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操训练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2022-07-28 03:01鲁燕李红刘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炎症症状

鲁燕 李红 刘薇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气管、支气管或周围支气管黏膜炎症的反复感染以及外界物理化学的刺激引起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1]。通常在气温急剧变化下发作,通常秋冬季发病可能性较高,并且在早晚有阵发性和持续性咳嗽,到了春夏季患者病情好转。通常慢性支气管炎病程不长,易复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并诱发哮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生命安全[2]。临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其治疗过程较长,长期药物治疗患者病情虽可逐渐缓解,但会出现耐药菌株,使治疗效果下降[3]。呼吸操训练是一种能增强患者呼吸及肺功能的体育锻炼方法,结合基础治疗,能增强患者对病毒及细菌的抵抗力,促进患者排痰,维持气道通畅,改善患者支气管通气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操训练主要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和及耐力训练,其可增加患者摄氧量和肺活量,促进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4]。由此本文选择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旨在探讨呼吸操训练对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二病房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5.70~74.40岁,平均年龄(70.60±1.45)岁。试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5.70~73.90岁,平均年龄(70.90±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者;经X线和血常规诊断;患者资料完整;临床症状主要为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喘息加重,并有轻微肺部损害[5];患者能正常沟通,无听力系统障碍;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血液系统、严重脑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有沟通障碍的患者;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不愿意参与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患者采取舒适体位,解开衣服后深呼吸2~3次后用力深吸。患者保持张口后浅咳,咳痰至喉后用力咳嗽,必要时协助翻身并配合背部叩诊,振动排痰后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辅助患者排痰。干预时间为2周。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呼吸操训练,首先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吸气,保持腹肌放松,呼气时腹肌收缩。患者于训练开始时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前,感知胸部和腹部变化,经过几次练习后稍作休息,交换双手位置,继续练习,3次/d,30 min/次,熟练后逐渐增加训练的次数。缩唇呼吸训练时患者通过鼻子吸气,且收缩嘴唇时呼气收腹,胸部前倾,嘴唇呈口哨状后慢慢呼气。吸呼气的时间比为1∶3,能熟练做缓慢呼气训练后达到10~12次/min,3~5次/d,5~15 min/次。呼吸操训练是在腹式呼吸及唇式收缩呼吸的基础上结合胸部扩张、蹲下和四肢伸展等动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步行或慢跑等运动,坚持训练,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当患者疲劳但呼吸无困难时应<3次/min,同时患者也可以选择慢跑等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肺活量。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肺部啰音及咳痰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肺部啰音及咳痰症状改善>40%;无效: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好转[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FVC、FEV1、PEF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患者治疗后于早上7点取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10 min,用便携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NF-α、hs-CRP、IL-6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试验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哮喘症状,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7]。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痰量增多并出现支气管充血,影响正常呼吸功能。老年人是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群体,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为患者吸烟、气管感染、气温影响及过敏等,内因为患者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8]。目前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加强患者呼吸功能训练逐渐受到临床重视。

呼吸操训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随时可以练习,其能有效加强患者膈肌、腹肌等呼吸肌协调,疏通气道,改变支气管痰液附着的形态,增加患者肺活量并促进排痰,充足的运动能激发患者免疫系统应激能力,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心脑血管状态,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发病次数[9]。呼吸操训练关键是坚持规律的训练,其在临床缓解期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10]。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是患者支气管气道受阻,同时受阻不完全可逆,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使呼吸功能恶性循环,使患者过度依赖他人,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及抑郁等情绪,呼吸操训练间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呼吸操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炎症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