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研究

2022-07-28 03:01李美玲黎叶飞卢雪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绝经期骨质疏松症股骨

李美玲 黎叶飞 卢雪云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越来越严重,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极易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若一旦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的危险,发生骨折可能会出现终身瘫痪在床的情况,严重时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可见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已经刻不容缓[1]。目前,临床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运动疗法治疗主要是以增强体质,从而增加患者的自身抵抗力以及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症[2]。据临床资料显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运动疗法治疗,其效果优于常规方法。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6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一步探讨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48~66岁,平均年龄(57.00±3.35)岁。参照组患者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58.00±3.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相关医学诊断确诊为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依从性较高;患者无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患者无精神病史;患者精神状态良好。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选择药物戊酸雌二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09)1次/d,1 mg/次,口服,疗程为28 d;对于月经来潮患者后半个疗程给予地屈孕酮(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注册证号H20150345),治疗方法为1次/d,10 mg/次,口服,疗程为14 d,还可给予维D钙咀嚼片(商品名:迪巧),2片(相当于钙300 mg)/次,1次/d,口服。疗程为6个月。

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按个人体质可具体分为两种运动类型。①有氧运动:可进行快步行走,2~3次/周,持续时间为30 min即可,运动疗程为2个月;②简化太极拳:主要是由专业运动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指导,使患者掌握简化太极拳动作的要领以及简单的技巧,持续时间为30 min/d为佳,在运动过程中应控制对重心的运动性平衡,并以腰作为轴进行运动,运功周期为2~3次/周,持续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腰椎部及股骨部骨密度、脂肪含量。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够进行正常日常活动;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没有好转,且不能进行日常活动[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部及股骨部骨密度、脂肪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腰椎部及股骨部骨密度、脂肪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腰椎部及股骨部骨密度高于参照组,脂肪含量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部及股骨部骨密度、脂肪含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部及股骨部骨密度、脂肪含量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女性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而人体骨骼的形成与激素密不可分,激素的严重下降将导致体内的钙流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行动不便等现象,同时会给家人带来影响[4,5]。因此在女性绝经前后应尽量减少骨量的丢失[6]。近年来在临床上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以期缓解女性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的问题。有文献显示,若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干预,其效果更佳,因此本实验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运动疗法,其优势为可改善钙流失,还可预防骨量的流失[7-9]。采用运动疗法可以对骨形成持续性的应力效应,对激素的调节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均起到促进的作用[10]。因此,临床治疗中,更加提倡运动疗法的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腰椎部骨密度(0.81±0.08)g/cm2及股骨部骨密度(0.78±0.06)g/cm2高于参照组的(0.76±0.07)、(0.74±0.04)g/cm2,脂肪含量(28.08±2.22)%低于参照组的(30.20±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运动疗法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及脂肪含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股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女性身体有了某些“变化”,可能快触碰到绝经期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