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2022-09-28 07:12曾德锋魏向杰
哈尔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下腹部氟烷躁动

曾德锋 叶 笋 魏向杰

(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广东 河源 517300)

目前,临床上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儿日益增多,而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的选择和药物尤为关键,尤其是小儿手术时麻醉需高度重视。因患儿年龄较小,在手术过程中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表现为暴躁、乱动和哭闹等,手术配合度低[1]。若强制地对患儿进行麻醉,患儿苏醒后容易躁动,严重影响术后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因此,对患儿进行麻醉时,给予适量药物实施基础麻醉,可避免患儿乱动和哭闹,降低手术应激反应,避免对患儿造成伤害。右美托咪定的镇静作用良好,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2]。七氟烷是吸入麻醉药,由于手术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3]。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进行下腹部手术的8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拟行下腹部手术;②具备下腹部手术的手术指征;③无凝血功能障碍;④无右美托咪定和七氟烷过敏史;⑤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免疫缺陷;②合并严重脏器功能损害;③近期有接受使用镇静药物或接受其他麻醉手术史;④合并胃肠道功能疾病;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⑥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按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3~9岁,平均(4.01±0.13)岁,体重18.7~27.4 kg,平均(20.15±0.12)kg;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3~9岁,平均(3.95士0.57)岁,体重18.5~27.3 kg,平均(19.97±0.37)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儿麻醉前禁水4h,禁奶和固体食物6h,对照组予以七氟烷吸入,具体如下:①麻醉诱导:将浓度为8%的七氟烷使用面罩吸入,待患儿无意识后,插入气管导管,维持时浓度调为3%。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具体如下:麻醉诱导前给予0.5mL生理盐水稀释0.5μg/kg右美托咪定于患儿每侧鼻孔滴入,完成鼻滴后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最后使用七氟烷吸入,方法同对照组,手术完成后将七氟烷关闭,清醒后摘除面罩,然后送入麻醉恢复室。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恢复室停留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切皮后2h记录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镇静满意度:采用Ramsay评分[4]评估患儿镇静满意度,1分:有焦虑、激动和不安症状;2分:患儿安静、服从和配合;3分:患儿睡眠状态,听从命令:4分:处于睡眠状态,可被唤醒;5分:反应迟钝,通过刺激可唤醒;6分:嗜睡状态,呼唤不醒。睡眠满意度为2~4分。术后5min、15min评估躁动情况[4],总分为4分:评分越高躁动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述,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n(%)]表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各指标比较:观察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各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各指标比较(±s)

拔管时间(min)观察组 4415.17±2.719.74±1.9312.45±1.67对照组 4417.92±5.3111.35±2.8014.31±4.12 t 3.0593.1402.775 P 0.0030.0020.006组别 n 恢复时停留时间(min)睁眼时间(min)

2.2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麻醉前,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2h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n 平均动脉压(mmHg) 血氧饱和度(%) 心率(次/分)麻醉前 切皮后2h 麻醉前 切皮后2h 麻醉前 切皮后2h观察组 4487.32±4.2079.10±5.6598.63±0.1598.06±0.2582.13±3.2183.46±3.73对照组 4487.62±3.7475.97±3.2198.59±0.1398.09±0.1682.29±2.9788.08±8.20 t 0.3533.1951.3360.6700.2423.401 P 0.7240.0020.1840.5040.8080.001

2.3 两组患儿镇静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镇静满意度为5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9%(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5min、15min的术后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镇静效果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镇静效果比较(±s)

组别 镇静满意度 术后躁动评分满意 不满意 苏醒5min苏醒15min观察组26(59.09)18(40.91) 1.40±0.601.42±0.70对照组14(31.81)30(68.19) 2.37±1.402.03±0.80 t/χ2 5.5264.2243.080 P 0.0180.0000.000

3 讨论

患儿下腹部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也明显提升,为保证手术效果,临床上对于麻醉的要求也逐渐升高。麻醉手术不仅需要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还要要求具有良好的抑制手术应激反应,以防止患儿因应激反应导致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负担。手术前给予镇静干预可以减少患儿因手术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有助于手术的进行,对麻醉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术后苏醒躁动现象。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麻醉恢复期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为患儿下腹部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可以缩短围术期各时间。吸入用七氟烷适用于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具有诱导快、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期长和可控制等优点,是患儿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的理想麻醉剂[5]。右美托咪定可以调节心率,维持心脏搏出量的稳定,从而使机体产生与生理睡眠状态相似的醒觉周期,同时与七氟烷起到协调作用,可有效缩短恢复时停留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6]。王旭[7]研究证实了患儿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麻醉诱导可以缩短麻醉恢复期个时间。本研究结果中,切皮后2h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患儿下腹部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低剂量七氟烷对心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影响轻微,可以减少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利于平稳平均动脉压、心率。右美托咪定是有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镇静和抑制交感神经活动上较为突出,对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达到镇静、镇痛作用,利于血流动力学水平的稳定。以往研究报道,右美托咪定可以稳定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减少苏醒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8]。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可以相互协调,有利于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的稳定。李娜[9]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维持行七氟烷麻醉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水平。观察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苏醒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提示患儿下腹部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的镇静效果显著,减少苏醒期躁动。张甜歌[10]的研究中,小儿磁共振检查中使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可以减少七氟烷吸入造成的苏醒期躁动。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七氟烷吸入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效果明确,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效改善患儿术后躁动,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下腹部氟烷躁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道路躁动
盆腔炎外敷小偏方
盆腔炎外敷小偏方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