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剧《运河谣》中秦啸生的人物塑造

2022-08-26 09:50杜艳豪
戏剧之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红莲运河歌剧

杜艳豪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歌剧起源于意大利,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西洋歌剧何时传入中国未见准确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西洋歌剧也逐渐来到中国。西洋歌剧的表演模式与中国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体系大不相同,西洋歌剧偏于写实,其戏剧动作是对生活化动作的放大,而中国传统程式化的表演更偏重于写意,讲究动作的美观。区别于西洋歌剧,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歌剧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脉络。“20 世纪20 到40 年代是中国歌剧的创生和摸索期,20 世纪40 年代中期到50 年代中期,中国歌剧创作的美学原则和基本风格特征业已成型,这就是以《白毛女》为主要流派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20 世纪50 到60 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在继承与发展《白毛女》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批优秀作品像雨后春笋涌现。‘文革’十年,中国歌剧元气大伤。20 世纪70 年代末,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加深,中国歌剧经过几年的恢复之后,进入了曲折的变革期。这一时期,中国虽然不乏优秀作品,但日益险峻的内外部生存环境,使人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歌剧的震荡,同时,也看到中国歌剧的多元风格以及雅俗分流的趋向。”国家大剧院创作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于2012年首演,该剧音乐旋律优美,剧情跌宕起伏,演出之后就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是我国近年来少见的优秀歌剧作品之一,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作品概述

(一)创作背景

歌剧《运河谣》由著名作曲家印青先生作曲,由我国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黄维若先生和其妻子董妮共同编剧,由著名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教授导演,这是一部融合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创作技法的歌剧,也是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不同于以往我国众多的革命题材民族歌剧,这是一部优秀的表现爱情题材的歌剧。

(二)剧情概述

歌剧《运河谣》讲述的是正直书生秦啸生、唱曲艺人水红莲、被人坑骗的妇人关砚砚与恶霸船长张水鹞斗智斗勇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因告发当地贪官贪污漕粮而被污蔑造反,受到贪官追捕的正直书生秦啸生,与不愿被大户人家强迫纳作小妾而出逃的唱曲艺人水红莲,在献祭运河龙王的歌舞宴会上相遇。为了躲避追捕,二人相互掩护,秦啸生化名李小管,与水红莲一同进京。二人在搭货船进京途中渐生情愫,但恶霸船长张水鹞垂涎水红莲美色,处处为难秦啸生,欲霸占水红莲为己有。在一次货船停靠码头的时候,曾被水手李小管拐骗而生下一子且哭瞎双眼的女子关砚砚出现了,她以为化名李小管的秦啸生就是李小管。秦啸生不忍关砚砚受苦,便以李小管的身份照顾她。

当张水鹞识破了秦啸生的身份后,就以告发秦啸生相要挟,逼水红莲嫁给他。万般无奈之下,机智的水红莲只得临时假装答应嫁给张水鹞。然而,狡猾的张水鹞表面上同意不再告发秦啸生,背地里却偷偷带领官兵到船上缉拿他。为了让秦啸生和关砚砚顺利逃走,水红莲毅然选择留在船上拖住张水鹞等人。张水鹞便带着官兵回到船上,见秦啸生不在,便设下圈套引秦啸生回来。水红莲为了不让秦啸生被捕,毅然选择投身烈焰,随货船沉入冰冷的河水之中。回到码头,发现红莲已经不在的秦啸生万念俱灰,欲投河随红莲而去,幸好关砚砚及时出现,劝住了秦啸生。后来,秦啸生与关砚砚一同来到北京城,看到了一派热闹繁华的场面,面对此情此景,想到曾与水红莲的约定,秦啸生感慨万千。

二、人物形象

秦啸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其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在《运河谣》中,我们能够看见他性格的多个侧面。

(一)一身正气的儒生

秦啸生是一个明朝万历年间(1573 年—1620 年)的江南书生,明朝时,由于中央与地方信息沟通不畅,所以,地方长官在当地基本上处于说一不二的权力独大地位。秦啸生不畏强权,敢于在贪官当道的苏州举报知府贪污漕粮,这充分体现了秦啸生身上的浩然正气,说明他是一个有着不屈气节的儒生。明朝时期的民间社会中,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教’‘格物论’不仅满足了士大夫做学问的要求,也适应了世俗大众的需要。他的儒学观念让世人明白: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和地位的尊卑以及财富的多少无关。”王阳明的儒学观念影响广泛,这是秦啸生不畏强权、义薄云天的思想基础。

(二)敢爱敢恨的有情人

秦啸生与水红莲是整部戏的男女主角,二人共患难之后,在大运河的货船上渐生情愫。在封建礼教盛行、社会分层严重的明朝,唱曲卖艺的艺人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而秦啸生作为一介书生,并没有因此而对水红莲有任何轻视,反而彬彬有礼、以诚相待。当秦啸生发现自己喜欢上水红莲之后,并不羞于表达,而是直面并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体现了作为书生的秦啸生并没有拘泥于世人的看法,而是一个敢爱敢恨、有个性、有思想的读书人。

对于关砚砚,秦啸生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家人。起初,秦啸生并不想和关砚砚产生任何联系,而知道关砚砚的遭遇后,他开始同情这对可怜的母子。为了不让关砚砚寻死,也为了孩子能够活下去,秦啸生出于自己的善心,开始照顾她们母子。

在剧中,张水鹞是与秦啸生对立的反面角色,为了把水红莲占为己有,他不仅处处为难秦啸生,还想把秦啸生除掉。面对这样的恶人,秦啸生没有丝毫妥协,而是以一腔热血反抗张水鹞,但他的身上缺少了水红莲的机智。

(三)文绉绉的老实人

秦啸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其思想、行为与市井之人有明显的区别,这在第二场《灿若星辰的目光》这一二重唱之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水红莲发现秦啸生在直勾勾地看着自己时,对秦啸生说:“你傻傻地看着我干嘛?”秦啸生先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才慌张地解释道:“非也,非也”。当水红莲教秦啸生:“睡觉要说挺尸,走路要说起旱,看到漂亮的妹子要说,哎哟,真是七仙女下凡”时,秦啸生并没有想到用甜言蜜语挑逗水红莲,而是直接说出了心中所想:“你就是七仙女下凡”。水红莲听到这样直接的夸赞感到害羞,才不好意思地说道“书呆子,你胡说八道。”秦啸生并不明白水红莲的心思,傻傻地解释道:“不,你比那七仙女,还好。我愿意一辈子跟着你,你到哪,我就到哪。”简单的几句对话便把秦啸生书生气十足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对待水红莲,他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心机套路,有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正因如此,才让见过形形色色人物的水红莲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

三、音乐形象

在西方歌剧体系中,歌剧主题主要是由贯穿始终并在其中占支配和主导作用的音乐来揭示的。相比于以往的经典歌剧如《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运河谣》提高了音乐在歌剧中的比重,使其居于主导地位。此外,印青在为《运河谣》谱曲时,改变了以往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手法,不仅继承了歌剧中的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等结构,还将中国民族唱法融入其中,迎合了新时代的大众审美,兼具“时代性”与“民族性”。

(一)作品情绪

歌剧《运河谣》中秦啸生有多个唱段,涉及独唱、对唱、重唱等形式,《你在哪里啊,红莲》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你在哪里啊,红莲》是秦啸生得知红莲去世后的一首咏叹调,这首作品表达了秦啸生心中极度的悲痛。这首咏叹调的背景是,秦啸生本想送走关砚砚之后就回来接水红莲,可就在秦啸生不在船上的这段时间里,红莲遭遇了不测。回来看到这一切后,秦啸生的心中既有因红莲离去而产生的悲痛,又有对张水鹞等人作恶的憎恨,心中百味杂陈。想到自己和水红莲经历的种种,他不由得感慨这世道的不公,好人多苦多难还命短,恶人害人作恶还能长寿,此时的秦啸生不仅痛心,还充满了对世道的愤慨。

(二)声音形象

秦啸生是一个文绉绉的书生,而不是一个威风八面的英雄,因此,在声音的运用上,秦啸生这一形象亦有其特征。在歌唱的咬字发声上,不能使用西方威尔第歌剧中常用的硬起音,这样的发声方式会给人以勇敢果断的感觉,而应该把声音“收一点”,以此表现秦啸生作为书生温和内敛的性格。在音乐的处理上,多数时候应该使乐句连贯,表现秦啸生本分保守的性格特点。在音色选择上,秦啸生这一角色是男高音的角色,在各种类型的男高音中,轻型男高音的音色能给人以柔和、内敛的感觉,更适合表现文弱的书生形象。每个人的音色可塑性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导演在选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不同男高音音色的区别。国家大剧院在排演歌剧《运河谣》的过程中,曾让王宏伟、王泽南两位男高音饰演秦啸生这一角色,正是考虑到二人的音色更适合表现秦啸生这一人物形象。

(三)作品结构

《你在哪里啊,红莲》采用的是没有再现的多段体结构。从开头到“成了满河的碎片”是第一段,这段音乐多在中声区,曲风平缓,有利于“倾诉性”语言的表达。接下来一直到“我要寻你到天边”是第二段,这一部分是秦啸生回忆的部分,回忆与红莲曾经的约定,然后转折到现在“可是你却走了,只剩下河水常流泪,只剩下凄凉啼杜鹃”,最后下定决心“我要寻你到天边”,这段用对比来突出秦啸生此时的悲痛。接下来转到B 调之后到“善心如圣贤”是第三段,这一段起到的是承前启后的作用,歌曲带有中国曲风的特点,旋律舒缓,抒情性强。接下来转到降A 调一直到最后结尾是第四段,这是整首作品的尾声部分,经过前边三段的铺垫,把情绪一步一步推向高潮,“我和你同归离恨天”表达了秦啸生对水红莲生死不离的决心。

四、秦啸生的舞台表演特点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外形和行为特点,对于塑造舞台形象必不可少。

(一)服装道具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衣着是判断一个人身份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秦啸生是一个文绉绉的书生,自然身上书生气十足。为了直观体现秦啸生的身份,他也应该有这样一身“装备”:一件朴素的长衫,一顶书生帽。同时,他需要有一个包袱,秦啸生是要去北京告贪官的,此去路途遥远,背着一个包袱才能体现他的处境。

(二)行为特征

首先,不论何时,秦啸生都会待人以礼,身上带着文绉绉的书生气。比如,在献祭运河龙王的歌舞宴会上初次见到水红莲时,正在躲避衙役追捕的秦啸生还会让路请水红莲先走;再比如,水红莲让他学水手说话时,秦啸生说“君子待人以礼,岂能以粗话相向。”由此看来,在舞台行动上,秦啸生要时刻表现得“慢条斯理”,切不可莽撞。秦啸生平时的语速和动作都要慢下来,在紧急情况下,也要根据人物真实的情绪做出相应的反应。

另外,秦啸生也是一个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人。在面对张水鹞的挑衅时,他并没有畏缩不前,而是站出来反抗。在这种情况下,秦啸生的台词以及动作都要更加的坚定,以表现出其性情。

五、结语

中国民族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演员长时间体会和学习。与西洋歌剧、传统戏曲以及中国话剧对比,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歌剧尽管在有些外部特征上与三者存在相似性,但其美学特征已明显不同,其异质因素已与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初步融合,具备了中国歌剧自身的特色。在表演上,中国歌剧的特色就是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程式化的动作,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程式化表演的传统。另外,在民族歌剧发展的早期,大量民族歌剧演员是由戏曲演员转过来的,这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在塑造秦啸生这一人物形象时,首先要体会人物所处的环境,感受其思想、情绪和性格,在此基础上,舞台行动要符合音乐节奏,这也是歌剧表演的独特之处。只有自己真正体会到、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猜你喜欢
红莲运河歌剧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初中数学高效作业分析研究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走进歌剧厅
蔡红莲家庭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