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2-09-08 02:56施惠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7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达拉脑出血

施惠英

(泉州市泉港区医院,福建 泉州 362801)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脑内细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发生慢性病变破裂所致。颅内动脉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血管不同,中层肌细胞核外层结缔组织少,而且外弹力层缺失[1]。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的是可控制出血,使颅内血压降低,常用的治疗药物是依达拉奉,但单独使用该药物治疗时,虽然可以有效控制脑出血,但控制颅内压的效果却不理想。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拉奉治疗,探究其血清MAP、ICP、ET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回顾分析其治疗资料,将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2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将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21例患者列入观察组。纳入标准:(1)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2)情绪激动或活动时起病,表现出呕吐、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行MRI检查或头颅CT检查有脑实质内出血;(3)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参考《急诊科常见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2]中的相关内容。排除标准:(1)脑血管畸形破裂;(2)脑血管淀粉样变性;(3)严重肝肾功能异常;(4)严重意识障碍。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过本研究后,同意开展。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规格:20mL:30mg),30mg/次,2次/d,早晚各1次。

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尼莫地平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尼莫地平(生产厂家: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53,规格:4mg),注射前,取4mg注射用尼莫地平,注入250mL或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中,将尼莫地平溶解,混合均匀后立即滴注,注射时,药物需避免阳光直射,体重<70kg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治疗第1-2h可按照每小时0.5mg尼莫地平给药,如果耐受性良好,尤其血压无明显下降时,2h后,剂量可增至每小时1mg尼莫地平;体重≥70mg,剂量从每小时1mg尼莫地平开始,2h后,如无不适,可适当增加至每小时2mg尼莫地平。

两组均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内皮素-1(endothelin,ET-1)水平。

(1)MAP、ET-1检测及统计:2项指标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分别进行检测,ET-1采用酶联免疫实验检测,检测前嘱患者清晨保持空腹状态接受抽血,抽取患者3ml静脉血,高速进行离心分离,取出血清协助检测。MAP=(收缩压+2×舒张压)/3。

(2)ICP:采用德国Spiegelberg颅内压检测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检测并记录患者的颅内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SPS 22.0分析研究数据,行连续校正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n(%)用于表示计数资料,±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项目性别年龄(岁)高血压病程(年)出血量(m L)出血部位分类男性女性脑室基底节区丘脑观察组(n=2 1)1 1(5 8.3 3)1 0(4 1.6 7)6 2.3 5±4.2 6 5.1 2±2.3 7 1 6.7 3±5.3 8 8(3 8.1 0)6(2 8.5 7)7(2 9.1 7)对照组(n=2 0)1 1(5 2.0 0)9(4 8.0 0)6 2.3 4±4.3 9 4.9 6±2.5 5 1 6.6 4±5.3 4 7(3 5.0 0)8(4 0.0 0)5(2 5.0 0)χ 2值0.0 0 2 0.2 0 8 0.0 5 4 0.0 4 2 0.5 9 5 0.3 4 4 P值0.9 3 3 0.5 4 8 0.8 1 9 0.8 3 7 0.4 4 0 0.5 5 8 0.0 2 8 0.8 6 7

2.2 两组MAP、ICP、ET-1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比两组MAP、ICP、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P、ICP、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MAP、ICP、ET-1水平(±s)

表2 对比两组MAP、ICP、ET-1水平(±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2 1 2 0治疗前9 8.9 4±7.8 5 9 9.7 9±7.8 9 0.0 6 1 0.8 6 7治疗1 4 d后7 5.3 3±6.3 8△8 2.4 1±6.4 5△3.5 3 3 0.0 1 9治疗前4.0 1±1.1 6 3.9 7±1.2 3 0.1 0 7 0.7 5 6治疗1 4 d后2.9 8±0.8 6△3.6 7±0.9 5△2.4 4 0 0.0 4 2治疗前1 3 0.2 6±1 2.6 3 1 1 2 9.7 6±1 2.7 7 0.1 2 6 0.7 0 8治疗1 4 d后7 3.0 6±8.3 9△8 3.5 2±8.9 4△3.8 6 5 0.0 1 3 M A P(m m H g) I C P(m m H g) E T-1(n g/L)

3 讨 论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3]。气候变化、情绪改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诱发高血压脑出血。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4],常用于治疗脑部损伤相关疾病,尼莫地平对神经障碍高血压有防治作用。

在关于MAP、ICP变化情况的观察对比中发现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时,患者的ICP水平下降更明显。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其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引起缺血性神经损伤,其颅内压升高,患者表现出头痛、恶心等症状。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5],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防止损伤,抑制局部脑流血,减少脑出血,清除自由基,缓解神经功能症状,而且该药物可保护脑细胞的存活,增加脑部血流量。尼莫地平可以有效抑制钙离子介质的血管收缩,从而扩张血管,该药物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选择性,可以选择性作用于颅内血管,解除颅内血管的痉挛,从而扩张血管,使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降低颅内压[6]。该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进入细胞,从而对血管起到一定的扩张作用,缓解血管痉挛。尼莫地平具有较高的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血管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起到扩张脑血管的效果[7],所以二药联合使用可以保护患者的脑细胞,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以及MAP水平,防止脑出血。研究结果还显示,采用依达拉奉+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患者的ET-1水平明显低于单独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许磊[8]在相关研究中发现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以降低患者ET-1水平,本研究与此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表明二药联合治疗可以调整患者的血清ET-1水平。ET-1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管收缩有促进作用,ET-1升高不利于疾病治疗。依达拉奉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从而可以抑制脑细胞血管和内皮细胞。患者服用尼莫地平之后可有效扩张血管,阻滞血管痉挛,有效控制血管收缩现象,同时通过改善患者血管内环境,调节血管渗透压,恢复脑供血,从而降低ET-1水平,维持其平衡。二药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控制血管内环境变化,调节患者ET-1水平。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调节患者的MAP、ET-1水平。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达拉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