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与病情的相关性

2022-09-28 07:12范贵娜马俊保万东升
哈尔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脊髓炎星形视神经

范贵娜 马俊保 万东升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视神经脊髓炎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该病急性期与缓解期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所需药物也有差异,在缓解期仍需长期使用预防性药物避免病情加重[1]。对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而言,即使进入缓解期,也仍有较大的复发可能性,临床应从各个方向探索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措施[2]。有研究表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较多并发脑干、下丘脑功能损害,亦有部分患者并发肾上腺、甲状腺、垂体功能损害,可能对机体内分泌功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内分泌水平异常也可能对视神经脊髓炎病情造成一定影响[3]。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与结构功能的重要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可造成肌痛、记忆力降低等神经症状,可能会加重以视觉神经病变为病理基础的视神经脊髓炎病情[4]。此外已有研究证明,甲状腺激素的紊乱可导致甚至加重人体视觉功能损害[5]。为探明内分泌代谢紊乱是否加重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以指导后续该类疾病的治疗指导与治疗方案改进,本研究分析了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与病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诊治40例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诊治的40例视神经脊髓炎缓解期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38.75±3.56)岁;身体质量指数18.35~24.45kg/m2,平均身体质量(22.34±0.76)kg/m2;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43±0.53)年;首次发作视神经受累位置:单侧35例、双侧5例;首次发作脊髓受累情况:颈髓21例、胸髓20例、腰髓3例;首次发作颅内受累情况:大脑9例、小脑1例、脑干11例、间脑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07±3.57)岁;身体质量指数18.22~24.73kg/m2,平均身体质量(22.40±0.81)kg/m2;病程4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52±0.36)年;首次发作视神经受累位置:单侧36例、双侧4例;首次发作脊髓受累情况:颈髓20例、胸髓22例、腰髓3例;首次发作颅内受累情况:大脑9例、小脑0例、脑干12例、间脑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6]中的视神经脊髓炎诊断标准;②通过脑脊液检查、MRI检查等确诊为急性期或缓解期视神经脊髓炎;③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其他造成视力下降的眼科疾病;②合并其他造成眼干的自身免疫性疾病;③1年内复发。

1.3 方法

1.3.1 TT4测定:采集患者2mL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Serum total thyroxine,TT4)。

1.3.2 ATCH测定:采集患者2mL空腹静脉血,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仪,通过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检测试剂盒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性检验,且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与病情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检验内分泌代谢紊乱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情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水平:观察组TT4水平低于对照组,ACT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病情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不同病情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TT4(nmol/L) ACTH(pmol/L)观察组 83.35±13.7710.24±1.64对照组 95.46±16.366.46±1.21 t 3.58211.730 P<0.001 <0.001

2.2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内分泌激素TT4、ACTH水平作为协变量,将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作为因变量(1=急性期,0=缓解期),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分泌激素TT4低表达,ACTH高表达是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的影响因素(OR>1,P<0.05),详见表2。

表2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 内分泌激素预测视神经脊髓炎病情的ROC分析结果:绘制ROC曲线发现,内分泌激素TT4、ACTH水平单项检测用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预测的AUC分别为0.774和0.86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详见图1,图2。

图1 TT4水平用于视神经脊髓炎病情评估的效能分析ROC曲线图

图2 ACTH水平用于视神经脊髓炎病情评估的效能分析ROC曲线图

3 讨论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理改变与生存期相关,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缓解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外,缓解病情也是避免复发与延长生存期的重要内容。因此,分析视神经脊髓炎病情相关因素,探索缓解病情的措施较为重要。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易发生内分泌紊乱、脑脊液失衡等情况[7]。TT4是甲状腺分泌主要甲状腺激素之一,进入血液后结合相应的结合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与内分泌情况[8]。ACTH水平则反映肾上腺功能与内分泌情况,由人体垂体前叶分泌[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T4水平低于对照组,ACTH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期患者,即病情较重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ACTH水平较低,存在较高的内分泌紊乱风险。在人体中,TT4水平低反映出甲状腺功能的减低[10]。甲状腺功能的减低可造成蝶鞍的扩大与视野的异常,诱发并加重视野缺损,对视神经脊髓炎病情造成负性影响[11]。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与人体视野的改变具有相关性[12]。甲状腺激素与广泛存在于人体神经系统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游离T4转换为游离T3所需要的酶大量存在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内;另一方面,TT4又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3]。而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元细胞结构和功能,为其提供营养支持,除此以外,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突触的形成、传递、功能具有维护与调节作用[14]。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存在星形胶质细胞病变,对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而言,星形胶质细胞的损害程度与病情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且与视神经脊髓炎重要因子水通道蛋白抗体水平有关[15]。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维护神经元突触功能,从而影响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有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还与视神经纤维缺损、视觉电生理异常存在密切的关联[16]。视神经脊髓炎与ACTH水平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ACTH水平可能影响视神经脊髓炎的病情。视神经脊髓炎被证明发病与发展和免疫炎性反应密切相关,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与视神经功能损害,这种炎症反应会加重视神经炎程度与视神经脊髓炎病情[17]。在视神经脊髓炎发生时,引起炎症反应,包括视神经炎与脊髓炎,对肾上腺分泌具有一定刺激作用,从而刺激ACTH分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严重时,患者应激反应较高,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刺激,促肾上腺素分泌激素大量释放,垂体受到刺激合成ACTH,造成ACTH水平升高[。另一方面,ACTH水平升高也有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而抵抗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因此,ACTH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意味着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较为严重。

为证实TT4、ACTH水平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4、ACTH水平是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的影响因素,提示临床可通过调节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激素,促进患者病情改善。进一步行ROC曲线证实,内分泌激素TT4、ACTH水平单项检测用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病情预测的AUC分别为0.774和0.860,提示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内分泌激素TT4、ACTH水平对视神经脊髓炎病情有一定预测价值。虽然本研究获得想要的结果结论,但研究仍有局限,包括研究样本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等,后续还应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综上所述,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多伴内分泌代谢紊乱,可能与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有关,建议治疗期间可监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内分泌主要指标水平,以指导预测患者病情加重风险,并做出积极干预。

猜你喜欢
脊髓炎星形视神经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与肿瘤相关的视神经病变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得了脊髓炎有哪些症状?
“8字形”快速突破“星形”角度问题
家畜脊髓炎及脊髓膜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