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整理物品能力的实践方法探讨

2022-06-21 02:27祁洁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中班幼儿

祁洁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家长对幼儿的关爱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也导致了一些家庭单纯围着孩子转,很多事情孩子没有体验的机会,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整理能力培养,是除了知识启蒙之外,能有效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有效方式,教会幼儿怎样整理物品,能让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有秩序,因为现在很多幼儿没有整理物品的习惯,书包里面铅笔、橡皮和书本随便放,玩完的积木随便丢,这样一来,本身就导致了幼儿的基础服务能力较差,也影响到了幼儿的未来成长,为了带动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需要从最简单的整理物品的能力开始培养起,这样一来,才能让幼儿的生活更有秩序,也能帮助幼儿形成一种整理的意识,让幼儿的生活更有条理。首先,本文分析了中班幼儿经常出现的整理物品不强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此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研究了应当怎样提升幼儿整理物品能力的方法,做好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中班幼儿;整理物品能力;实践方法

引言

目前社会上对于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体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局限在知识的启蒙之上,还有幼儿自身生活习惯和自主能力的启蒙。因为当下很多幼儿的生活有严重的依赖感,不会主动整理自己的东西,一遇到事情就马上找家长或者老师,老师处理的基本都是一些非常琐碎的事情,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虽然说每个幼儿都是家庭中的宝贝,但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多事物并非在家中那样事无巨细,只有不断学习和琢磨,才能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否则,会影响幼儿的基础能力,也會在自主性上产生一定的差别。导致幼儿自主能力较差的情况出现,与父母过度溺爱不无关系。而整理东西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更是幼儿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之一。只有帮助幼儿学会整理东西,才能逐渐带动幼儿自我成长和发展,养成后续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果要培养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实施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长远发展,通过非常多元的教育方式,运用游戏、教学等方法提高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才能带动幼儿成长,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班幼儿整理物品能力不强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中,幼儿存在生活行为习惯不佳的问题,这和幼儿的整理物品的能力不强有关,一方面,从自我行为规范化上看,幼儿缺少对自我习惯的把控,这样会出现这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看完书之后很多书都倒放、斜放,甚至散落在地面上,玩完的积木堆在地上,自己的书包里面东西杂乱无章,从整理物品的自觉性上,很多幼儿也会有事不关己的心态,不愿意主动去整理物品。

(一)家庭的过度疼爱,很多幼儿缺少了实践的机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还包括家长的家庭教育。然而,现在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做,如果肚子饿了就给孩子喂饭,孩子说渴了,就递上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也让幼儿更有依赖感,即便是自己吃饭、独立睡觉这样简单的活动,很多幼儿也做不来。尽管这种情况展现了父母对孩子无尽的疼爱,但是,这样的爱过度了,依然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家庭的过度疼爱中,幼儿放松了警惕,也会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应得的,所以到了幼儿园,幼儿也会产生一定的骄纵情绪,他们不会主动整理东西,也不会主动整理。如果身边的积木、书本太乱,他们会向老师求助,在幼儿的心中,教师能做家长能为他们做的事情。但是,这种对家庭的依赖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会让幼儿缺少一些实践的机会,甚至会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多种不利影响。

(二)幼儿园缺少适当的引导,幼儿没有整理物品的意识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物品需要放在自己的地方,但是幼儿园的积木、画册等都不懂得整理,玩完玩具、看完书籍之后,就丢在一旁,地上散落非常杂乱,很多老师不会正确引导幼儿,也不会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些幼儿教师会因为教育起来比较麻烦等心理对待,并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选择给孩子整理各种事物。刚升入中班的幼儿班级更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小班到中班,本身幼儿有了更多的生活阅历,也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但教师还是以对待小孩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无形中,在幼儿们的心里,会有这样一种思想:小朋友在幼儿园就是负责玩游戏做游戏的,老师则是负责整理东西的,如果认为整理物品这件事与幼儿无关,那幼儿也会缺少实践的机会,很多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缺少教学引导,都可能让幼儿认为老师默许了他们的行为,导致幼儿本身的整理物品的能力迟迟不能提升。

二、中班幼儿整理物品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形成积极的行为认知,让幼儿知道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带动幼儿形成积极的认知,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关键还是看思维,要让幼儿具有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幼儿知道整理物品的重要性,才能带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实际的引导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因为对于幼儿来说,大人的行为是奇妙的,尽管一些行为会让他们感到奇怪,但自己也愿意去模仿这些行为。如果幼儿对自己的依赖程度很高,这种学习的倾向也更强。教师需要规范自我,规范自我就需要让自己的东西也变得整洁,有秩序,在办公室中,教师需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干净整洁,才能让幼儿养成一种整理物品的意识。在班级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做好表率,教师可以多整理班级的物品,画笔、书本、积木等做好分类,并在整理过程中做好幼儿引导。比如,在整理画笔和水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幼儿做好示范,并做好语言的引导,“彩笔是我们画画的工具,小朋友们,五颜六色的彩笔能画出斑斓的画,但是,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用完画笔之后,可能就随手丢一边了,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彩笔是不是丢了几根呢?这样不仅浪费了彩笔,还会让幼儿园变得不整洁,大家看,这是老师在班里捡到的彩笔,大家看一看,哪一个是自己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知道乱丢彩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也能让幼儿知道整理物品的重要性,找回了自己的彩笔之后,小朋友的彩笔盒里面彩笔更丰富了,也让幼儿知道,用完了的东西需要回到远处,这样才能保持幼儿园的干净整洁。

(二)掌握一定的整理方法,带领幼儿主动参与其中

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整理技巧,这样能让整理物品事半功倍,在阅读角中,有各种各样的绘本,这些绘本大小不一、厚薄不一,整理起来也比较麻烦,教师就可以通过大小分类的方式,将绘本按照大小放在架子上,也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根据小班、中班、大班适合看的不同绘本,分别放在最下层、中层和最上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物品做好不同的整理方法总结,这样整理起来后续使用也比较方面,针对于其他物品,教师也需要做好整理物品的规划。教师也需要调动中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进入中班之后,幼儿的“大孩子”意识越来越明显,也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做一些事情,教师可以多让幼儿参与其中,逐渐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能力。为了提升幼儿参与整理物品的积极性,就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带动幼儿快乐整理。比如,教师可以借助PPT,在PPT上展示画面:小熊家搬家了,新家里面有床,有玩具柜,有书柜,有书桌,有好多玩具,小熊信誓旦旦和妈妈说,自己可以整理好房间,但是东翻翻,西找找,房间里面乱糟糟的,小熊愁的皱起了眉头,向寻求别人的帮助,让幼儿自主帮助小熊设计房间,合理归纳房间中的物品。在介绍完PPT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回答几个问题:“小朋友们,小熊的新家,乱糟糟的,这样的家你们喜欢吗?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帮小熊收拾呢?”然后引导:“小熊给我们提出了几个任务,纸上是小熊家的平面图,你们能帮小熊收拾一下房间吗?”“小熊的衣服应该放在哪里?他的书呢?放哪里是正确的?”通过各种问题的思考,让幼儿形成整理的正确思路,并让幼儿动手画一画,教师动手教学,让幼儿对整理物品有更深刻的认知。

(三)制定好整理的规则,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教师需要养成幼儿的良好的整理物品习惯,就需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一点点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规则,让幼儿做好教学引导,逐渐提升幼儿的整理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设置各种区域,规定不同区域可以放什么物品,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引导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并知道一些常用的物品可以放在什么位置。在班级中,教师需规定好看完的绘本要放在“回收处”,用完的彩笔及时放回彩笔盒里面,在食堂里面,教师需要让幼儿自己整理摆放餐盘,用完之后主动放在固定的位置,睡午觉的时候,教师也需要逐渐带领幼儿学习怎样叠被子等,逐渐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整理,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才能逐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教师也需要借助小比赛,让幼儿养成自我整理的习惯,教师可以带动幼儿参加“我是小小整理家”的小游戏,提前让幼儿学习怎样整理自己的书包,比赛的时候,参加比赛的小朋友面前有空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彩笔、本子、水杯等物品,不仅要比速度,还要比看谁整理得好,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能在参与和竞技中提升自我,也让幼儿有很强的成就感。

(四)鼓励家长参与其中,营造家园共育的教学新模式

要想提升幼儿的整理能力,本身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协同努力,打造家园共育的模式,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让幼儿在家长的支持、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整理物品的活动中。教师需要和家长做好沟通的协同,逐渐让家长放手给幼儿,让幼儿主动自主,在足够的自主性之上,带动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甚至整理客厅、书房等。家长需要有良好的行为意识,教师可以布置幼儿一些家庭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可让家长一起参与其中,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到整理物品的活动中,当幼儿完成整理活动,家长就可以给与赞赏和鼓励,在教师下发的“任务单”上面印上小红花,并上传图片到幼儿园群聊中。在家长参与到教师发布的整理活动中,能真实看到幼儿的变化,也能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感受到幼儿教育的价值,也能让家长更支持各项幼儿教育活动。

三、结语

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带动幼儿成长和发展,才能逐渐提升幼儿教育的效能,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幼儿园中班行为习惯培养中,需要关注幼儿自主整理物品的习惯养成,循序渐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善于整理、追求细致的思维,如此一来,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带动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从家庭到幼儿园,都需要关注这一问题,不让“小王子”、“小公主”的错误思想导致幼儿产生依赖心理,而是发挥出双中班幼儿的自主性,帮助幼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陈佳.利用“6S”管理模式促进小班幼儿自主整理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2]庞敏.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理开始——浅谈大班幼儿有序整理能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7(Z3):29-31.

[3]李秀欽.中班幼儿整理物品能力的实践方法探讨[J].快乐阅读,2016(24):29-30.

[4]赵凤萌.3-6岁幼儿在家与在园生活自理能力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5]杨涛.浅谈幼儿收拾整理物品习惯的养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02):87.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中班幼儿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