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吴兴市政建设探究(1920—1937)*

2022-09-02 08:30李章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吴兴湖州市政

李章程

(湖州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市政,古已有之,多为市集之管理。近代以降,随着城市化的发轫及其进程的加快,市政之义日益丰富,既包括城市规划,又涵盖城市公共行政机构的公共管理,如道路、桥梁、水利等[1]134-140。民国时期,沿海及内陆主要城市曾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市政改革”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管理与发展。直至晚清,湖城格局仍为四周城墙环绕,苕溪缓延,城内河港密布,长街曲巷,石桥参差,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民国肇造,地方自治运动风靡全国,对于“新湖州的建设”而言,“总枢纽就是在乎市政”[2]6-13。吴兴(1)关于吴兴与湖州的称谓,做一简要说明。晚清,湖州府辖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孝丰7县,府治归安、乌程。民元,废府并县,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1914年,北洋政府行政区域改革,吴兴隶属钱塘道。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各省分区设置行政督察区,原湖属六县加於潜、昌化等10县合称吴兴区,设区专员公署于湖州。因吴兴之名,三国即有之,时人将湖州与吴兴之名通称。可参阅:冯千乘编,《吴兴县行政区域沿革》,吴兴县文献委员会,1947;朱祖慈,《方土志——吴兴》,《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校刊》,1937年6月,第271-277页;《湖州之沿革及区域》,《无锡杂志》,1923年第6期,第1页。本文所涉吴兴、湖城概念是为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述,特此说明。市政建设自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逐步开展,在市政规划、城厢道路、交通水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是江南近代城市化的重要缩影。

一、民国时期吴兴市政规划与空间布局

(一)市政规划前奏——吴兴市政公所风潮

市政规划离不开特定管理机构的推动。最初,市政管理机构为吴兴城厢市政筹办处,1925年改组为吴兴县城厢市政公所,并制定暂行章程作为活动依据。但不久吴兴便闹起了抗议市政公所的风潮,其源起和过程大致为:市政公所起先允准仪凤、骆驼两桥小贩搭棚设摊,征收押租和月捐,后忽然严厉取缔,勒令拆毁迁移,但对小贩的损失并不设法补救,致引发舆论的反对。但市政公所对此置若罔闻,既不修改条例,也无正当理由为其条例辩护,反仍咨请各警所,将两桥摊场一例拆毁,并驱逐各贩。此举引发市民律师王德馨的强烈抗议,并向吴兴分庭提起民事起诉,要求赔偿摊户损失。随后,吴兴县公署向浙江省长公署请示,批复如下:

查办理市政,本应依据市自治制。惟现时各县市自治尚未成立,范围殊难确定,该县既已筹办在先,姑准将该公所章程改为暂行条例,先行办理。俟将来市自治制实行,再行依照定制改订章程可也。[3]37-43

风潮案的直接结果是推动了1926年《修正吴兴县城厢市政公所暂行条例》的出台,它对城市建设进行了初步规划:市政公所管辖的区域(吴兴县城及城外之四厢,东至锁苕格,西至成溪口,南至坛前桥,北至大通桥、潘公桥北市毗连处,分为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南一、西一、北一等八区)、市政的具体范围(道路、沟渠、桥梁、建筑等)、组织及权限等。

(二)市政建设大讨论

市政怎么建、如何着手是市政建设的首要议题,吴兴市政建设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众说纷纭中亦有不少建设性的看法。有讨论市政一般范围的,包括治安、教育、公共卫生、慈善、城乡规划、水电交通公共营业[4]12-19;有谈市政公共属性的,举凡一切关于公共事业,如电灯、自来水、道路、公园、图书馆、普通小学校等,均由全市经营,不得由私人或数人据为牟利之营业[5]14-16;有论实施步骤的,第一拆城筑路,第二沿东塘一带至少要筑一条汽车路,第三嘉湖湖广两铁道应该筹划进行,第四开发太湖富源,第五采取工业原料,第六筹划经费[6]37-42;有谈市政规划宏观布局的,涉及制度、财政计划、工程计划(道路总规划、公共建筑物总规划、水道总规划、水陆交通总规划),制度方面需要有专门学识且经验丰富的人参与,工程计划得让专家进来[7]6-12;有主张城镇并重的:

或者疑湖州地方,僻在浙西,无大发展之可能性,不过略略办理一些,或谓已尽责任。至于较小之乡镇,实在难以进行。我都不以为然,办理市政,专着眼在一市,断难把这市办好。应该拿全局通盘筹算,不但热闹的地方,可以办得更加热闹,并且不热闹的地方,因有连带和联络的关系,也不能不把他办好。[6]37-42

(三)《吴兴县十九年度起三年之地方建设计划》[8]8-13

1930年,吴兴建设局提出三年地方建设计划,对市政建设提出了八个规划:测量城厢平面图、建筑环城马路、建筑城区各干路、通行人力车、筹办自来水、开凿自流井、整理城区河道、开辟城北公园。

为使规划顺利推进,专门制定了吴兴城区平面测量队组织规则,组织测量队伍,运用经纬仪、小平板仪测量城区平面图及道路、桥梁等。1932年绘制的1∶5 000的《吴兴县城区坊巷全图》(图1)及《吴兴县城厢区地价区域图》质量较好,是研究湖州城市史的可贵地图资料。

图1 1936年再版《吴兴县城区坊巷全图》[9]

二、民国时期吴兴市政建设主要呈现

(一)城厢道路

民初,湖城四周城墙环立,城内街巷狭窄,道路以石板路、泥路为主,对外交通则以水路为主。1923年,经工商界的努力,对原旧湖州府署地基进行部分拓宽,“一端直通衣裳街,一端通太和坊,一端通子城巷”[10]43-47,也就是南北向为志成路,东西向为同岑路,时人谓之“马路”。1930年,湖州建设局完成太和坊马路修筑,“计长一百二十丈,其中洋灰三合土路面凡三十二丈,余则石片立铺”[11]94-97,并在原湖州府治后花园建吴兴公园。当时戏院、商店、茶楼、酒肆纷纷在此开张,成为吴兴城厢的繁华地段。

1928-1930年,城厢道路修筑次第完成的有东街一段、北街鱼行口、彩凤坊、府庙前、坛前街、米行街、北门外潘家廊,计四十丈等,路面修筑多用洋灰三合土铺盖[11]94-97。其中,路最宽处6米,最狭处仅3.5米,同岑路、志成路有人行道,均宽1米左右,其余路皆无[12]54-55。钦古巷、牛棚头等水泥混凝土路在1931-1933年筑成,路宽6米,无人行道[13]19。

为促进城内外交通与贸易,湖城开始启动拆墙。1926年,拆除北门月城及城墙166米,筑成路基马路,宽12米,沙泥碎石路面,为湖城第一条宽度达9米以上的道路[12]54-55。1929年,从今“五一”大桥南端至陈英士墓处,修筑宽6米、长350米的沥青路面道路,为湖城第一条沥青路面道路[14]6。1930年,拆湖城西南角城墙,新辟南街直西转南的汽车站马路,长700米、宽12米,泥结碎石路(图2)。[13]19

图2 1935年吴兴南城拆卸开筑路面[15]

1930年,吴兴县建设局在“吴兴县十九年度起三年之地方建设计划”中,对环城马路和城区各干路进行了规划,主要包括:(1)环城马路方面,第一期自北门外贵神坛至青铜门继续拆墙;第二期自南门汽车站向东拆至东水城门为止,将东门南门两水城门改建钢骨水泥平桥;第三期自北城门起至东城门止,中间改建北水城门钢骨水泥桥梁一座;(2)城区各干路方面,依城市中心,沿放射状建城区主干路,主要包括南街线、馆驿河线、东街线、霸王路、黄沙路、青铜路[8]8-13。但因当时内忧外患不断,当局无足够人力、物力来实施,故此项计划几未实施。

总之,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约6年时间里,是吴兴城区道路建设的全盛时期。据统计,民国时期,吴兴城厢共有马军巷口、小西街口、府庙前等水泥混凝土路13条,长约3 5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路宽9米以上的泥结碎石路2条,长866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13]19。此外,道路修筑与维修密不可分,1933年3-12月,吴兴建设局组织人力、物力对城厢骆驼桥至县府前一带等主要路面进行维修,共计维修街巷47条,这是民国时期湖城街巷维修量最大的一年。

(二)城市交通

1.人力车

清末民初,湖城水陆交通工具主要为轿子和舟楫,出行主要靠步行,少数达官贵人乘肩舆。1925年,湖州商界沈儒伯等拟集资开办黄包车公司,因旧式街道桥多路狭,通车困难,故计划先备车百辆,以资试行。此后,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城厢路面拓宽,1928年至1931年间,申请创办人力车公司及人力车的“计三十六案五十六件之多”[16]151-202。1933年2月,湖城人力车正式开通,同年6月,据浙江省建设厅调查,吴兴县有黄包车226辆,人力车夫拉车凭保人向车行老板租车,每日车租费为50个铜板[17]262。

2.水路交通

作为水乡,吴兴具有天然的水路交通优势。清末民初,南浔丝商通过水路将辑里湖丝运往上海,进而畅销海外。加之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与申、苏、杭、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湖城水路交通较受重视,设有专门的轮船公司来经营水上交通(如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开辟了多条与外界沟通的水上交通路线。到1932年,开辟的水上交通路线有申湖线、苏湖线、杭湖线、嘉湖线等,城内乘轮地点主要是馆驿河、馆驿河治苕梁、北门大通桥等,详情见表1。

表1 1932年的吴兴航路交通[18]5-6

表1 (续)

3.公路交通

虽然吴兴水路交通辟有多条航线,但从上海到吴兴或从吴兴到上海,直接坐轮船,需要一天一夜的功夫。若遇到水旱灾的发生,水路交通必受影响。加之从杭州到余杭、武康的省道已筑通,这在客观上对吴兴汽车交通起到了促进作用[19]48-54。

1925年5月26日晚,湖州商界名人周湘龄、王一亭、沈田莘等公宴旅沪同乡于醉和春,列席者五十余人,共同署名发起制定《省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假定章程》,目的是连通长兴城到吴兴城并分达武康城和南浔镇的汽车路线,上述四地设总站。该路线经过虹星桥、林城桥、钮店桥、妙西、军马陇、埭溪、姚武关及八里站、昇山、晟舍、旧馆、骥村、祜村、东阡等处,上述之地设分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设于吴兴县城,并于上海、杭州分设事务所[19]48-54。当年,公司即投入客车6辆、小包(汽)车1辆经营旅客运输,行经境内路段不足5公里。1929年,杭长路杭州至湖州段公路举行通车典礼,10月客车通长兴,因路面工程未筑,限于临时性包车业务。至次年8月,路面工程竣工后始由公路局杭长线车务筹备处安排旅客运输班车,每日湖州与杭州对开7班,湖州与夹浦对开6班[14]1166。

1931年10月,京杭国道杭长段在长兴父子岭与江苏路段衔接后,全线办理一票至底、中途换乘客运业务。到1935年,杭长路日均通行大客车42辆次、小包车45辆次,日客运量822人次,月均每公里营运收入约175元。1936年5月,湖嘉公路湖州至平望路段通车客运,由湖州绅士陈勤士等人集资43万元所创办的湖嘉长途汽车公司专营,同年11月在湖州举行湖嘉路通车典礼。随着通车里程的扩大,汽车公司所辖车辆规模逐渐扩大,如湖嘉苏长途汽车公司拥有客车40辆、货车3辆、小轿车1辆,设车站28处,境内有湖州南门、东门等车站,公司总业务管理处设在湖州南门驿西桥堍[14]1167。

(三)桥梁水利

1.城市桥梁

随着城厢道路的拓宽、人力车的出现、水路交通的渐次开辟,特别是人口的增长、商贸的兴盛,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拾级而上的石桥已不适应人力车和汽车的通行,改建桥梁和补桥梁水泥行车(人力车)轨道已成为当时之所急。1926—1933年,吴兴当局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修整原有的桥梁,并建造了若干座新桥,较为有名的有西门大洋桥、临湖桥等,尤以西门大洋桥为最,其在规模上、技术上、投资上都是空前的,详见表2。

表2 1933年湖城已建桥梁建筑工程[16]

2.城市水利

湖城城市水利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厢排水设施建设,二是疏浚河道。

就排水设施建设而言,民初,湖城城厢的排水设施因袭清代,基本无变化。1917年,筑同岑路、志成路、潘家廊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下水设施利用原块石砌体石板盖沟,设沉淀井、雨水井,沉淀井间距约20~30米,雨水井间距约10米,基本上2~3家店面有雨水井一座,雨水管多数为砖砌小方沟。1928—1933年,湖州城厢南街、衣裳街、北街、牛棚头、上下泰和坊、钦古巷等相继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下水设施仍与同岑路等同。

就疏浚河道而论,吴兴城区西路水道(自仪凤桥以东)自同治四年(1865)开浚之后,至1931年,迄未续浚,年久淤塞严重。又值天旱水涸,大小船只均不能通行。河水深且臭,交通、卫生均有妨碍。特别是吴兴北门外白雀塘港,为白雀、弁南、二姑等乡来城之重要水道,一切山货,均由是港驶出。1934年,因旱,土壤龟裂,竟成陆道。吴兴士绅、吴兴防旱委、吴兴居民等纷纷发起募工筹款,疏浚城市河道[20]85。

(四)医疗卫生

湖城建设之初,有人提出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的九点问题,其中之一是病院,“内地病院不多,间有一二亦属外人所办,其实慈善事业之最有益者,莫如病院,病院取费不当过高,贫病之人,可受实惠,而尤要者,为设立隔离病院,患有传染病者送院医治,可免蔓延之患,而医士治病,遇有类似之症状应即负责送入也”[21]26-31。此虽强调了公共医疗卫生的重要性及注意点,但公共卫生需要配套的医疗设施、众多的从业人员以及充盈的财政支持。彼时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特别是贫困人口较多,就医难成为一大痛点。为此,有识之士痛陈“贫黎平民贫病之窘于医药费而迁延时日于床第者。甚或因以死于不应死之疾病者,比比皆是”之现状,呼吁“为维护社会康健与民族生存,更当设法救济(贫黎),而刻不容缓者也”[22]33-34。

当时湖城医疗机构按其性质来分,有慈善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私人诊所及医院之分。

1934年5月,吴兴县卫生委员会为设立诊所,召集城区各医药代表开会讨论贫民诊疗办法,决定由卫生委员会制送贫病施诊券,每年2 600号(福音医院1 400号码,吴兴病院、湖州医院、国良医院各400号),统由民众教育馆分送赤贫病人。另由国医公布指定在城区行医之中医20人,担任施诊,并由各药号施药。1937年前,吴兴县救济院内还设有育婴所、孤儿所、贷款所、施医所、残废所、养老所等。

私人诊所、医院方面。1915年,美国在华传教的中华基督教浸礼公会开办吴兴福音医院,院址初设在马军巷。后随规模扩大,医院不断进行扩建,并迁至南门马公桥旁,南浔富商刘澂如、邢复三、刘翰治等慷慨捐巨款给予资助。1929年,吴兴福音医院添建隔离病院[23]34,湖州著名士绅王安申、沈谱琴等均曾担任过福音医院的董事。1922年,湖州丝织业、钱业公会等发起创办吴兴病院,从出口绸缎中提取一定金额作为业务费用,院址设在局前巷仁济善堂后面(原养济院旧址),全年门诊达万人次左右。1933年,郑涤公租湖州衣裳街学士兜刘永龄住宅开办“湖州医院”,1937年湖州沦陷后停办。

(五)园林亮化

1.吴兴公园

“公园之设,不仅供居民康乐,旅客浏览;而一县之云秀所钟,文化盛衰,亦于是寓有深意也。故欲觇各县文化之盛衰,建设之良窳,无须入境问俗;观公园之设备若何,即可知之。”[24]50-51

1919年,湖州地方士绅就湖州府署基地一部规划为建筑公园地点,呈请省政府核准备案。并先将碑方汇集,建立碑亭一所,藉保古迹。因经营浩大,筹措艰难,迁延数载,未能兴工。

1923年秋冬,奉省令,由原议士绅会同市政筹办处,决定将公园陈列所公路基地划用四分之一。后几经商议,决定以“东至志诚路,南至爱山路,西至爱山书院及志诚地,北至学堂操场为界”[25]12-14规划和建设吴兴公园。

1928年,吴兴公园建成,在志城路侧,为旧湖州府署之一部,内设碑碣室,藏旧府署所遗古代碑碣。此外,公园置有亭台花木,点缀俱宜,有鱼池,可供公众眺赏(图3)。

1936年,湖社发布“请捐助整治吴兴公园经费”的决议,募集整治吴兴公园费,公推沈谱琴负责整治事宜。

2.城市照明

民初,湖城城厢尚无路灯,上半夜全靠街道两边商店的灯烛照明,有些大的酒楼、客栈则悬挂“汽油灯”。午夜后,几乎是漆黑一片。1914年,吴兴县商会会长王亦梅等集股创办吴兴城厢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厂址设于南门,资本60 000余元,王任董事长及总经理。1915年底,公司发电营业,专供城内商市及居民日常照明用电,范围局限在市中心志成路、同岑路、彩凤坊一带街巷。1916年,湖城内共装灯2 000余盏,至1921年,达4 998盏。1920年,公司改名为“吴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刚开始,电气公司因办理不善,且用户偷电甚多,连年亏本。1926年,著名电气实业家李彦士与电气工程师沈嗣芳掌管公司,进行改良,吴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926年前,湖城电杆仅800根,到1927年杆木增至1 800根;到1936年,湖城内电灯用户增至3 600余户,约占居民户的四分之一[27]85-98。

三、民国时期吴兴市政建设的近代化成效与不足

民国时期的吴兴市政建设是在市政运动思潮推动下逐步展开的,从管理机构、市政规划、建筑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近代化特征,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在城市物理空间格局塑造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以官衙为中心的建造格局和以封闭管理为主的功能格局,向以商业、金融等为中心的建造格局和以开放流通为主的功能格局转变。加之主要建设恰处于民国“十年黄金时期”,从而在道路、交通、桥梁、照明、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湖州市政建设注重当地人文传统,寓有一定的地域与传统特色,使之作为宁杭枢纽的地位愈加突出,成为考察民国时期浙江城市近代化的重要缩影。其次,在近代欧美的城市行政改革中,特别强调自治权和自治精神,无论是德国的《市政府条例》,还是英法的《市自治团体条例》,均将城市自治和市民参政作为市政改革的核心。这种市政宗旨理念也伴随近代欧风美雨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市政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华全国道路协会就认为市政是“城市地方自治的行政”[28]86-87。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亦先后颁布《市自治制》《市组织法》等,促进城市行政管理机关的建立与管理体系的完善。加之清末民初以来地方自治运动和联省自治浪潮的兴起,民间社会权力网络有了更多参与包括市政在内的社会公共管理空间的机会,在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中扮演着国家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角色。在民国吴兴市政建设过程中,地方精英——士绅的地位与作用尤为突出,活动领域遍及规划商榷、资金劝募、组织呼吁、建设推进等,在官商合作推进地方市政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民国时期吴兴地方治理的重要力量。

当然,囿于财力困窘、规划的局限性、时局的动荡,尤其是日本侵华所带来的严重创伤,吴兴市政建设仍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近代市政发展有赖于近代城市化发展,而近代城市化发展有赖于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虽然晚清民国时期,以南浔为代表的丝商群体(湖商)通过经营湖丝而发家致富,并通过投资钱庄、房地产等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但丝织业、钱庄、房地产等常为近代中国不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所掣肘。20世纪30年代,有识之士即指出,“湖州人致富的由来,大都靠着丝业,其次为田地、典当和钱庄,现在丝价惨跌,田地已不值钱,典当、钱庄大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29]10-14。因此,“近代湖州经济的繁荣充其量只能称之为‘量的增长’,而不能称为‘质的发展’”[30],吴兴近代工业化发展迟缓,无法有力支撑城市近代化,进而无法推进市政的发展。其次,近代中国的市政理论发展并不充分,尤其是民国初期主要以出国留学的知识精英对西方市政介绍为主,尽管也翻译出版过诸如《市政概要》《市政述要》《市政府与市行政》等之类的书籍,但这些舶来品基本未能结合近代中国实际加以充分地消化,对市政内涵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莫衷一是,以致于“拆城筑路”即为“市政”的情况较为普通,如《道路月刊》于1922—1923年置市政观察调查版专栏,对包括上海、广州、宁波等28个城市的市政进行报道,大多是将市政理解为“拆城”“辟路”[31]35-41。这势必会对吴兴近代市政建设产生盲动效应,造成市政规划与建设的片面性,如单纯依靠拆墙修路的规划模式导致城厢道路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仍存在“一死、二窄、三阻”难题;排水设施不成系统,每逢大雨,满街积水,道路水深没胫,交通阻塞,低洼地段更是污水横流等。

猜你喜欢
吴兴湖州市政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浙江吴兴: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架起“最美走廊”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漫画五幅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