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形态学相关参数动态监测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转归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2-08-24 01:54常妍妍陈敬位秀荣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多发性

常妍妍,陈敬,位秀荣

(延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新乡 453000)

多发性骨髓瘤是克隆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我国发病率约3/10万,占全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5%,预后较差[1]。化疗可有效改善多发性骨髓瘤症状及预后,但仍难以完全治愈。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恰当的化疗方案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前提。目前临床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主要以临床分期为主,缺乏相关客观指标。本文选择本院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6例,从血液细胞形态学方面分析对其疾病转归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6例,其中男71例,女55例;年龄51~73岁,平均(62.05±5.07)岁;Durie-Salmon分期:Ⅱ期58例,Ⅲ期68例;疾病类型:免疫球蛋白A(IgA)型52例,免疫球蛋白G(IgG)型74例。诊断标准:(1)主要标准:①骨髓浆细胞增多>30%;②组织活检明确存在浆细胞瘤;③M-成分:血清IgG>3.5 g/dL或血清IgA>2.0 g/dL,尿蛋白>1 g/d。(2)次要标准:①骨髓浆细胞增多10%~30%;②存在溶骨性病变;③存在M-成分,但未达到主要标准水平;④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50%。至少存在主要标准1项、次要标准1项即可确诊。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善;可配合完成本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疾病、恶性肿瘤;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孤立性浆细胞瘤;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1.3 方法

(1)预后评估方法:根据炎症预后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预后,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PLT≤150×109/L、NLR>2、RDW>14%分别记1分,其中0~1分为低危,2~3分为高危。(2)研究资料收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性别、年龄、Durie-Salmon分期、疾病类型,并检测PLT、NLR、RDW、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钙离子(Ca2+)、骨髓浆细胞比例(BMPC)、血沉(ESR)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评估结果

126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预后评估为低危患者73例,预后评估为高危患者53例。

2.2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高危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Durie-Salmon分期Ⅲ期、PLT≤150×109/L、NLR>2、RDW>14%、LDH>250 U/L、β2-MG>3500 ng/mL、BMPC≤30%、ESR>85 mm/h占比高于低危患者(P<0.05)。见表1。

表1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n(%)]

2.3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以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为因变量,以Durie-Salmon分期、PLT、NLR、RDW、LDH、β2-MG、BMPC、ESR为自变量,根据表2内容进行赋值,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urie-Salmon分期Ⅲ期、PLT≤150×109/L、NLR>2、RDW>14%、LDH>250 U/L、β2-MG>3500 ng/mL、BMPC≤30%、ESR>85 mm/h是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赋值方案

表3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浆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通过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可分析疾病发生机制,对指导临床干预有重要价值。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个特点为处于炎性状态,炎性细胞因子对正常细胞及突变细胞增殖均有影响。血小板在炎症反应中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并释放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加快肿瘤血管生长,促进肿瘤进展[2-3]。相关研究指出,PLT水平较高与心肌梗死、非小细胞肺癌等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有直接影响[4]。但实体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存在明显差异,有研究证实,PLT呈低水平表达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多发性骨髓瘤存在浆细胞浸润、骨髓受累等因素[5]。本文结果显示,PLT≤150×109/L是导致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相关报道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LT水平越低则骨髓浸染程度越高的结果一致。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是评估恶性肿瘤进展情况的重要标志,其高水平表达可为恶性肿瘤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主要反映免疫抑制情况,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不良预后存在明显关系,相关报道认为,NLR水平较高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因素[6-7]。本文结果显示,NLR>2是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NLR与中位生存期关系密切,NLR水平越高则中位生存期越短[8]。

RDW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其水平增加一般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造血材料不足所致,临床常用于诊断贫血[9]。RDW水平较高与多种疾病的不良临床结局相关。有报道指出,RDW可作为炎性标志物,其水平变化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有直接影响[10]。另有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RDW水平与细胞遗传学分层、骨髓浆细胞浸润等直接相关,经化疗干预后RDW水平有所降低,病情进展时期水平有所提高[11-12]。因此,RDW可用于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

综上,PLT、NLR、RDW等细胞形态学指标均与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关系密切,PLT低水平表达、NLR及RDW高水平表达往往预示患者预后较差,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指导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均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浆细胞骨髓瘤多发性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促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丢失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白芍总苷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