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结合早期康复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7-19 14:03张毅雯翁锦雯王舒晨唐佳菲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呼吸肌腹式偏瘫

张毅雯,翁锦雯,王舒晨,唐佳菲

(1.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市200021;2.上海沃德医疗中心;3.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目前,脑卒中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给患者的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1]。一项研究发现,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脑卒中治疗后也有偏瘫,不仅肢体活动存在障碍,呼吸功能还会出现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2]。呼吸肌的耐力下降,同时改变胸壁的运动,与正常人比较,脑卒中患者的心肺功能明显下降。有研究数据发现,呼吸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心肺功能。我国的护理人员都注重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但忽略呼吸训练[3]。本研究主要探讨呼吸训练与早期康复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和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脑卒中者;②治疗后存在偏瘫者;③意识清晰,配合呼吸训练和康复操锻炼者;④患者或家属已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脏疾病、肺功能障碍者;②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③不愿配合治疗或正在参与其他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9~71(54.9±5.4)岁;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1~70(53.6±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呼吸训练,具体内容如下。①腹式呼吸:嘱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躯体,指导患者将一只手放于腹部,另一只手放于胸部,判断患者是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随后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嘱其用鼻吸气,用嘴呼气,腹部隆起后指导患者轻轻地施加相应的压力,呼气末由护理人员振动干预膈肌,呼吸频率保持在5~6次。②胸式呼吸:取仰卧位,嘱患者放松,呼吸时用鼻吸气,胸廓隆起,随后屏气3~5 s,用嘴呼气,呼吸频率与腹式呼吸一致。③缩唇呼吸法:呼气时将嘴唇呈缩唇状,用鼻深吸气后缓慢呼气,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吸气和呼气比例,保持在1∶2或1∶3。④训练呼吸肌:呼吸肌训练主要是训练膈肌和相应的呼吸肌群,主要核心是通过最大的吸气和呼气,使呼吸肌保持最大程度的收缩,多采用抗阻力的运动进行训练,可借用呼吸器进行训练,也可采用相应的压力负荷训练仪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操,具体的内容如下。①成立早期康复操小组,挑选本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建专业的康复操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根据我科的实际情况、日常工作、患者的情况等制订相应的康复操。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分析、讨论并总结康复内容训练,邀请专业的人员,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重新设计相应的康复操动作,设计好后将其制成手册发放给患者。②早期康复操指导。确定康复操后,由小组成员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与其密切沟通和交流,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图片、动画、播放视频等方式,提高患者对偏瘫的认知,强调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减轻其负性情绪。同时,通过介绍既往成功的病例加强认识患者对康复锻炼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操现场指导,包括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上肢运动包括手臂的内旋、外旋、手掌屈曲,下肢运动包括直腿抬高、勾腿、摆腿等,首次指导时注意动作缓慢,结合个人情况进行训练,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同时要求家属一起学习。首次的练习控制在30 min内,所有的动作每个训练5组,第1次练习后,可以将自制的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加强对康复锻炼的认知。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包括肺炎、呼吸衰竭、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计算并发症的总发生率。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总分为226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强[4]。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该量表总分为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判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5]。③比较两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BREF)[6]评价两组生存质量,包括主观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领域,分数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前后FMA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 见表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2.3 两组WHOQO-BREF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WHOQO-BREF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到影响,患者出现偏身感觉、运动、视力等障碍,其中偏瘫最为常见[7]。患侧的肌肉由于偏瘫出现肌张力增高、肌力降低,故患侧运动功能严重受到影响,给患者自身、家庭带来各种负性情绪[8]。大部分研究将患者的护理重点放在运动功能恢复上,包括步行、平衡感等,易忽略肺部康复,发生呼吸功能下降、肺炎、呼吸衰竭等,威胁其健康,尤其是呼吸肌受到影响,可出现功能障碍,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9]。有研究发现,呼吸训练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肌放松训练,可强化患者的躯体肌、呼吸肌[11]。其中腹式呼吸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呼吸类型,由于脑卒中偏瘫的患者长期卧床,躯干肌缺乏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运动,导致正常的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肺通气量减少,而腹式呼吸可降低肺内的无效腔,防止肺不张[12]。通过采用腹式呼吸,可增加横膈的活动度,削弱其他辅助肌的活动,改善用力肺活量。通过缩唇呼吸,可调整呼吸的频率和有效通气量,提升呼吸功能。呼吸肌训练则训练患者的颈部肌肉、肋间肌、竖脊肌等,维持胸廓、脊柱的活动性,提高肺部顺应性,调节呼吸频率,从而改善呼吸功能[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P<0.01)。究其原因:一部分是通过活动肌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另一部分是活动关节锻炼上下肢的肌力。早期康复训练可有助于神经组织进行修复和代偿能力,尤其是可重新建立破坏的运动反射弧,缓解萎缩的肌肉和变形的关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WHOQO-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分析原因:早期康复操是对上下肢关节的一种细节训练,有助于重新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方面传统的康复训练练习时无法达到强度,而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增加患者对康复锻炼的认知,还可减轻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康复操锻炼,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运动的积极性,从而树立其治疗信心,保证康复的依从性,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结合早期康复操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呼吸功能,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呼吸肌腹式偏瘫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基于运动员呼吸肌训练技术分析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