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

2022-07-28 03:00何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黄斑单抗水肿

何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底并发症,对患者视功能损伤极大,严重甚至会致盲[1]。而黄斑水肿则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有效消除黄斑水肿可以提高视力水平,对患者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激光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激光的光凝作用可以有效缩窄黄斑小动脉,有效阻滞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减轻视网膜水肿程度[2]。但综合以往的治疗结果来看,激光治疗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雷珠单抗作为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有效的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改变受体结合方式,从而降低血管的泄露程度[3]。本文对比分析了单纯使用激光治疗以及加用雷珠单抗后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60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9.29±8.04)岁;体重50~72 kg,平均体重(60.87±6.48)kg;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77±4.34)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01±7.83)岁;体重51~80 kg,平均体重(62.33±6.40)kg;糖尿病病程1~19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93±4.3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4],确诊为糖尿病;②中心视力减退,眼底症状符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特征:视网膜出血、新生血管形成;③黄斑区反光增强且视网膜增厚、中心凹反光消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见黄斑区渗漏,呈不定型或囊样强荧光;④家属及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其他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等;②对本研究使用的雷珠单抗存在过敏等症状无法参与研究;③存在精神及语言表达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先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建立详细有效的治疗档案。

1.3.1 对照组 患者在检查完成后进行眼底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前3 d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177)滴眼,用法用量:1~2滴/次,4次/d。手术时做好各项检查就绪后,对需进行手术的患眼麻醉处理。使用激光设备(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光太Supra 810)对黄斑区进行微脉冲光凝治疗,波长设定为532 nm,患者光斑直径在100~200 μm内时曝光时长为0.1 s。光斑功率为Ⅰ~Ⅱ级,内圈和中心凹陷距离保持在500 μm,光斑间隔为1个光斑距离。

1.3.2 研究组 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在进行眼底激光治疗前首先使用聚维酮碘持续点眼90 s后冲洗结膜囊,在距离患者角膜缘4 mm的睫状体扁平位置,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5 mg的雷珠单抗(瑞士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册证号S20170003)。注射完成后滴入1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s.a.ALCON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150119)后包盖,第2天使用加替沙星(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01)滴眼,1~2滴/次,4次/d。7 d后,进行激光治疗,步骤同对照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②视力情况: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的视力;③疗效判定标准[5]:治疗后黄斑区域不存在显著荧光渗漏现象则为显效;治疗后黄斑区域减少≥50.00%被吸收则为有效;治疗后黄斑区域无任何减少或者吸收<50.00%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眼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改善,且研究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μm)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μm)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改善,6个月后有所反弹,但研究组患者视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眼(%)]

3 讨论

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一种普发性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较为高发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80%的患者视力降低源于黄斑水肿[6]。黄斑水肿是指眼底视网膜对光线最敏感部位黄斑区发生炎性反应,有液体渗入从而引发水肿,最终会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7]。糖尿病病变会使得黄斑毛细血管内微循环异常,导致视网膜内屏障受损,发生毛细血管渗漏。在病变初期,为局灶性黄斑水肿,由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因此水肿不易吸收[8]。后期当病情持续加重时渗漏也会持续增加,水肿由局灶性变为弥漫性最终形成黄斑囊性水肿。水肿形成后不及时治疗,长期会在视网膜下或膜表面发生纤维组织增殖以及神经胶质瘢痕化,引发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因此有效消除水肿,降低黄斑水肿的发病率是提升糖尿病患者视功能的主要途径[9]。

激光光凝治疗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缺血区视网膜的方式,在黄斑中心凹以及发生损伤的视网膜间形成屏障,阻止微血管渗出及出血进入,激光能够有效封闭毛细血管外渗,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以及血管内液体外渗[10]。同时在视网膜中间形成的屏障可以避免发展成为黄斑囊样水肿,此方式最终实现了脉络膜跟视网膜的有效粘连,将视网膜变得更薄,提升了水肿消退速度以及眼部局部血液和视网膜氧气供应情况。雷珠单抗是一种毛细血管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抗原,在激光光凝对黄斑水肿症状进行改善后,通过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加快了病变区域新生血管的回缩速度,从而可以加速黄斑水肿的消除[11]。

分析本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改善,且研究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雷珠单抗加快了病变区域新生血管的回缩速度,使黄斑水肿快速消除。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改善,6个月后有所反弹,但研究组患者视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雷珠单抗可以通过靶向治疗促进视觉细胞的活跃度从而促使视力有所提升。6个月后有所反弹可能与患者身体机能的变化有一定关系。分析最终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的体现了雷珠单抗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不但可以有效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提升视力,且能有效提高最终疗效,可在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黄斑单抗水肿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抗PD-1/PD-L1和CTLA-4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玩手机会导致黄斑变性和失明?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