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探讨

2022-08-26 09:50
戏剧之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戏曲建设文化

刘 阳

(盘锦市文化馆 辽宁 盘锦 124127)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同时,国家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发展乡村文化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觉悟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融合城乡文化,缩小城乡差距。戏曲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有原生的民俗文化价值,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表现了社会生活和地方民俗生态,是乡村精神文明的精华。加强乡村戏曲文化建设,有利于拉近文艺演员与群众的距离,让戏曲更具有生活气息。戏曲可以表现乡村民众的文化气息和生活风貌,加强戏曲在乡村文化中的建设,培养乡村居民对戏曲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乡村居民的戏曲鉴赏能力,进而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戏曲表演,并投入到戏曲表演的行业中来,为发扬戏曲、传承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取得明显成就,同时,国家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在脱贫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国家也更注重戏曲和乡村文化的结合,注重用戏曲等多种形式丰富乡村文化活动,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淡忘,复兴戏曲文化也是我国的重要任务,把戏曲和乡村文化建设相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可以培养人们对戏曲的兴趣,培养潜在的戏曲传承人,从而复兴戏曲文化。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信息媒体各方面的技术比较发达,很少有空闲时间观看戏曲,而且,目前,戏曲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比较低,戏曲受众大多是年龄较大的群体,戏曲市场逐渐萎靡,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困境。因此,从戏曲的现实发展情况考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展戏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重视,各个地方都开始注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歌曲等领域,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多。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可以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播。乡村还可以通过发展戏曲,创新戏曲内容,借助特有的戏曲内容和当地的乡村文化发展旅游业,吸引城镇居民去乡村体会特有的文化气息,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乡村建设中发展戏曲,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备,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然后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地方政府在戏曲与乡村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促进特色乡村旅游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戏曲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新兴电子传媒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戏曲艺术也面临着绝大多数传统艺术都面临的问题,观众不断减少,戏曲演员严重老龄化,戏曲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戏曲曲目的拓展受到严重影响等问题。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戏曲演员的平均年龄在45 岁以上,同时,戏曲演员人数不多,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被丢弃和遗忘,并且,由于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广场舞在乡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导致戏曲再一次失宠。

随着国家政策愈发提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愈发重视增强民族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戏曲也逐渐被重新搬到了舞台和荧幕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许多晚会节目、歌曲等都增加了戏曲元素,在此过程中,戏曲文化开始走进人民群众的视野。经过戏曲艺术家的创新,戏曲与现代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中迎来了新生。但是,虽然戏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一定的市场,但由于戏曲的地域特点,导致其受众群体规模较小,加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因素的影响,导致戏曲热度较低,戏曲文化市场也逐渐呈现萎缩趋势。在当下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环境下,戏曲的文化内容和表演形式比较单一,与现代人的生活逐渐脱节,而且,戏曲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完善的机制,导致少有人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戏曲文化,所以,我们可以抓住乡村文化建设的机遇发展戏曲文化,以乡村为落脚点,赋予民间戏曲文化以新的生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扩大戏曲的传播途径,为乡村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四、戏曲艺术形态分析

戏曲是民间风俗及观念等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它反映了人们劳作和生活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

首先,戏曲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如乐器、音乐、美术、文学、服装造型等,同时,戏曲剧种多样、形式丰富,如评剧、黄梅戏、京剧等,其中,很多剧种都蕴含浓厚的乡村文化色彩和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其次,戏曲善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生活中的事情,这种极具夸张性的手法把生活中的平常稀疏的小事在空间时间都有限的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呈现给观众,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趣味地表现现实生活。比如,戏曲中的变脸,其唱腔和舞蹈动作等都采取了夸张虚拟的手法,表现了较高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艺术来自生活。戏曲往往是根据民间生活产生灵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可以给人们以一定的警示和思想启示,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激励人们辛勤劳动、积极进取。同时,戏曲也有娱乐功能,可以让人们在劳作后的闲暇时光享受戏曲的乐趣,陶冶情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乡间群众,融入群众生活。戏曲还可以根据特定时期的戏曲内容发掘时代特征,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戏曲还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导向功能,戏曲通过具有特色的内容引导人们进行文化消费,进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戏曲的创新与进步。

不仅如此,戏曲艺术还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戏曲表演是人民群众对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和认知表现,戏曲中的表演艺术折射着许多人的人生经历,也传递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从先秦到民国,戏曲几乎承担了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伦理知识的教育功能。戏曲艺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秀的戏曲艺术往往都以生动有趣的故事,简明的主题以及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向人民群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民群众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不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同时还使群众在观看戏曲的同时体会到做人的道理。戏曲艺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判断,也影响着一群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生活形态和价值选择,对于民族精神的维系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戏曲艺术寓教于乐的功能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教育,并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这对于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戏曲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受众面窄,热爱群体较少

戏曲的受众面较狭窄,真正热爱戏曲文化的群体较小,这是戏曲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戏曲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大部分戏曲种类都已经列入了非遗名单,但是,在与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大多数民众认为戏曲是生涩难懂的艺术,另外,有些戏曲的内容也不符合我国当今发展情况,难以让乡村民众产生共鸣,难以激发人们对戏曲的兴趣。

(二)戏曲传播路径较少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人们传播戏曲大都采取发传单或者口头传播的传统模式,没有发挥好新媒体传播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低效的传播方式导致只有较少的民众参与到戏曲文化中来,使戏曲的作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难以顺利发挥,戏曲缺少了观众就难以让创作者有创新的动力,这让乡村戏曲陷入发展困境。

(三)缺乏基础的戏曲工作经验

戏曲与乡村文化建设结合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创新举措,但有关方面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比如,人才的培养、道具的制作和舞台的建设等。戏曲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资金投入不足容易导致戏曲表演难以承办。

六、在乡村中发展戏曲文化的策略

(一)戏曲传播方式多元化

首先,应该提高乡村民众的思想觉悟,让他们主动学习和欣赏戏曲。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戏曲的魅力,了解戏曲的内涵,理解戏曲作为非遗文化的价值。在乡村民众对戏曲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要丰富戏曲的传播方式,增加传播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是当前主要的传播方式,有关方面可以利用手机软件的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的方式传播戏曲,这种传播方式更为快捷便利,而且可以扩大受众面,让更多年轻的群众接触到戏曲。同时,让乡村居民及时知晓戏曲表演的地点和时间,也让非本地的民众通过观看直播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通过各种软件的交流和互动,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戏曲文化的讨论,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参与者。创作者也可以通过留言评论直观地了解观众对戏曲的想法,进而对戏曲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使戏曲作品获得量和质的提升。

(二)完善地方政府的鼓励措施

戏曲主要取材于民间生活,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伦理、信仰,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要想让戏曲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得到顺利发展,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戏曲传承人。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其传承人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政府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让年轻人增加对戏曲文化的了解,然后自觉加入学习和传承戏曲文化的队伍。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应该从乡村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具体可行的计划方案,把戏曲真正融入乡村民众的生活当中,让戏曲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找准戏曲服务于群众的定位,创作更多让乡村群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戏曲作品,提升戏曲的社会价值,激发民间戏曲文化的内在活力。

(三)加强戏曲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首先,鼓励戏曲文化进入校园,让学校在课间活动中提倡学生在表演节目时融入戏曲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培养戏曲接班人奠定基础;其次,创新戏曲的剧本内容,丰富戏曲的表演形式。戏曲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新时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基本情况已有较大改观,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戏曲内容和表演形式,创作更多符合时代的新角色、新内容;最后,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艺术呈现方式越发多样,戏曲也可以搭乘科技的便车,运用科技升级表演方式,让戏曲表演更加生动逼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七、结语

戏曲丰富了乡村文化形式,给乡村文化增加了一抹非凡的色彩。发挥戏曲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乡村民众的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丰富他们的闲暇时光。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戏曲在乡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戏曲在乡村的影响力,增加戏曲建设投入资金,重视人才培养,推动戏曲走进校园、融入课堂,培育少儿的戏曲表演兴趣,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乡村戏曲文化的建设,在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传承戏曲文化。

猜你喜欢
戏曲建设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