤毛的正常运动会受到较大影响,这可能与病原体持续不断地破坏鼻腔内的渗透压有关[14]。另有报道称,IL-2、IL-6等炎性因子的过度激活可增加鼻黏膜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重鼻腔充血、水肿的程度[1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MTR、MCC 和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提示用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可有效改善患儿鼻黏膜的炎症反应和鼻黏膜纤毛的传输功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肝肾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用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不会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在对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鼻黏膜纤毛的传输功能,减轻其鼻黏膜的炎症反应,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以证实用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远期疗效及优势。

猜你喜欢
鼻窦鼻窦炎负压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