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G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2022-06-15 02:38王彤洁刘玥希于小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子痫胎儿孕妇

王彤洁,刘玥希,胡 霞,范 莉,于小红

(1.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江油 621700 ;2. 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辽宁 大连 116023)

子痫前期作为一类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不仅会增加孕产妇的死亡风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围生儿的健康造成威胁[1]。研究显示,子痫前期可引发胎儿生长受限等多种并发症。对于子痫前期患者,应在对其进行常规血压监测及相应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对其进行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以了解其胎儿的生长情况,尽早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及缺氧等情况[2]。有研究指出,FECG 检查可经孕妇腹壁或胎儿体表实现对胎儿心脏动作电位的监测,以达到监测胎儿生长情况的目的[3]。有报道称,FECG 检查是临床上对各类高危妊娠孕妇进行检查时常用的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等特点[4]。本文主要是分析FECG 检查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9 年8 月至2021 年1 月期间收治的58 例子痫前期患者和同期在我院接受孕期产检的52 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孕周在32 周至42周之间;2)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传染性疾病;2)存在血液疾病;3)出现由电解质紊乱、药物、检查体位等因素导致的FECG 检查结果异常;4)临床资料缺失。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第8 版)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子痫前期的诊断[5]。将58 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前期组,将52 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的年龄、BMI、孕次、产次、妊娠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一般资料的对比(±s)

表1 两组人员一般资料的对比(±s)

组别 年龄(岁) BMI 孕次(次) 产次(次) 妊娠时间(d)子痫前期组(n=58) 28.84±2.69 23.45±2.63 2.04±0.80 0.91±0.16 260.36±30.61对照组(n=52) 28.27±2.22 23.66±2.54 2.05±0.74 0.88±0.20 269.77±21.40 t 值 1.217 0.426 0.068 0.862 1.883 P 值 0.113 0.335 0.473 0.195 0.031

1.2 方法

对两组人员均进行FECG 检查,具体方法是:采用FECG-D 型胎儿心电图仪对受检者进行FECG 检查。检查前指导孕妇排空膀胱。在其进入检查室后,告知其保持全身放松,协助其取仰卧位。用酒精和生理盐水对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进行擦拭。导联电极安放方法是:1)纵导联电极。将两个正电极置于腹壁宫底处,负电极置于耻骨联合上方。2)横导联电极。将正、负电极分别置于腹壁左、右两侧。3)对角线导联电极。将正电极置于腹壁左上方,负电极置于腹壁右下方( 或正电极在右上方,负电极在左下方)。以上导联的地线电极均置于右侧大腿内侧。连续描记1 ~3 min。在完成检查后,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受检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人员FECG 检查的结果及新生儿结局指标。FECG 检查的异常结果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期前收缩、ST 改变、QRS增宽、QRS 振幅增高。新生儿结局指标包括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1 min Apgar 评分、5 min Apgar 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FECG 检查结果的对比

子痫前期组58 例患者中存在FECG 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有32 例(占55.17%),对照组52 例孕妇中存在FECG 检查结果异常的孕妇有8 例(占15.38%)。子痫前期组患者中存在FECG 检查结果异常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8.757,P=0.000)。

2.2 两组人员异常FECG 检查结果构成比的对比

两组人员各类型FECG 异常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期前收缩、ST 改变、QRS 增宽、QRS 振幅增高)的构成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人员异常FECG 检查结果构成比的对比[ 例(%)]

2.3 两组人员新生儿结局的对比

子痫前期组患者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 长、1 min Apgar 评 分、5 min Apgar 评 分 分别 为(3010.25±44.15)g、(47.81±1.85)cm、(8.20±0.23)分、(9.22±0.72)分,对照组孕妇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1 min Apgar 评分、5 min Apgar 评分分别为(3009.74±43.28)g、(48.01±1.90)cm、(8.15±0.31)分、(9.20±0.71)分。两组人员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1 min Apgar 评分、5 min Apgar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人员新生儿结局的对比(±s)

表3 两组人员新生儿结局的对比(±s)

组别 出生体质量(g) 出生身长(cm) 1 min Apgar 评分(分) 5 min Apgar 评分(分)子痫前期组(n=58) 3010.25±44.15 47.81±1.85 8.20±0.23 9.22±0.72对照组(n=52) 3009.74±43.28 48.01±1.90 8.15±0.31 9.20±0.71 t 值 0.061 0.558 0.952 0.147 P 值 0.476 0.289 0.172 0.442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在妊娠12 ~14 周后,孕妇的脐动脉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舒张期血流征象,其脐动脉的血流量也会相应升高[6]。进行FECG 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常用方法。进行此检查主要是经母体腹壁对胎儿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物电进行描记,以真实地反映出胎儿心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及在缺氧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耐受程度。有研究显示,FECG 检查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7-8]。在临床实际工作中,FECG 检查通常在孕12 周后进行。此检查具有费用低廉、可重复进行的特点。进行此检查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胎儿心脏动作电位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捕捉胎儿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的心电变化[9-10]。临床资料显示,FECG 检查可利用电极捕获胎儿心电活动(比多普勒监护更敏感),并能精确区分胎儿每一心动周期的电位变化和传导过程。有研究指出,进行FECG 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出胎儿的心脏是否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定期进行此检查是一种较好的胎心监护方法[11]。在妊娠早中期(即妊娠12 ~27 周)对孕妇进行此检查可实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在妊娠晚期(即妊娠28 ~42 周)对孕妇进行此检查可实现对胎儿宫内窘迫及缺氧等表现的筛查[12]。有研究指出,胎儿宫内窘迫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其作为产科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可导致胎儿发生窒息、永久性神经损伤,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胎儿死亡。尽早对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母婴结局的改善,是产科值得持续探讨的重要课题[13]。研究表明,FECG 检查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研究指出,宫内窘迫胎儿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如早期缺氧引起的P-R 间期缩短、心动过速,晚期缺氧引起的P-R间期延长、心动过缓或ST 段改变等。上述心电图表现在早期识别及判断胎儿宫内窘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子痫前期组患者中存在FECG 检查结果异常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8.757,P=0.000)。这表明,子痫前期患者与健康孕妇的FECG 检查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人员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1 min Apgar 评分、5 min Apgar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是因为,子痫前期组患者的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被发现后,及时接受了相应的处理。这与既往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5]。有研究表明,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FECG 检查有助于发现其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和指导上述情况的处理,从而可减少子痫前期给新生儿结局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FECG 检查有助于发现其胎儿宫内窘迫及缺氧等情况。及时对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可改善其新生儿的结局。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证实上述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子痫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胎儿的性别你别猜——这四种胎儿性别鉴定方法不可靠
如何防范子痫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