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热消瘿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的效果及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2-06-15 02:38李国平周贵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咪唑模组甲亢

李国平,周贵生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重庆 40400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指因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加快及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此病患者可出现多食、消瘦、心悸、出汗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甲亢危象,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上治疗甲亢的关键是控制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轻其临床症状,预防其病情进展[1]。甲巯咪唑是临床上治疗甲亢的常用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合成。甲亢属于中医学中“心悸”“震颤”等范畴,中医治疗甲亢历史悠久且优势明显[2]。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养阴清热消瘿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的效果及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批准,选择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收治的60例阴虚火旺型甲亢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西医关于甲亢的诊断标准;病情符合中医关于“心悸”“震颤”的诊断标准,且中医证型为阴虚火旺型;首次发病;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其排除标准是:近期接受过针对甲亢的系统治疗;合并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皮质醇增多综合征;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模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有患者30 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年龄为24 ~45 岁,平均年龄为(36.71±6.43)岁;其中,男性患者有19 例,女性患者有11 例。常模组患者的年龄为24 ~45 岁,平均年龄为(36.64±6.41)岁;其中,男性患者有17 例,女性患者有1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用甲巯咪唑对常模组30 例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10 mg/ 次,2 次/d,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后,适当减少其用量,持续治疗3 个月。用养阴清热消瘿方联合甲巯咪唑对中西医结合组30 例患者进行治疗。甲巯咪唑的用法同上,养阴清热消瘿方的组方是:熟地黄10 g、山萸肉10 g、怀山药12 g、麦冬10 g、白芍10 g、五味子6 g、夏枯草12 g、白蒺藜10 g、枸杞12 g、牡丹皮12 g、甘草6 g。腰膝酸软者于方中加入杜仲、续断,汗多者于方中加入浮小麦,气短者于方中加入太子参。水煎服,每天服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持续治疗3 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食、消瘦、心悸、出汗等)基本消失,其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到有效和显效的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腰椎L2-L4、髋部及桡骨的骨密度。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常模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22/3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FT3、FT4、T3、TSH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清FT3、FT4、T3的水平均低于常模组患者,其血清TSH 的水平高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比较(±s)

组别 血清FT3(pmol/L) FT4(pmol/L) T3(nmol/L) TSH(m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n=30) 17.38±4.25 11.14±3.13 44.48±10.62 31.52±9.10 5.61±2.13 3.11±1.16 0.05±0.01 1.56±0.07常模组(n=30) 17.36±4.21 14.15±3.29 44.43±10.52 37.32±9.12 5.60±2.10 4.30±1.62 0.06±0.03 1.30±0.05 t 值 0.018 3.631 0.018 2.466 0.018 3.271 1.732 18.699 P 值 0.986 0.001 0.985 0.017 0.986 0.002 0.089 <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2-L4、髋部、桡骨的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腰椎L2-L4、髋部、桡骨的骨密度均高于常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的比较(g/cm2,±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的比较(g/cm2,±s)

组别 腰椎L2-L4 髋部 桡骨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n=30) 0.93±0.04 1.04±0.05 0.38±0.01 0.52±0.04 0.70±0.04 0.82±0.05常模组(n=30) 0.92±0.05 0.93±0.02 0.39±0.03 0.44±0.05 0.71±0.03 0.75±0.02 t 值 0.855 11.188 1.732 6.843 1.095 7.120 P 值 0.396 <0.001 0.089 <0.001 0.278 <0.001

3 讨论

甲亢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及分泌量增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及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心悸、出汗、多食等一系列症状[3]。临床上治疗甲亢的关键是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4]。目前西医多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此药属于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可对甲状腺内氧化物酶的活性产生抑制,降低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的水平,进而可有效改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5]。但长期服用甲巯咪唑会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导致其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6]。中医学认为,甲亢属于“心悸”“震颤”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内伤、饮食不当等[7]。甲亢常见的中医证型有阴虚火旺型、肝郁气滞型、阳气亏虚型、肾阴亏虚型、精明失养型等,应以辨证论治、标本兼治为基本原则治疗本病,从而达到补虚泄实、调整阴阳的目的[8]。本研究中收治的甲亢患者其中医证型均为阴虚火旺型,故应以滋阴清热为主要原则进行治疗。本研究所用的养阴清热消瘿方中,山萸肉可补益肝肾,怀山药可补肾涩精,麦冬可滋肾除热,夏枯草可软坚散结,白蒺藜可平肝解郁,枸杞可补肾益气,牡丹皮可活血散瘀,五味子可敛肺滋肾、收涩津液,白芍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熟地黄可补血养阴、益精填髓,甘草可调节诸药[9]。诸药合用,可共奏滋肾除热、补血养阴之功。鲁阳侠等[10]研究表明,甲亢患者在使用养阴清热消瘿方联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后,其骨密度和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养阴清热消瘿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减轻其临床症状,增加其骨密度。

猜你喜欢
咪唑模组甲亢
咪唑啉类缓蚀剂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移远通信:以利润换市场
基于融合架构的多路服务器系统架构设计
光学薄膜技术及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石墨烯材料在LED路灯模组中的应用及该模组的设计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
选择离子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食醋中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