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特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2-06-30 23:29郭威利刘英睿郭天予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党建引领

郭威利 刘英睿 郭天予

摘   要: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党建带团建工作需求,通过梳理研究成果、凝结研究结论、挖掘研究热点,构建“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强党建促团建特色工作模式。通过采用教育共享平台、打通实践育人渠道、优化评优工作机制、党团队伍共建等具体方式,进一步激发共青团引领青年的内生动力,以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内生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7-0153-03

引言

强化党的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高质量办学的根本保证。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在“新时代高校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中表示,“学校党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为‘双一流’建设指引方向、凝心聚力,提供了战斗力、执行力和强劲保障。”浙江大学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西南石油大学以一流党建为一流学科发展指引方向等相关案例不胜枚举,均从正面论证了强化党建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法宝”和重要途径。同时,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特色工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属性,激发共青团引领青年的内生动力;切实强化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达到进一步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把握教育方向、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保证青年在这所”学校”中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广大青年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一、高校强党建促团建的现状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杨臣等人认为:建构以党建带团建发展为核心要素的三种创新模式:共享模式、共建模式、共创模式,实现党建与团建的资源互通、行动一致、风险共担,最终实现党建与团建的协同发展[1]。河南大学丁笑生认为,把共青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设的整体格局,通过观念创新、夯实工作基础、筑牢骨干根基、引领青年风尚、搭建育人平台、营造和谐氛围“五带一优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助推共青团健康、平稳发展[2]。复旦大学郑长忠认为,支持和推动共青团组织形态创新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重点。同时,预示着高校党建带团建将由以保证团组织正常工作落实为内容的保障型阶段,向以支持和推动共青团组织形态创新为内容的创新型阶段发展[3]。

国内相关研究就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价值内涵、重要意义、建设现状、问题不足、工作措施、创新模式等方面深入的思索和探讨,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带团建工作优势、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增强工作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途径。本研究将通过梳理研究成果、凝结研究结论、挖掘研究热点,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党建带团建工作需求,构建“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的强党建促团建特色工作模式,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效能,采用教育共享平台、打通实践育人渠道、优化评优工作机制、党团队伍共建等具体方式,进一步激发共青团引领青年的内生动力,将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强党建促团建中面临的新挑战

(一)受众群体变化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三种环境交叠,成为新一代青年成长的大背景[4]。新时代青年的务实、开放、网络化生存的基本特征日益凸显,新时代青年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物质倾向性和竞争意识的增强、国际化视野和思想思维活跃、生活学习工作的网络信息化等;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代青年自我、缺乏自律、抗压能力差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作为高校主要群体的青年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的新变化正成为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

(二)创新工作需求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三种环境交叠相织的大时代背景,不仅是受众群体的时代背景,也是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开展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高速发展在对新时代青年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高校党建促团建工作创新以适应社会环境及时代发展需要提出了新需求。

(三)工作效果要求的挑战

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效果是要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基本职责,从而达到工作效果,一直是强党建促团建工作需要面对的另一重挑战。

(四)载体平台变革的挑战

社会经济及科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催生新技术、新媒体、新方式、新途径等载体平台的变革,对于强党建促团建工作而言,教育渠道的多元化、组织形式的信息化、宣传推广的网絡化等衍生出的新载体,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应加强高校党团工作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

三、深化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的相关策略

(一)思想统一,共创信念合力

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是以不断强化党的建设促进共青团建设为途径,以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为宗旨,以达到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目标。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为切入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在思想引领上共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信念合力。

(二)队伍融合,共筑行动合力

党务工作者和团学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党建工作是团建工作的出发点、团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延续”的理念,明确党建工作对团建工作引领带动,团建工作对党建工作辅助促进的作用定位。同时,要探索建立高校党委领导班子中有团组织负责人、团委领导班子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基层党支部委员中有团总支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基层团组织负责人的党团融合队伍体系。党团队伍深度融合,营造党团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的工作氛围,形成强党建促团建行动合力。

(三)机制畅通,共建组织合力

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以及团学代会、高校团组织双重领导体制等成熟的体制机制,主动争取党在阵地建设、孵化项目、配备资源、充实力量等方面的支持,巩固强党建促团建工作机制建设;创新探索强党建促团建制度及机制体制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协同联动、互融共促的主题活动、干部培养、联席会议、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畅通强党建促团建机制,形成党团共建组织合力。

(四)平台构建,共享合力共振

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改革有机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信念合力”为思想保障,以标准统一、协同联动、互融共促的体制机制为组织保障,以深度融合的党团队伍为执行保障,三者通过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认可度高、接受度强、受众度广的新技术、新媒体、新方式、新途径,打造科技知识前沿、文艺时尚潮流、工作指导帮助、生活贴心关怀以及与广大青年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共享载体平台,多举措并举达到合力共振。

四、构建“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特色工作模式的实践路径

为进一步落实高校强党建促团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坚持“思想统一、队伍融合、机制畅通、平台构建”工作策略,通过打造教育共享平台,深化思想引领;落实党团队伍共建,强化执行保障;融合评优工作机制,发挥模范导向;共筑实践育人渠道,助力质量提升四项具体实施路径,构建了“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特色工作模式,激发了共青团引领青年内生动力。

(一)打造教育共享平台,深化思想引领

通过业余党校与业余团校打通、支部书记上党课与“团干大讲堂”打通、线下主题团课与线上“青年大学习”打通、宣传栏等传统宣传渠道与新媒体网络推广途径打通、党日主题活动与团日主题活动打通、思政课程与“青马工程”打通,构建六个“打通”的党建引领+团建赋能教育共享平台,形成了思想引领步调一致、宣传推广途径多元、教育动员形式多样、受众群体覆盖全面的党团“思想共建”特色工作机制。

(二)落实党团队伍共建,强化执行保障

利用学院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委员与团委人员及职能部分重合的组织架构优势,在党团理论研究、学生党团建设等工作过程中树立党团队伍互融、互帮、互促的工作理念,创新构建党团“队伍共建”特色工作模式。比如,在党团理论研究方面,不断强化党、团队伍理论素养及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党团工作者教师和管理者“双师型”角色作用,落实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将优秀党团干部纳入思政教师队伍,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锻炼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为巩固党史学习成果,将党团理论知识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院团学队伍编写《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团课校本教材,提高团学队伍科研能力,形成了学院共青团教育理论成果。在学生管理教育方面,由学生工作处负责人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统筹规划学院学生党团建设工作;各基层团总支负责人为各教学单位基层党组织委员、学院团委委员,各班级团支部书记均为入党积极分子,逐步形成党团队伍深度融合,党团工作同规划、同部署的工作氛围。

(三)融合评优工作机制,发挥模范导向

在学院强党建促团建“思想共建”、“队伍共建”的工作基础上,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选+五四“两红两优”推选+入党推优+优秀毕业生评选的融合评优工作机制,打造由入学到毕业、由思想到行动、由精神鼓励到物质奖励、由日常积累到身份转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党团“机制共建”特色工作体系。同时,以“思想共建”確立统一标准,确保公平、公正;利用“队伍共建”的优势,党团队伍可充分参与到日常管理、结果考核、评奖评优过程中,发挥先进示范、模范引领的作用,保证了强党建促团建工作结果运用,促进了强党建促团建工作活力提升。

(四)共筑实践育人渠道,助力质量提升

打通实践育人渠道,强化学院强党建促团建工作思想引领、队伍建设、机制创新的实践检验,达到思想自觉变为行动自觉的实践、队伍建设变为执行落实的实践、机制构建变为活力提升的实践。学院强党建促团建工作,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结合课程思政改革工作要求,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专业知识技能强化本领,以高端会议及重大赛事志愿者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团组织锻炼人、塑造人的作用,积极搭建优质实践育人平台,架起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合互动桥梁,不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建立“党+团日”主题实践活动模式,让党员的表现影响团员的行动,让党组织先进性引领团组织的模仿性,让党的思想境界培育团的价值观念;构建通过青马工程实践育人活动与思政实践课程融合的方式,达到教育资源合理运用,党团教育效果共同提升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臣,聂锐.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7):90-91,94.

[2]   丁笑生.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26-27.

[3]   郑长忠.建构共青团组织创新的体制内政治支持——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3,(3):76-80.

[4]   李辉.在新时代的大势下理解新青年[J].人民论坛,2018,(22):12-14.

[责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党建引领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我国县域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