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疗效观察

2022-07-28 03:00刘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激素水平甲亢常规

刘佳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并释放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使机体的代谢出现亢进及交感神经兴奋。甲亢比较容易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心慌、怕热、多汗、易怒等症状,容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1]。甲亢患者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选择对症的抗甲状腺药控制疾病的发展成为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案,但据有关研究记载,这种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弊端[2],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碘131作为一种不稳定的放射性核素,在近几年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其对甲状腺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影响性较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3]。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分析碘131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随机选取本院76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32±4.16)岁;平均病程(33.68±4.63)个月。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11±3.86)岁;平均病程(33.88±4.1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诊断符合甲亢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协议;患者均接受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存在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危像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患者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选择丙硫氧嘧啶进行口服,200~400 mg/次,分次服用;或选择甲巯咪唑口服,20~30 mg/次,1次/d;同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用药剂量、治疗时间进行调节,治疗时间需要经过初期、减量期及维持期,维持时间6个月~1年。

1.3.2 研究组 患者选择碘131(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119)治疗,让患者口服1次/d。根据患者甲状腺彩超的检查结果与核素扫描相关检查结果判断甲状腺的重量,结合患者24 h碘131的吸收率进一步确定碘131的剂量,选取剂量为对预计每克甲状腺实际摄取碘131量乘以甲状腺的质量除以甲状腺最高吸收率。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实际摄取剂量在治疗剂量的2.96~4.44。以甲状腺质量为35 g,摄取碘131量为3.5,甲状腺最高碘131吸收率为4为例,计算碘131剂量=30.6 g,告知患者在服药2 h后再进食,保证患者饮食均衡,避免剧烈活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恢复正常,维持时间>6个月;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所下降,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变,以上指标并未达到标准[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T3、T4、FT4、FT3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常规组的78.95%,复发率2.70%低于常规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发生甲亢性心脏病4例、肝功能损伤3例、甲减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研究组发生甲亢性心脏病1例、肝功能损伤1例、甲减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T3、T4、FT4、FT3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表3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甲亢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引发因素较为复杂,通常是因大量复杂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病症,不但会给患者体内循环水平造成损害,还会增加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兴奋性,而目前对甲亢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以甲状腺药物为主[5]。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作为代表性药物,在临床中能够获取一定的疗效,但是同时也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威胁患者生命,无法保证治疗的安全性。而甲状腺是唯一的具有高选择性聚碘131功能的器官,碘131作为近几年来治疗甲亢的首选药物,具有给药简单、费用便宜等优势,在临床中获得了大量的认可[6]。

本次研究中结合了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常规组的78.95%,复发率2.70%低于常规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碘131的治疗方案对甲亢患者的作用更大,能够带来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复发率。究其原因分析,可能与碘作为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有关,碘131能被直接从甲状腺滤泡上皮中摄取出来并进行浓聚,其吸收的部分能够完全在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中聚集,特异性较高,并且能够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降低甲状腺素的产生,以此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7]。本此研究通过并发症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抗甲状腺药物会引发较高的并发症,不具备安全性。通过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所介导的酪氨酸出现碘化,同时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口服药物虽然能够很快吸收,但是肝内代谢水平异常、碘含量过高的食物或药物的服用情况不佳,也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出现更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8-10]。同时此次研究结合甲状腺激素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T3、T4、FT4、FT3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碘131、甲巯咪唑及丙硫氧嘧啶等药物的治疗均可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但是碘131治疗后的指标相对更好,分析可能是和碘131能够被患者吸收后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中有关,因通常情况药效会有10%~25%左右被甲状腺摄取到,自由交换碘化物和血液中的碘化物,提升甲状腺内的浓度,降低患者的T3、T4、FT4、FT3水平[11]。

综上所述,使用碘131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值得推广该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激素水平甲亢常规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常规之外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破常规 获巧解
甲亢妇女能怀孕吗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