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原创图画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研究*
——基于NVivo 11.0的质性分析

2022-06-21 10:23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参考点图画书儿童

史 晓 倩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1200)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做好文化传承”。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并将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创作系列绘本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人在童年时期接受的文化熏染将奠定其一生的精神底蕴,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代际传承,致力于“中华文化”“民族记忆”艺术化书写的原创图画书给出了答案。

21世纪以来,我国图画书市场蓬勃发展,在国外图画书大量引进的热潮下,我国原创图画书创作者们也逐步树立起“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1]的文化自觉。《别让太阳掉下来》《盘中餐》等“中国表达”在国内外图画书大奖中斩获佳绩,也涌现了一批以朱成梁、于大武、熊亮等为代表的极具文化传承责任感的图画书创作者。“中华元素是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代表”[2]。原创图画书中有哪些传统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图画书中的表现形式如何,对儿童能产生哪些影响?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近10年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主题类原创图画书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 11.0软件进行质性分析,深入梳理、概括,形成对原创图画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比较系统、相对清晰的整体认识,确定原创图画书中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的核心内容及层次结构,分析其对儿童产生的影响,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1.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的界定

“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意义之网,传统是民族挣不脱的生命之链。”[3]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就其时间划分而言,“所谓传统文化既包括明清以前所沿传下来的,也包括自清末西学东渐以来,尤其是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东西文化冲突下所形成并被传承的东西”[4]28;就文化的主体而言,传统文化“不仅是指汉文化,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5]3;就内容的表现形式而言,传统文化涵盖了“语言、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6]40方方面面,其中,价值体系、道德情操等属于隐性文化,语言符号、文学艺术等属于显性文化,而“中华元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遗产的基础构建和符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精髓”[2],是在中华民族文明演化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传承而来的。综上,本研究中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指以传承民族情感、民族精神为主旨,书写传统文化元素、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原创图画书作品。这类图画书作为儿童与文化对话的桥梁,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文化认同,也深刻影响着儿童文化自信的养成。本研究将着重对传统文化类图画书中的外显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展开深入研究。

2.研究方法

(1)样本选择

本研究的样本以传统文化类原创图画书的品质和影响力为筛选依据,涵盖以下3种来源:第一,明天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九色鹿绘本馆等致力于推广优秀原创图画书的出版社所出版的作品;第二,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信谊图画书奖、中国原创图画书时代奖、张乐平绘本奖、青铜葵花图画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获奖作品;第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遴选出来的图画书、中国“原创图画书排行榜”等入选的图画书,以及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网络图画书平台的销售排行榜中的作品。从时间跨度上讲,近10年是原创图画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共筛选出2011—2021年出版的40本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作为分析对象,详见表1。

表1 传统文化类图画书统计表

(2)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文化元素的编码

“图画书是将图画作为一个重要的表意元素运用于文学表现的一个特殊的儿童图书门类。”[7]182根据图画书图画与文字合作叙事的文学特性,本文将40本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导入NVivo 11.0软件中,以施特劳斯的扎根理论为依据,对图画书中的图像表达及文字故事进行精读与分析,从图画内容与文本内容两个维度对显性传统文化元素自下而上逐级进行编码,共涉及3个阶段。

首先,在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阶段,反复精读,对图画及文本进行预编码,明确图画的内容、细节及文本句子、段落的意义等,从中梳理归纳出传统文化元素并对其进行初步命名,标记为自由节点,共得到1 210个自由节点,正式编码后形成1 151个自由编码。其中,同一图像及文字内容重复多次出现的只编码一次,例如《阿诗有块大花布》中灰喜鹊阿诗穿戴的中华传统服饰,在图画书中反复出现,仅做一次编码。其次,在轴心式编码(axial coding)阶段,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开放式编码阶段获得的1 151个自由节点进行关联、整合,逐步提炼为更具传统文化意义的、概念化的主题,共归纳出20个节点,标记为树状节点。最终进行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归纳出7项具有较强概括能力和关联能力的核心类属——传统美术、民俗风情、传统游戏与玩具、传统戏剧与曲艺、中国文学、传统音乐与舞蹈、传统体育,详见表2。

表2 传统文化类图画书核心节点编码表

同时,在分析阶段,借助图像研究方法,对所编码的图画内容进行“图像研究”,对蕴含外显文化元素的图像表征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

三、研究结论

1.传统美术尽显中国工匠的妙笔天工

图画书中传统美术的呈现主要依靠图画表征实现,本研究中传统美术涉及508个参考点,其表现形式囊括了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绘画、书法与篆刻、雕塑5个门类,将中国工匠高超的技艺、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1)通过陶瓷工艺、织绣工艺、编织工艺等展示工艺美术元素

“工艺美术通过美的把握、美的创造以体现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以反映时代、反映民族、反映生活。”[8]558本研究涉及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有陶瓷工艺、织绣工艺、编织工艺等,共有220个参考点,为儿童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特性打开了一扇窗。第一,本研究中与陶瓷工艺相关的参考点涉及30个,以青花瓷最为典型。例如《阿诗有块大花布》《中秋节快乐》中的青花瓷瓶、《灶王爷》《盘中餐》等图画书中的青花瓷碗、《小粽子,小粽子》《北京的春节》图画书中的青花瓷盘等,纹饰题材多样,器物类型丰富,尽显高超的工艺水平。同时,荣获2016年首届张乐平绘本奖入围奖的作品《阿兔的小瓷碗》不仅再现了景德镇匠人神奇的锔瓷技艺,还让儿童领略了传统的制瓷工艺。第二,传统文化类图画书呈现了织染工艺。例如,《我是花木兰》中有对“木兰当户织”这一画面的描摹;《蓝花坊》中有对“罗渡苗民取蜡熔而绘于布,染后煮布洗蜡,成蜡染裙”的刻画。第三,传统编织工艺的参考点有50个,涉及箩、筐、篮、帽等,像《安的种子》中小和尚参禅用的坐垫、《咕噜咕噜,涮锅子》中小姑娘挽着的提篮,实用性价值颇高,表现出天然朴素的审美特点。第四,灯彩在本研究中的参考点数达59个,“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灯彩“沿袭了古人以灯拟星的文化象征观念,是对人星混同、天人合一观念的艺术表达”[9]170。在本研究中,灯彩综合了剪纸、扎纸、缝纫等工艺,发挥着节庆装饰、儿童赏玩、生活照明、老铺揽客等不同的功用,例如,《北京的春节》集中展示了我国灯彩的色彩艳丽及造型别致,《打灯笼》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儿童打灯笼、玩灯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儿童通过阅读这类图画书,可生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情结及对乡土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城墙、宫殿、民居、牌坊、桥梁、坛庙、园林等表现建筑园林元素

“建筑基本上是全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8]567传统文化类图画书中的建筑艺术形态是儿童接触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感受历史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涉及传统建筑的参考点有208个,包含城墙、宫殿、民居、牌坊、桥梁、坛庙、园林等类型,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较为典型的图画书有《一条大河》(48个参考点),该书的插画师于大武将黄河流域沿线的代表性传统建筑给孩子们画了出来,书中有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的碛口镇、被称为“天下第一桥”的中山桥、将西夏文化保留至今的一百零八喇嘛佛塔等。《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23个参考点)为儿童展示了清朝时期北京城的建筑布局特点,儿童可以借助这本图画书更直观地了解梁思成所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之深刻内涵。我国幅员辽阔,不同民族、地区拥有不同的居住文化,《晒龙袍的六月六》中的土家族吊脚楼、《成吉思汗》中的蒙古包等对少数民族民居的刻画能让儿童领略到不同的建筑艺术和人文色彩。

(3)通过版画、水墨画展示绘画元素

本研究中绘画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图画书图画叙事的绘画,这是一本图画书的核心要素,它可以赋予文字故事以生命和力量,对儿童而言更直接,也更直击心灵;第二种是图画书叙事中出现绘画作品,也是本研究进行编码的部分,主要涉及版画和水墨画两类,有28个参考点。首先,木版年画作为版画的一种常见形式,在本研究中的题材内容包括门神类、符像类、吉庆类,如《棉婆婆睡不着》《打灯笼》中大门上贴的门神,《灶王爷》《冬夜说书人》中贴在灶台边的灶王爷,《屋檐下的腊八粥》中的抱鱼娃娃,承载着民间的风俗信仰,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水墨画的代表除了有《迷戏》《社戏》中的山水画,还有《画马》中赵孟頫的骏马图,是形神兼备的佳作。

(4)通过楹联、印章呈现书法与篆刻元素

在本研究中,书法元素的呈现以楹联为载体的书法作品为主,涉及16个参考点,像《北京的春节》《冬夜说书人》中的春联、《社戏》中外祖母家的木楹联等,或委婉含蓄,或豪放粗犷,儿童可以从中感受书法的线条美、墨韵美、空间美、意境美,这些楹联或是迎祥纳福或是笃学励志,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作为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篆刻在本研究中有14个参考点,主要参考点来源于《爷爷的印章》,该作品在传达爷孙俩浓浓亲情的同时,向儿童科普了以印章为载体的篆刻艺术。

(5)通过石雕、木雕表现雕塑艺术

本研究中涉及的雕塑有石雕、木雕等,如《小石狮》《京剧猫·武松打虎》中的石狮子,《一条大河》《社戏》中的石佛,《宝儿》中宝儿家门上的木雕装饰等,是吉祥、祈福、避邪的象征,且与建筑相得益彰,透露着古朴典雅的美感,呈现了能工巧匠高超的雕刻技法。

2.民俗风情传递中国大地上的乡土气息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0]4传统文化类图画书通过描绘民俗风情营造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本研究中涉及454个参考点,按编码参考点的数量从多到少排序依次涉及市井生活、服饰装扮、传统节日、传统风俗、时令节气5个树状节点。

(1)通过集市、饮食等表现市井生活

本研究中,市井生活有213个参考点,来自32本传统文化类图画书,展现繁华市井。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首先,图画书中有大量对集市的描绘,涉及27个参考点,其中《我是花木兰》有“东市选骏马,西市添马鞍,南市买辔头,北市找长鞭”的喧嚣场面的描画。其次,图画书涉及打铁、磨刀、剃头、吹糖人等活计,例如,《北京的春节》中画有支着长条凳的磨刀小摊,《我是花木兰》中画有打铁铺子,《迷戏》中画有戏院门口的修鞋摊等。最后,图画书反映了我国的饮食文化。本研究中与饮食相关的参考点涉及148个。荣获2017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绘本)奖 、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的作品《屋檐下的腊八粥》中有大量对饮食文化的描绘,院里悬着的腊肉、火腿、咸鱼、雪里蕻、香肠,门口挂着的辫蒜,箩筐里晒着的煮腊八粥用的食材,以及腊八节家人围坐吃腊八粥的场景,温馨又美好,满含图画书创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

(2)通过汉族、少数民族服饰展示服饰装扮元素

传统服饰装扮充满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涉及129个参考点,不论是《老鼠嫁女》中老鼠新娘的凤冠霞帔,还是《游园》中美丽绝伦的昆曲戏服,都反映了我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之美。图画书在讲述少数民族传说的同时,呈现了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饰,《巴图和小马》《成吉思汗》中的蒙古袍行可当衣、卧可作被,充满浓郁的草原风情;《百鸟羽衣》中苗服上精美的刺绣和各式花纹图案令人叹服,凝聚了深厚的苗家服饰文化。

(3)通过元宵节、那达慕、春节等记述传统节日元素

传统文化类图画书重视表现各民族节日,本研究中有57个相关参考点。例如,《打灯笼》描写了陕西关中儿童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打灯笼、碰灯笼”的嬉闹画面;《一条大河》描绘了在水草丰茂、牲畜肥壮时节,鄂尔多斯草原上那达慕大会的盛况;《盘中餐》记述了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十月年”,“家家户户都准备上各自的拿手菜,在街道上挨个摆上饭桌,大家聚在一起庆祝一年的丰收,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图画书结尾处的“长街宴”相得益彰;《北京的春节》《冬。至》等图画书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的喜庆景象。

(4)通过婚丧嫁娶等刻画传统风俗元素

传统风俗在本研究中主要涉及婚丧嫁娶等习俗,包含30个参考点。《老鼠嫁女》《进城》中描绘了老鼠新娘坐花桥、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的喜庆场面,《社戏》中反映了鲁镇出嫁的女儿夏日回娘家消夏的习俗,《晒龙袍的六月六》中有“水塘里冒出一个坟堆,把覃垕的父母埋在里面”,这些世情百态是儿童领略我国传统民俗风情的生动材料。

(5)通过二十四节气表现时令节气元素

传统文化类图画书对时令节气的刻画可以引发儿童对人和天地自然关系的思考,涉及25个参考点。例如,《盘中餐》中哈尼族传统的耕种方式顺应时令节气,节气也成了该图画书叙事的时间主线;《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全面科普了春季6个节气的含义,对应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习俗等知识,是儿童初步了解节气文化的重要阅读资源。

3.传统游戏与玩具折射出源远流长的民间娱乐

(1)通过儿童游戏刻画传统游戏元素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戏文化。”[11]16蔡丰明在《游戏史》中指出:“中国的游戏源远流长,如果从有史记载的先秦时代的斗鸡、走狗、六博、踏鞠等古老游戏形式算起,中国的游戏史一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12]4本研究中传统游戏有33个参考点,以儿童游戏为主要表现形式,散布在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当中,具体包括耍刀枪、兜蜻蜓、荡秋千、堆雪人、打弹弓、斗蟋蟀、抽陀螺、放风筝、跳皮筋等,将儿童游戏时的神情和情绪刻画得恰如其分,儿童在阅读中容易产生共鸣。

(2)通过空竹、风筝等展示传统玩具元素

“中国的玩具起源很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有陶制动物、石球等,为中国早期玩具雏形。”[13]77本研究中有19个参考点。例如《北京的春节》中描绘了老北京庙会上售卖的空竹、风筝、糖人、拨浪鼓、风车、卟卟噔、木剑等传统小玩意,种类繁多,具有益智、娱乐等功能,满足了儿童对玩具、游戏的需求。

4.传统戏剧与曲艺彰显梨园艺术的审美风范

传统戏剧与曲艺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本研究中传统戏剧与曲艺涵盖47个参考点,涉及京剧、昆曲、说书等类型。首先,被誉为东方歌剧的国粹京剧在本研究中的参考点主要来自《京剧猫·武松打虎》《空城计》《迷戏》等图画书。《迷戏》中的四面大展页呈现了京剧名段《贵妃醉酒》《抗金兵》《天女散花》中的精彩情节,是全书的高潮,能让儿童感受到该艺术的魅力。台上的青衣名角筱云仙右手执扇、左手摆出兰花指的造型,俊美的扮相,考究的道具以及台下票友们的叫好,拉近了儿童与京剧的距离,让儿童透过图画书能够“看热闹”,在阅读图画书时获得传统戏剧的审美体验。《游园》为儿童展示了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之美。《冬夜说书人》中的说书、《北京的春节》中的木偶戏向儿童呈现了传统戏剧与曲艺多样的表现形式。可见,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赋予传统戏剧与曲艺新的生命,消解了儿童对传统艺术的陌生感。

5.中国文学诉说中国故事的独特风采

中国古典文学及民间文学是图画书创作的重要素材,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其一,以图画书的文体样式对古典文学及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和创造性演绎,文本故事在体裁上主要包括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散文、童谣、乐府民歌等,例如,《宝儿》《画马》均改编自清代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百鸟羽衣》《晒龙袍的六月六》分别是对苗族、土家族民间传说的演绎;《我是花木兰》改编自乐府民歌《木兰诗》。同时,也有对现当代优秀散文的图画书式演绎,诸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北京的春天》、鲁迅的《社戏》、徐鲁的《冬夜说书人》。以上都是对单一作品的改编,也有《进城》这样的图画书作品融合了《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八仙过海》等文学名著中的相关情节,重新演绎了父子骑驴的故事。其二,穿插在图画书叙事中的谚语、诗词、童谣等文学元素,也是本研究编码的内容,共涉及37个参考点。例如,《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中既呈现了“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跑了气”等凝练了农耕生产与自然节律关系的谚语,也包括了“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等气象变化与节律的规律性总结。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传统文化主题类图画书中,《一条大河》中波澜壮阔的画面是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诗句的画面呈现,《盘中餐》中借图画形象地诠释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6.传统舞蹈与音乐传递中华民族的乐舞文化

(1)通过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展示传统舞蹈元素

我国各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本研究中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涉及汉族民间舞(7个参考点)和少数民族民间舞(4个参考点)两大类。以参考点来源最多的图画书《一条大河》为例,鹳雀楼下水船秧歌、高跷秧歌和舞龙,合着锣鼓点的节奏,热烈奔放;黄土高原上的陕北腰鼓刚劲激昂;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舞豪放舒展,都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类图画书是儿童了解传统舞蹈文化的宝藏。

(2)通过器乐、声乐表现传统音乐元素

音乐在本研究中涉及的参考点共21个,其中占比较多的为器乐(16个参考点)。在本研究中,器乐主要是作为戏剧及曲艺的伴奏存在,涉及弦乐、弹拨乐及打击乐等,如《冬夜说书人》中描画了说书人用到的三弦琴、牛皮鼓;《京剧猫.武松打虎》中描画了京剧武场用到的大锣、小锣、单皮鼓以及钹等,阅读文字“大台仓七七七才台仓才仓才仓才仓”时,我们的耳畔仿佛响起京剧特有的韵律。声乐在本研究中仅有5个参考点,《蓝花坊》中蓝染歌吟唱着蜡染的故事;《一条大河》中也有蒙古族人民歌颂成吉思汗的文字刻画,与图画中鄂尔多斯草原相得益彰,将视觉与听觉勾连起来,丰富了审美情趣。

7.传统体育展示中华儿女的强健体魄

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研究中传统体育涉及赛马、射箭、摔跤、套马、武刀、赛船等项目,共21个参考点,展示了中华儿女的健与美。《一条大河》中有表现蒙古族赛马、套马、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成吉思汗》中也有对小铁木真射箭、赛马的刻画,展现了马背上的民族粗犷、豪放的特点;《我是花木兰》中也描绘了诸多极具军事训练色彩的传统体育活动——骑马、射箭、舞刀、使枪等,为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奠定了叙事基础。

四、展望与建议

1.提升图画书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具象化水平,助力儿童对“文化密码”的深度掌握

儿童阅读图画书的过程是儿童从图画及文本故事中解读信息并获得意义的过程。英国学者伊夫琳·阿里斯佩(Evelyn Arizpe)和莫拉格·斯泰尔斯(Morag Styles)的研究证明,“儿童具有成熟而精细的视觉素养,4到11岁的孩子能够理解许多复杂的图像意义,无论是字面意思、视觉意义还是隐含的意义”[14]iv。这是儿童能够理解传统文化类图画书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前提。

通过Nvivo 11.0的编码分析可知,传统文化类图画书蕴含着形式丰富的文化元素,借助具象的图画、生动的文字向儿童展现了一个“文化中国”。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儿童被寄希望于在辨识各类文化元素的基础之上,能够初步探析图画书的深层意涵,而非仅停留在对图画或文字的表面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对图画的理解与阐释至关重要。潘诺夫斯基在《图像学研究》中系统提出图像学解释的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前图像志的描述,“由线条、色彩与体积来表现并构成的母题世界的对象与事件,可以用我们的实际经验加以理解”[15]7。对儿童来说,阅读蕴含传统文化的图画书就是对图画书中类似于传统建筑、传统戏剧等元素的辨识。第二个层次是严格意义上的图像志分析,是对“图像、故事和寓意”[15]9的认定。儿童需要借助图画、文字分析其中传达的内在含义,实现这一层次,需要儿童储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例如,儿童若缺乏《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元素的必要知识,则无法深入理解《进城》中所描绘的许多画面,错过这本书图像叙事的精髓。第三个层次是图像学的阐释,它关注的是“本质意义”,即“揭示决定一个民族、时代、阶级、宗教或哲学倾向基本态度的那些根本原则”[16]47。潘诺夫斯基坚信“图像是整体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那一文化缺乏了解,便无法理解图像”[16]48。儿童通过阅读图画书,了解其中传达的文化意义。例如,儿童在欣赏骑马射箭等画面时,能感受这些传统体育元素所折射出来的中华儿女的健与美。

“为了解释图像中的信息,必须熟悉文化密码。”[16]48在创作传统文化类图画书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现有的文化经验和认知水平,力求将传统文化元素具象化,加强儿童与图画书的交流对话和意义建构,提高儿童辨识各类文化元素的能力,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儿童在对文本故事的理解中,跨越图画的表层含义,提高识别图画所携带的文化意义的能力,进而使儿童实现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在认知及情感层面产生共鸣,萌发探究传统文化的意愿。

2.凸显传统文化类图画书的美育价值,提升儿童对美的感知与理解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强调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类图画书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载体,可以使儿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类图画书的创作与表达应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沃土,“只有直观、具体可感知的审美对象才能刺激儿童感觉器官的兴奋,而后做出审美感知”[17]52。本研究中经由NVivo 11.0编码的图画内容的参考点采用直观的、形象的方式使儿童在生动可感的形象中实现对美的发现、感悟和表达,进而认识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像《一条大河》中奔流澎湃的母亲河、壮观的传统建筑、沿岸的民俗风情跃然纸上,拨动儿童的心弦。

儿童借助美去认识世界,接受教育。传统文化类图画书蕴含着体现中华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的美育课程资源。虞永平认为:“人类必须从自己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部分,同时也是与个体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部分构成一个‘文本’(在不同的群体、民族中,甚至在不同的成人和儿童中具有可理喻性的一套开放的文化体系),这便是我们的课程。”[18]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类图画书开发美育课程资源,丰富儿童的审美意象,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强调传统文化类图画书的价值塑造与引领,培养具有民族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小公民”

“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19]图画书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儿童施加真、善、美的影响。原创图画书中所呈现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信念,如《迷戏》中表现了“我不能为侵略军唱戏”的民族气节,《我是花木兰》中体现了主人公保家卫国的担当,《哪吒闹海》表现了小哪吒天真勇敢与不畏强权的精神,《晒龙袍的六月六》与《成吉思汗》中体现了荣辱观等。传统文化类图画书创作者在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朴素热爱情感的基础上,应思考如何提高新时代“小公民”热爱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助力实现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要引导儿童感知、辨识图画书中表现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帮助儿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审美观念及精神品质,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价值观和信仰,使他们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依据和行为方式,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对生命成长的体验,促使他们实现对自我及周围世界的对话与意义建构,从而发扬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
参考点图画书儿童
神奇的图画书
FANUC数控系统机床一键回参考点的方法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数控机床返回参考点故障维修
基于参考点预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基于参考点的图像可变目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