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幸福指数的景区旅游时间个性化规划模型建构*

2022-06-21 10:22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游览住宿时段

张 艳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安徽黄山 245000)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促使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移动Internet技术和信息分享技术的逐步成熟普及的大背景下,旅游应用飞速发展,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就可以规划一次旅行,但是现有的个性化推荐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1]。现代人普遍生活节奏较快,为了能有一个绝佳的出行体验,很多人选择查找其他人的旅行攻略、询问旅游公司以及为了制定一个满意的旅游规划,大多选择在网上查找各类旅游攻略,或者询问旅游公司及朋友以获取建议,但由于不是自己真实经历过的,因此又可能与自己的想法南辕北辙,浪费了时间、精力及花费[2]。对此,构建基于提高游客幸福指数的个性化旅游时间规划模型,能够高效为游客量身制定出行计划,对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幸福指数

1.构建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旅游幸福指数即消费旅游产品时得到的价值感、满意度和快乐感。通常在旅游过程中,人们看重的是自己是否能够感受到出行的价值,并以此得到获得感。其内容包括娱、游、购、食、住、行等方面[3]。我们可以对这几方面进行评价,即划分为新奇、舒适、安全、实惠。以上满意程度与价值感指数、快乐感指数组成了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幸福指数与影响因素

2.旅游幸福指数的测算

前提条件:假定6个指数权重相同,并且各个指数影响因素数值相同。

为了划分游客对幸福指数主要影响因素主观感受的层次,利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操作,分别对应以下指标:>90分表示非常满意、75—90分为满意、60—75分为一般、45—60分为不满意、<45分为非常不满。利用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所有数据并计算游客的感受值。

(1)

然后,根据得到的各指数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带至式(2):

(2)

式(2),f为参与指数,j为参与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β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i为游客分组(按不同收入水平),Pi是不同收入段消费者的旅游幸福指数。

在考虑各阶段的指标值及权重的前提下,将这两种因素再带进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得到相对合理的指数值。

(3)

其中fi代表各收入层次游客占全体游客的比例,n即旅客段数(按不同收入层次所分),P即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幸福指数。

根据幸福指数数值表可知,幸福指数大于85分为可选择的旅游景区,并生成下图所示的旅游节点路径,并对该路径下的旅游节点进行时间规划。

二、基于幸福指数的景区旅游时间个性化规划模型构建

1.准备工作

首先对旅游时间进行层次划分,进而对旅游节点游览时长及其与旅游日程时间段进行分析[4],最终得出依照时间序列对各个旅游节点游览时长进行分配的日程安排模型,以得到景区游览时间规划模型。

其一,旅游时间的切分。一次旅游总耗时加上在目的地的逗留时间即旅游时间,在本文指旅游者预设完成旅游的时间。可能是一天到几天,一般旅游者在各旅游节点消耗的时间为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切分旅游时间可以合理安排各旅游节点的游览时间[5]。

因为餐饮与住宿时间可能会中断旅游过程中的游览活动,所以提出将游时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天时段、半天时段和活动时段,并对旅游时间做具体的层次划分,具体方法如下:

(1)在长途旅行中,住宿休息等在这期间起到中断作用,因此,在模型中以“天”为单位将旅游时间进行切分,将整体旅游分割为多个小的部分。

(2)除住宿休息对时间的切割,三餐活动具有中断游览活动的作用,因此模型将全天划分为上、下、晚时间段;晚上可安排娱乐、购物及部分夜间景区游览等活动,因此晚餐后时段也算入半天时段。

(3)结合活动内容、时间分配,可划分为游览、餐饮及住宿3个时段。在此基础上,以(2)为时间节点进行划分,模型将上午划分为早餐、游览、午餐时段;下午即分为游览及晚餐时段;晚上分为游览及住宿休息时段。如图1所示:

图1 时间切分

再以分钟为粒度对每一个具体活动时段进行时间标准化切分[6],具体切分过程如下:

(1)对早餐时段设定为从上午7:30—8:30,设定进餐时间为1小时。另外,如果游客对早餐另有安排,则可以进行调整。

(2)上午游览时段为8:30—11:30,该时段的主要行程为景区游览、购物娱乐等。若就餐地点选在景区游览点,那么午餐时段也可以归于其中,从而合并上下午游览时段。

(3)午餐时段为11:30—12:30。另外,考虑到餐馆位置以及其他原因,可以对其进行调整。

(4)下午游览时段设定为12:30—18:00,该时段主要安排景区游览,购物娱乐等。若就餐地点选在景区内,则晚餐时段可归于下午游览时间。

(5)对晚上游览时间设定为19:00—21:00,主要可以进行购物、娱乐及晚间景点的参观活动。若该时段没有安排可归入住宿时段。

其二,活动时段归类。将上、中、晚游览时段Tam、Tpm、Te概括为游览时段公式Tt:

Tt=Tam+Tpm+Te

(4)

将早、午、晚餐时段Tb、Tl、Td概括为餐饮时段公式Tr:

Tr=Tb+Tl=Td

(5)

住宿时段作为连接两天旅游活动的中间时段单独考虑。

其三,节点时长分类。将时长划分为可变节点时长、不变节点时长。可变节点时长即在不能完成某一天日程安排时,可以酌情按比例调整的节点,比如由于景区游览时间过长,而占用到餐饮时间,则可以减少餐饮时间,以完成景区游览。而不变节点时长通常无法调整,比如:交通时间由交通方式决定,无法改变,特殊节点时间为旅游者明确指定的,也划为不可变时长,如表2所示。

表2 旅游节点时长分类

对于不同的节点,其节点时长的确定方式也有很大差别。可变节点时长按照城市旅游主管部门对相应场所经营内容等因素确定[7];交通时长受交通方式影响,需要按规划中相邻旅游节点间路网长度及路况确定。由于提供出行已规定需求时已确定特殊节点时长,因此确定节点时长与日程活动时段间关系时,需要将同类特征时间归入相应旅游节点时段[8]。景区游览、娱乐、购物、景点节点间的交通时长归入游览时段,Tt,将餐饮节点及其相近的交通时长归入Tr,将住宿节点及与之相邻节点间的交通时长归入住宿时段Ts,如表3所示。

表3 旅游节点时长分类

旅游时间规划是分配各旅游节点时长的过程,可对其进行如下规划:

导入旅游路径各节点值至模型,判断预分配节点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节点时长切分方法不同,将可变节点安排在至上午游览时段,若无法将该节点时长放至半天游览时段,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9]:

(1)判断最大压缩该节点时长后能否放置。

(2)如果结果为否,需考虑整体压缩浮动节点时长后能否放置。

(3)思考压缩当日餐饮、住宿时长后能否放置。

假如满足以上任何一条,就可以在该半天时段内安排该节点;如果不满足任何一条,则该节点为候选节点,暂不处理。以下为详细规划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时间规划流程

(1)首先判断该要素是在哪个时间段。

(2)t=Tw-Tt,Tw即半天段中所剩的可自由分配时间,Tt即该节点时长;t>0,则节点可安排该要素,节点可以被分配时间,进入下一节点。

(3)t<0,则当前不可安排该要素,在这种情况下运算Δt=t-(∑Tc+Tw)*Δp,探索压缩后该节点是否可安排该内容,Tc即半天浮动要素时长,Δp为该节点时长的最大压缩比例;如Δp<0,可把t平均分配至半天中所有的浮动节点中再扣除,此时Tc=Tc-t/n,n即半天中浮动要素的个数,节点可以被分配时间,进入下一节点。

(4)若Δt>0,验证Δt-(Tdw+Taw)*Δp>0是否存在(其中Taw即餐饮分配时间,Tdw即住宿分配时间),如存在,则证明该时间段内还有时间剩余,将Taw平均分配到该半天中所有的可变节点Tc=Tc+Tw/n:再引入下一个节点。

(5)若Δt-(Tdw+Taw)*Δp<0;将半天中所有浮动要素扣除Δp时间:Tc=Tc*(1-Δp)半天中扣除餐饮时间或住宿时间Δt:Tdw=Tdw-Δt并分配该旅游节点的时长,引入下一个节点。

受限于各类型、级别的餐馆用餐时间不同,模型在对餐饮节点进行安排时划分了相应的用餐时段,对餐饮节点时长进行安排的流程可用图3表示。

图3 餐饮节点时长安排流程

(1)判断该要素所在半天段。

(2)设Tdf是实际餐饮时间,Tdw为餐饮日程时段时间,如果Tdf

(3)若TdfTdw,是否存在,若存在就用下一个时间段的时间扣除来进行就餐的安排。

若在住宿节点对时间进行排时,由于其他活动已经完成,此时仅需安排剩余时间的流程,如图4所示。

(1)考虑该要素是否为晚上;若否,则直接引入下一个节点。

(2)若当前时段为住宿时间,按照各节点时长比例,将半天段中所剩的待分配时间Tw分配至半天中所有的浮动要素,并分配待分配住宿节点时间,引入下一个节点。

图4 住宿节点时长安排流程

因为安排交通时长及特殊节点时长基本固定,因此对其安排时不能压缩[10],在这种情况下,可压缩可变节点时长,扣除餐饮、住宿时长中的多余时间后,再安排时间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交通时间、特殊节点时长安排流程

(1)运算t=Tw-Tt;Tw即所剩的半天段中的待分配时间,Tt即该节点时长,若t>0,分配该节点的时间,并引入下一个节点。

(2)若t<0,对Δt=t-(Tc+Tw)*20%进行运算,Tc即半天浮动要素时长;若Δt>0,扣除半天中所有浮动要素的Δp时间:Tc=Tc*Δp,Δp即该节点时长的最大压缩比例,半天段餐饮和住宿分配时间扣除:Δt:Tdw=Tdw-Δt,Tdw即餐饮日程时段时间,分配该要素时间,引入下一个要素。

(3)若Δt<0,把t平均分配至半天中所有的浮动节点中进行扣除,这时Tc=Tc-t/n,并分配该节点的时间,引入下一个节点。

(4)若引入的待分配节点为空,即要素已安排完毕,考察所有半天段待分配时间Tw=0是否存在,不存在则将Tw平均分配给所有浮动要素:Tc=Tc+Tw/n,至此结束。

三、验证分析

在考虑旅游者出游需求,并在获取旅游时间、交通方式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出游需求情景,制定个性化的时间规划方案。

要求:为期一天的自驾游,旅游地点为灵谷寺、总统府景区、中山陵、梅园新村、地质博物馆、明孝陵。除了晚九点需要一个小时自行安排外,其他时间点均需要系统推荐餐饮、住宿地点。为了保证旅游行程能够流动起来,上午游览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这3个景区,并按比例压缩旅游者上午各游览景区的时间。并在晚九点至晚十点这段时间安排旅游者事件,压缩晚间景区游览时间,证明了该系统安排旅游时间的可靠性。具体安排如表4所示。

表4 旅游时间规划

本文研究了景区旅游时间规划问题,通过旅游时间切分方法和时间规划模型,将旅游时间按层次划分为整天段、半天段和活动段;再对每个旅游节点进行精确的时间规划,最终完成对整个旅游景区游览时间的规划模型。本文在对各旅游节点的时间分配及可变节点的时间压缩的考虑,因素较为单一,在以后的研究中,会针对不同专题属性分别安排节点时长。如会考虑旅游景点的面积及星级区分,分别进行不同比例的时间压缩;同样五星级酒店的时长和路边餐馆的压缩时间应该不同。应该区分处理等级不同的旅游节点时长,为安排更合理的日程提供条件。

猜你喜欢
游览住宿时段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养阳的黄金时段到了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美术馆游览指南
P大的住宿学院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酒店住宿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