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09-20 09:46罗杨婧婷常惠礼麦露丝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脂质体紫杉醇标志物

罗杨婧婷 常惠礼 麦露丝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所有肺癌类型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占比近80%,其中75%的NSCLC 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5 年生存率较低[1]。目前,NSCLC 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和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化疗几乎成为中晚期NSCLC 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2]。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NSCLC 患者首选紫杉醇联合顺铂作为一线化疗方案[3]。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普通的紫杉醇以聚氯乙基蓖麻油为溶酶,在化疗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无形之中限制其临床应用范围;而紫杉醇脂质体是以脂质体为载体,相比之下,不良反应较少,更有利于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4]。现本研究为验证其临床治疗效果,选取40 例NSCLC 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比较两组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21 年1~12 月收治的40 例NSCLC 患者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1 组和观察2 组,每组20 例。观察1 组中男15 例、女5 例;年龄35~65 岁、平均年龄(52.98±5.74)岁;体质量指数16.5~2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0.05±1.25)kg/m2;肿瘤分期:Ⅲb 期9 例、Ⅳ期11 例;病理类型:鳞癌6 例、腺癌14 例。观察2 组中男13 例、女7 例;年龄38~67 岁、平均年龄(53.10±6.22)岁;体质量指数16.8~22.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0.11±1.32)kg/m2;肿瘤分期:Ⅲb 期7 例、Ⅳ期13 例;病理类型:鳞癌5 例、腺癌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临床指南》诊断标准[5];②预计生存期≥6 个月;③卡式功能评分≥50 分;④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⑤符合化疗适应证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同时合并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②无法耐受化疗的患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存在异常;⑤中途退出研究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观察1 组患者采用紫杉醇注射液(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203702,规格:5 ml︰30 mg)联合顺铂进行化疗,以紫杉醇注射液150 mg/m2的剂量加入500 ml 的5%葡萄糖溶液中,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滴注时长为3 h,d1;顺铂注射液(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740,规格:2 ml︰10 mg)以25 mg/m2的剂量溶于500 ml 的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长为3 h,d1~3。观察2 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进行化疗,其中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南京绿叶思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57,规格:30 mg)以175 mg/m2的剂量加入500 ml 的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3 h,d1;顺铂治疗方案同观察1 组一致。以21 d为1 个周期,两组患者均先化疗2 个周期,化疗期间预防用药方案相同,均给予常规的止吐、水化和利尿等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4 种结局,完全缓解:病灶持续消失>4 周;部分缓解:实体瘤持续4 周均缩小>50%;疾病稳定:病灶无明显改变,或实体瘤持续4 周缩小25%~50%;疾病进展:出现新的病灶,或实体瘤增大>25%。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6]。

1.4.2 肿瘤标志物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 个周期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5 ml,以4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5 min 后,分离出患者的血清标准,依次测定CEA、CA125、SCC 和CYFRA21-1 水平。

1.4.3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腹泻、贫血、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末梢神经炎和白细胞下降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1 组治疗有效率为55.00%(11/20),观察2 组治疗有效率为65.00%(13/2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EA、CA125、SCC 和CYFRA21-1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SCC 和CYFRA21-1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 组CEA、CA125、SCC 和CYFRA21-1 水平均低于观察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观察1 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1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0%(12/20),观察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4/20);观察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经调查发现[7],NSCLC 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长期居于首位,且绝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不仅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且预后情况并不理想;另外NSCLC 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其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化疗成为中晚期NSCLC 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在临床诸多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联合顺铂几乎成为NSCLC 标准化疗方案之一,其中紫杉醇作为一种广谱植物类抗癌药物,在接触细胞后会在其中积累大量微管,不仅干扰细胞的各项功能,更抑制其有丝分裂,有效阻断癌细胞生长途径[8]。然而普通紫杉醇的水溶性较差,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需加入聚氧乙基代蓖麻油等辅料增强溶解性,但该物质在血液中会形成颗粒包饶紫杉醇分子,影响其吸收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削弱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更因神经脱髓鞘的改变而增加过敏和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导致临床化疗效果并不理想[9]。

在本研究中,观察2 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进行化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EA、CA125、SCC 和CYFRA21-1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 组CEA、CA125、SCC 和CYFRA21-1 均低于观察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可以进一步降低NSCLC 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紫杉醇脂质体是紫杉醇的一种新型制剂,其中脂质体一种以磷脂为骨架膜材料制成的双分子层结构,它具备良好的细胞亲和力和组织相容性,当其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识别并吞噬,进而广泛分布在肺部、肝脏、淋巴等网状内皮系统发达的器官中[10]。而顺铂作为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适用于临床多种实体肿瘤,而且作为金属类络合物可以直接与病灶DNA 上的剪辑连接,破坏其功能和结构,从而达到显著的抗肿瘤效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则可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11]。与此同时,紫杉醇脂质体还可长时间吸附在靶细胞周围,延长期药物作用时间,确保紫杉醇的药效可以充分被靶细胞和靶组织吸收,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凭借其较好的靶向性特点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12,13]。对此,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廖南才[14]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紫杉醇脂质体在保障NSCLC 患者治疗安全性方面的优势。除此以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吴星星[15]研究结果一致,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可以达到与紫杉醇注射液相近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NSCLC 患者可以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因样本数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未能观察到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对NSCLC 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方面的影响;加之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在病例的选择上可能存在偏颇,因此,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的对照研究验证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对NSCLC 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影响。

猜你喜欢
脂质体紫杉醇标志物
新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高三尖杉酯碱类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脂质体研究进展及制备方法
用于巨型脂质体制备及收集的微流控芯片研究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