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的工作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2-06-21 10:23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费课外满意度

裴 家 敏 李 晓 玉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在教育领域,减负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提起减负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学生减负,教师减负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评估、填表、比赛等各种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务给教师造成了严重的工作负担,并指出要将教师减负作为2019年的一件大事来抓。同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指出教师的主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要切实减少各项非必要事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干扰,为教师安心从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此,各个省份也纷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出台了当地的教师减负清单和减负措施。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减负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热门的政策议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简称CEPS)中初中教师的相关数据来对我国教师的工作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减轻初中教师工作负担提供一点思考。

一、文献综述

1.教师工作负担的内涵和构成

不同的学者对教师工作负担持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教师工作负担的本质是教师对时间的分配,包括对各项事务分配的时间量以及分配的时间结构两个方面[1]。这类学者认为工作时间是最能直接体现工作负担的指标[2],因此有大量学者从时间的角度对教师工作负担进行研究。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从教师工作的内容来对教师工作负担进行研究。有学者将教师负担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教师负担不仅涵盖家庭负担、学校负担与社会负担,职业负担与非职业负担也应该包括在内;狭义的教师负担主要是指学校负担和职业负担[3]。还有学者则认为教师的工作负担不仅仅体现在生活负担和工作负担上,还应该包括心理负担[4]。英国曾做过一项“教师工作负担调查”来探究教师工作负担的真实情况,该问卷主要包括了教师对工作时间的分配以及教师感知到的工作负担两个方面[5]。基于已有的文献,本文认为教师工作负担主要是指为了完成教学相关任务而花费的时间以及完成这些任务量所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在本文中具体可分为工作总时间、完成各项事务所分配的时间以及心理上感知到的工作压力。

2.教师工作负担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表明,我国教师实际的工作量在性别、教课的班级数、任教的科目数、年龄、任教的年级阶段以及学校所在的区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6]。有学者基于CEPS的相关数据,得出不同的职称、职业倦怠的程度、性别以及是否担任班主任都会对教师的工作时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除了个人因素之外,近些年学者们也开始逐渐关注学校管理方式对教师负担的影响[8]。比如学校管理的低效率[9]、无意义的面子工程、休息时间被随意占用[10]等都是教师负担的来源。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负担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综合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教师工作负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年龄、职称、教龄、性别、婚姻状态、任教情况等)和学校环境因素(学校设备、学校管理方式、学校薪酬待遇、学校学习风气等)两大方面。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研究进行分析的数据均来源于2014—2015学年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追访对象为初二年级的全部家长、学生、教师以及校长。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题为教师的工作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因此只选取了教师问卷和班主任问卷中与教师工作负担相关的数据,去除掉与相关变量答案不符的样本,最终保留了550个有效样本。

2.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本研究使用SPSS26.0版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有序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探讨教师工作负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周教学时间指教师的上课时间,周课外科研时间指教师批改作业、试卷以及备课付出的时间,周行政时间指教师除了教学以及课外科研所花费的时间。由于CEPS问卷中提供的是周总课时、周总备课时间、周总批改作业和试卷时间、周总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压力相关的数据,对其进行变量转换得出本研究的核心变量:周教学时间(小时)=周总课时*0.75;周课外科研时间(小时)=周备课时间+周总批改作业和试卷时间;周行政及其他事务时间(小时)=周总工作时间-周课外科研时间-周教学时间[11];将问卷中教师感知到的六项工作压力得分转换为一个工作压力维度。

根据已有相关研究,性别、学历等人力资本变量已被证明对教师工作负担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在选取影响教师工作负担的因素时,除了年龄与职称两个人力资本变量之外,又添加了教师自身的任教情况(是否是班主任、任教班级数)、所在的学校环境(是否按成绩分班、学校薪酬、学校管理方式、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程度)以及教师的任教体验(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等变量。

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研究目的,共筛选出550份有效问卷。从性别来看,女教师占总体教师的72.5%,男教师占27.5%,女教师几乎是男教师人数的3倍,这基本符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性别分布的整体情况;从年龄来看,分布于25—34岁、35—44岁的教师最多,25岁以下和45—55岁的教师较少;从教龄来看,5年以下教师较少,其余阶段分布较为均匀,这也说明了年轻的新教师供给相对不足;从职称来看,无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少,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人数比较多;从担任班主任情况来看,有36.7%的教师是班主任,其余63.3%的教师不担任班主任;从任课班级数来看,大多数教师给两个班级授课,仅有13.5%的教师只任课一个班级,还有13.8%的教师教3个及以上的班级。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结果分析

1.初中教师工作负担的现实情况

我国《劳动法》规定,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个小时。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初中教师每周工作时间的均值达到49.55个小时,这远远高于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负担还是比较繁重的。其中,教师每周用于课外科研的时间是最多的,均值达到22.85个小时;其次是处理行政事务所花费的时间,均值达到16.94个小时,反而教师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是最少的,均值只有9.76个小时,仅占每周总工作时间的19.7%。这表明教师的非教学事务过多,而真正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却比较少。此外,从教师所感知到的工作压力来看,有89.09%的教师选择了工作压力比较大和工作压力非常大,均值达到3.63。总的来说,不论是从工作时间来看,还是从教师感知到的工作压力来看,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都迫在眉睫。

表2 初中教师工作负担描述统计

表3 初中教师工作压力均值占比

2.初中教师工作负担的影响因素

在探讨初中教师工作负担的影响因素上,本研究采用了多元有序回归分析方法,将多个预测变量共同纳入回归方程中,通过显著性及标准化系数来观察哪些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了影响及其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初中教师教学时间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教师教学时间的多元有序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职称、是否按成绩排名对教师教学时间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职称方面,与高级职称相比,没有职称和初级职称花费在教学的时间要更多;在是否按成绩分班方面,按成绩分班的学校教师教学时间要比不按成绩分班的学校长。任课班级数、学校薪酬待遇满意度、学校对学生管理风格以及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教师教学时间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任课班级数方面,教师任课数量与教学时间呈负相关,任课班级数量越少,教师教学时间越短;在学校薪酬满意度方面,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的教师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要少一些;在学校对学生管理风格方面,学校管理比较松的教师相较于学校管理较为严格的教师教学时间较短;在教师工作满意度方面,教师越满意目前的工作,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就越少。

(2)初中教师课外科研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在教师课外科研时间的多元有序回归分析结果中,是否担任班主任、年龄、职称、是否按成绩分班、对学生素质满意度对课外科研时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相比较,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课外科研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在年龄方面,25岁以下的教师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课外科研时间更长;在职称方面,没有职称和低级职称花费的课外科研时间更长;在是否按成绩分班方面,按成绩分班学校的教师在课外科研上花费的时间要高于不按成绩分班学校的教师;在学生素质满意度上,对学生素质越满意的教师,在课外科研上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学校薪酬满意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风格、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教师课外科研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学校薪酬满意度方面,选择很不满意和满意的教师在课外科研上花费的时间都较少;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风格上,学校对学生管理越松,教师花费的课外科研时间越少;在教师工作满意度方面,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花在课外科研的时间就越少。

(3)初中教师行政及其他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在教师行政及其他时间的多元有序回归分析结果中,是否担任班主任、对学校薪酬满意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风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教师行政及其他时间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相比较,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处理行政和其他事务花费的时间会更多;在学校薪酬满意度方面,教师对薪酬待遇越满意,行政及其他时间就越长;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风格方面,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越松,教师花费在行政事务上的时间就越多;在教师工作满意度方面,工作满意度较高的教师花费在行政及其他事务的时间会更多。年龄和对学校管理方式满意度这两个因素对教师行政时间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25岁以下的教师花费在行政及其他事务的时间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来说比较少;在对学校管理方式满意度方面,教师对学校管理方式满意度越高,用于处理行政及其他事务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少。

(4)初中教师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分析。在教师感知到的工作压力的多元有序回归分析结果中,是否按成绩分班对教师工作压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学校按成绩分班的教师工作压力会更大。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风格和职业倦怠对教师工作压力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越松,教师的工作压力就越小;教师越经常感觉到职业倦怠,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就越大。

表4 初中教师工作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元有序回归分析模型

四、结果和讨论

1.研究结论

通过对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及感知到的工作压力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有序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初中教师每周工作的总时间过长,但时间分配结构不合理,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少,花费在批改作业和试卷、备课以及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重过大。

(2)初中教师心理上感知到的工作压力较大,从而使得教师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从CEPS问卷中工作压力的几个维度来看,教师在提高学生成绩和处理学校的行政事务方面的压力较重。

(3)从个人层面来说,年轻的以及职称较低的教师相较于年龄偏大和职称较高的老师花费在教学以及课外科研的时间比较多,也更需要降低工作负担;班主任在课外科研以及行政事务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任课班级数越多,教师上课时间越长;职业倦怠的频率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4)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的管理方式显著影响教师的行政时间;学校的薪酬待遇满意度负向影响教师的教学时间和课外科研时间,正向影响行政时间;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越严格,教师花费在教学上和课外科研上的时间就越多,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就越大,反之,则花费在行政事务上的时间就越少。

2.研究反思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1)明确教师工作时间,保障教师合法的休息时间。2018年TALIS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4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教师每周的工作时间平均达到38.3个小时,而在CEPS中,教师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达到49.55个小时,远超TALTS调查结果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了我国教师工作时间过长。因此,学校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要求来明确教师的工作总时间,杜绝教师工作总时间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的现象,使其休息时间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为了防止教师工作时间的固着化,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弹性的工作时间管理机制,增加教师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采取“核心工作时间”和“弹性工作时间”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核心工作时间”是指教师必须按时到校离校的时间,“弹性工作时间”是指教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增加教师自由分配的时间[12]。

(2)划分非教学事务责任主体,理清教师工作边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我国教师工作时间分配较不合理,用于非教学任务的时间占比过高,而当教师被迫在教学以及其他行政事务中不停转换时,教师就会处于工作边界模糊的状态。因此,应该对教师的工作内容进行溯源式问责,理清教师所承担的非教学事务分属的责任主体。首先,对于疫苗注射情况等相关信息的排查、学生上下学安全的保障等相关事务可以由社区、监护人以及相关部门等校外主体来负责;其次,对于与教学关联度不高的校内工作,比如校园清洁、社团活动、学生休息时间等,应该设置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处理。通过明确非教学事务的责任主体,理清教师的工作边界,使其工作内容简化,回归教师角色。

(3)改进学校管理方式,转变教师评价与管理思维。学校的管理方式会对教师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负担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为减轻教师负担,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学校应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要更多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以及身心状况,尤其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不随意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策划并举办各种娱乐和体育活动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第二,学校应优化教师评估机制,严禁将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应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采取发展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将评价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第三,学校要提高内部管理的有效性。明确不同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非教学事务清单,并确保各项事务由相应的人负责,减少非教学事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干扰。

(4)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推动工作效率全面提升。由调查结果可知,年轻的教师在教学时间和课外科研时间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可见,教师不合理的工作负担也与自身的专业能力有关。如果教师能够胜任他们的工作并且应对自如时,即使工作任务量较大,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可能没有那么大。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首先,中小学教师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实现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跨越。其次,教师在处理繁杂的工作时,要学会运用各种办公软件以及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教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加强协作,同时要利用好教研组等相关组织,共同研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此来减轻教师的个人负担。

猜你喜欢
花费课外满意度
小满课外班
新春开拍小礼物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情况不同,“花费”不一样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2014年世界杯会花费多少?
医院满意度调查
如何“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