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式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06 05:42王亚娇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存在问题实验教学

王亚娇

【摘要】地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抽象地理知识点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文通过具体的实验案例对地理实验教学进行探究并对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一、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点

在中學阶段,很多学生将地理理解为记忆学科,认为地理知识是些“死”知识,记好就能考好。其实恰恰相反,地理学科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涵盖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知识。部分自然地理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难懂,对于这部分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如果纯粹依靠教师理论讲解,学生会比较难以理解和吸收。而实验教学是一种比较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展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及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因此,有效的实验探究式教学能帮助学生主动地、有意义地建构地理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实验探究式课堂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课堂十分必要。

二、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中,笔者将以《地球的公转之四季的变化》一课为实验教学案例,整节课共设计了三个教学实验来突破抽象的地理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实验一: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实验工具:镭射手电筒4只、地球仪、和地球仪地心相同高度的固定支架。

2.实验步骤:将4只镭射手电筒固定在支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打开手电筒,让地球仪围绕固定支架进行公转,观察4只手电筒的光斑分别落在地球仪的哪条纬线上。

3.实验结论:4只手电筒的光斑分别落在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证明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4.注意事项:在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应保持不变。此外,固定手电筒的支架高度应该同地球仪的地心保持一致。

实验二:模拟演示直射和斜射单位面积地面所获热量区别

1.实验工具:手电筒、课桌

2.实验步骤:利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线,直射、斜射桌面,观察桌面光斑大小。

3.实验结论:手电筒直射,桌面的光斑较小;手电筒斜射,桌面的光斑较大。证明太阳光线和地面之间的夹角越小,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越少。

4.注意事项:直射和斜射时手电筒距离桌面的高度要相同。

实验三:模拟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全球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影响

1.实验工具:昼夜长短变化演示仪

2.实验步骤:利用手里的昼夜长短变化演示仪,转动太阳直射光线将其分别指向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观察全球的昼夜情况。

3.实验结论: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产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产生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4.注意事项:移动太阳直射光线时应注意按照地球的公转规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样的顺序移动。

三、思考与体会

目前初中还没有形成十分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展地理实验教学的条件也比较有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市场上缺乏购买相关实验器材的平台

在模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实验中如果可以利用两球仪进行实验演示,效果会非常好,但找遍全网络买到的实验器材都不够精准,有些器材甚至出现常识性错误,希望今后有关教育部门可以搭建正规平台让一线教师能够购买到合适的实验器材。

(二)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初中地理的实验教学

通过课堂实践对比可以看出实验教学手段下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远远好于常规的课堂教学。而目前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课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元素、设计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开展实验教学,对于现有实验教学设计还应不断总结完善。

(三)对于失败的实验结果要善于总结反思

由于没有购买到合适的两球仪,在模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的实验中只能自己制作实验器材,初期的实验操作结果总是存在较大的偏差,经过反思总结找到问题所在,调节手电筒支架高度,使支架高度同地球仪地心高度一致,对地球仪上的南北回归线和赤道要涂上颜色重点突出,这样在实验操作中学生才较为清晰地观看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四)实验教学的设计要简单易操作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初中地理教学讲究高效课堂,要想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实验演示、讲解、练习相结合,就要求实验设计不能过于复杂,要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令小组合作迅速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总之,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但由于目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经验较少,一线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教学这一领域还存在较大的空缺,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元素、完善实验教学计划、优化实验课堂,为今后的地理实验教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段小丽,秦建新.地理学习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4,(5):186-186,188.

[2]金凤君,靳海涛.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融合和创新[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3): 309-316.

[3]孙佳忆.《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海陆的变迁”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61-62.6BC77A0A-B088-45DD-844F-4593AB15CDD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存在问题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