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整合策略初探

2022-09-14 05:56杨孟杰
山西青年 2022年18期
关键词:实训室服饰课外

杨孟杰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近年来,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名单中,全国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新增数量远远低于撤销数量。仅2018—2020年,累计有43所高校申报撤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而新增该专业的院校数量为5所。虽然这只是较笼统的数据,未进行具体情况分析,但全国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总体数量减少的现象是对该专业教学的一种警示,需思考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为了使学生更好适应服装相关行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需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以理论知识促进实践能力,方能兼顾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及服装制作的技术性与实战性。

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包括日常课堂实践教学、集中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各环节均制定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考核安排,但环节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与协调,具体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与保障、评价四个层面展开[1]。

第一,在实践教学目标层面,缺乏具体、可行的阶段目标。基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及专业特色,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明确了以丽江及周边地区的民族文化展、表演服饰的创新设计及制作为实践教学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服饰设计及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能够发现问题并开展研究与分析,并找到创新性解决方案,且掌握服饰设计制作的技能与工艺。但在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阶段性目标和基于阶段性目标而设置的课程群,造成教学效果局限,学生难以体会到课程设置的逻辑性,且实践教学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难以迁移和应用。

第二,在实践教学内容层面,缺乏强调设计应用性的实践训练。以往的实践教学为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拥有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普遍重视作品中艺术性地表达与呈现,但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思考、发现设计问题并研究、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创作难以融入服务社会中,从而缺失价值感与职业使命感,未能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统一。

第三,在实践教学管理与保障层面,实训室管理不完善,缺乏“双师型”师资。因服装专业实践任务重的特点,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实训室一周开放6天,每天开放10小时,学生能在课下自主完成相关实践内容。但充分的“自由度”也带来了实训室设备损坏频繁、环境脏乱、学生物品易拿错或丢失等管理问题;此外,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传授更贴合市场的设计理念及工艺技术。

第四,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上,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突出。以往的实践类课程考核评价均由任课教师单独完成,且主要采取作品点评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学生对实践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环节整合策略

基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目前实践教学的现状,本文计划通过梳理实践教学目标及环节,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促进实践能力”为理念,设立阶段性实践目标,明确课内实践内容、形成课外实践体系,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2]。

课内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首先重新梳理并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在以往“服装结构”“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设计”三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强调了“设计素养”及“创新与实战”课程模块,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体现了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另一方面,基于办学优势,确立了“民族展、演服饰设计”和“时尚与品牌创新”两大培养方向,并设置针对性课程,贯穿于各个课程模块,体现了专业特色。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后,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也就清晰了。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要求,还应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能教学相长,故在厘清课内实践教学阶段的同时,也相应地规划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作为课程的补充与拓展。课外实践教学形式更加灵活、自由,应根据学生特征、行业进展、社会热点等各方因素规划和调整,主要为项目辅导、讲座等形式。

综合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以双轨并行的方式分别划分出了“专业引导”“专业训练”“专业实战”三个实践教学阶段(如图1)。对应这三个阶段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的依次为设计素养课程模块、服装结构工艺与设计课程模块、创新与实战课程模块;对应这三个阶段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依次为短周期专项辅导、专业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校企合作及创业型项目。

图1 实践教学环节整合策略

(一)专业引导阶段

该阶段目标是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通过专业实践激发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并提升学习积极性。课内实践内容包含服装造型基础、设计构成、时装画技法、服饰图案等设计基础及专业技术手段类课程;课外实践内容主要为专业教师开出的一些短周期兴趣辅导及讲座,例如作品拍摄技巧、知名大赛获奖作品赏析、设计素材搜集途径等小专题,作为课程的补充,配合阶段目标完成。

(二)专业训练阶段

该阶段为服装设计要素的学习及综合性设计训练。课内以课程群的方式,由易及难地训练服装款式、结构、工艺、面料、风格等内容;课外实践以专业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主,且分配专业教师负责组织和辅导,以赛促教,巩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专业实战阶段

该阶段针对已具备较完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高年级学生,实践内容着重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课内实践包含服饰产品策划类课程、集中性社会考察以及毕业设计;课外实践包含创业性项目的申报、校企合作项目及配合教师科研项目的相关工作,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实践内容逐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三、实践教学实施规范

(一)实践教学设计符合阶段目标

实践教学实施前应明晰其所属阶段,按阶段目的制定教学计划,使课程之间、阶段之间形成良好衔接,实践内容不重复、不拖沓。专业引导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以熟练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为主,在打牢基础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专业形成正确认识,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及兴趣度,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专业训练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以综合性的设计训练为主,注重实践项目的多样性及创新性。专业实践阶段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实践教学应结合市场需求,多引入实题,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核心知识点与基本技能要求在实践项目中的体现,并在实践结束后进行总结,形成实践教学案例,避免出现实践与理论脱节、实践内容单一且重复的情况。

(二)实践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应细化实践环节,并对每个环节作出引导。以服饰专题设计类实践为例,可将实践内容划分为对设计主题的发散与凝练、设计元素的搜集与提取、创意思维训练、设计向现实转化几个环节,实践由易及难、由基础到综合,循序渐进[3]。同时,需对每个环节的训练内容提出清晰的要求、具体的执行方法及训练结果呈现的案例,避免实践题目空泛且没有标准。

针对目前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被动、缺乏目标引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程度低等问题,强调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讲授。在以往的实践类课程中,教学的展开普遍遵循理论知识点的编排顺序,并在适当的环节或每个章节的末尾安排实践训练,是一种实践辅助理论传授的模式。然而在今天的互联网平台上,从名校、名师慕课,到知识类博主的社交平台公众号,汲取知识的途径丰富多样,教师应利用好这些资源,转变教学思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利用雨课堂等平台提前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将理论知识点的传授逐步调整至课前预习环节,课上注重师生交流,增加实践与讨论,教师充分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翻转课堂式教学,用实践项目的推进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管理分工明确

实践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课外实践环节,一方面是对课外实践指导任务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使用实践场地的管理,均应遵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教师在承担必要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在研项目等实际情况,规划并组织课外实践教学,教学相长;教研室层面则应在学期初协调好各教师承担课外实践教学的工作量、项目合理性、时间安排等内容,将课外实践环节任务落实到人。针对学生在课下时间使用实践场地的管理,首先应明确现存问题的原因,以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服装专业实训室为例,主要存在实践材料乱扔导致的实训室环境脏乱、设备用完未及时关闭和对实训室设备不爱护三大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应简单归因于学生缺乏责任感。在经过仔细观察和访谈调查后发现,实训室供学生储物、收纳空间不足,实训室开放时间和管理要求不清晰或许是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本专业按照实践班级分别规划学生储物空间,并设置学生助管,辅助实训室管理教师完成实训室使用申请、人台等器材使用统计、实训室卫生清扫计划等管理工作,整个过程中各环节均落实到人。

(四)实践教学评价多元、开放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总结,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应多元且开放。评价多元性即除了对实践结果评价,也应增加对实践教学的过程评价,包含学生实践过程的参与程度、线上资源自学程度、阶段性成果评价等内容;评价开放性指评价环节可对外公开,例如通过课程成果展、服装走秀等方式展开,评定结果综合任课教师及其他同行、学生(自评、互评)、企业等多方意见,增加评价公平度的同时,也提供了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的机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能反向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激发学生对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探索欲。

四、经验与总结

在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及改革中,最为直接的感受是师生精神面貌的变化。以往,教师多专注于各自擅长的课程与科研方向,谈到教改也仅仅针对个别核心课程。而想要从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思考教学改革,大家就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因此,在教改过程中,本专业利用线上协作平台发布教学案例与教学总结,共享会议纪要、学生作品等材料,以此来拉齐教师思想认知,随时同步公布最新教学进展,加之教学环节的整合与规范,使教师之间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在学生学习方面,积极性有所提升,课外学习时长明显增加,作业质量、参与专业竞赛及创业项目的人数和获奖数均有提升。总体来说,专业凝聚力增强了,逐渐从摸索向稳步发展转变。其间,也认识到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交流,掌握学情、分析学情,避免“以教为主”,教学相长才是专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主要探索服装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与教学实施策略,但实践过程中具体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制定也十分重要,本文在此方面的探索不足。是否可以向国内很多工科类专业学习、借鉴,统筹设计实践项目,形成项目库,这是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研究中思考的;另外,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双师型”师资建设也十分欠缺,亟需弥补这些短板。由此可见,服装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实训室服饰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