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2022-09-28 07:12焦东安冯名杰李俊明
哈尔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甲状腺炎甲亢抗体

焦东安 冯名杰 周 辉 李俊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031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在内分泌科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多见于女性,但与年龄分布无明显相关性,每个年龄段发病率相似[1]。甲亢的病理生理表现为甲状腺素“过剩”,即甲状腺病态合成和释放过量激素,而机体代谢不能将其完全消耗,从而兴奋交感神经,患者常常以频繁大汗、心悸、易怒、食量增多反而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为著[2]。甲亢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为常见,临床上80%类型为Graves病[3],此外还有炎性甲亢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桥本甲亢;药物性甲亢,如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等类型[4]。甲亢患者血清学检测常呈现T3、T4、FT3、FT4升高,同时伴TSH下降表现,但有一些患者可以只表现T3和FT3升高,T4和FT4正常,但TSH下降,在临床上需注意识别[5]。有一些Graves病类型的甲亢患者还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Graves病患者是由于滤胞细胞产生了一种刺激甲状腺功能的免疫球蛋白-TSI,所以临床检验促甲状腺素(TSH)受体抗体-TRAb阳性[6]。目前针对甲亢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占据重要地位。丙硫氧嘧啶是临床上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但其疗效和安全性相关研究尚不深入,故本研究旨在探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连续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或在我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明确诊断为甲亢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患24例,女患36例,年龄27~52岁,平均年龄(34.3±4.0)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9±2.2)年,其中Graves病50例,桥本甲亢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3例;研究组男患26例,女患34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2.5±3.8)岁,病程1.5~10年,平均病程(6.4±2.0)年,其中Graves病49例,桥本甲亢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和甲亢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甲亢诊断依据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断指南》[7]相关标准;研究前未应用过甲亢治疗药物、碘剂治疗和手术治疗;无甲亢家族病史;近半年无激素应用史;自愿参加研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近半年应用影响甲状腺素代谢药物;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妊娠和哺乳期;合并其他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精神或意识障碍。

1.4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补充营养和热量、规律锻炼、注意休息、控制碘摄入量、避免应用含碘药物及注射造影剂等。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干预,具体用法:以20mg每日2次或40mg每日1次作为起始量,应用2~6周后根据临床症状减量,总疗程6个月。观察组采用丙硫氧嘧啶干预,具体用法:300mg/d为起始总剂量,分4次至6次服用,观察症状改善后减量至50~150mg口服巩固治疗。总疗程6个月。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者高代谢等临床表现减轻即为治疗有效;比较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FT3、FT4、TSH、TPO-Ab和Tg-Ab含量;比较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损伤等。

1.6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丙硫氧嘧啶治疗后甲亢患者高代谢相关症状和体征得到显著改善,症状减轻概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T3、FT4、TPOAb和TgAb指标均抵于对照组,而TSH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s)

研究组 对照组 P高代谢症状减轻 25(41.67) 20(33.33) <0.05 FT3(pmol/L) 4.76±1.355.96±1.22 <0.05 FT4(pmol/L) 16.99±4.4224.66±5.05 <0.05 TSH(uIU/mL) 5.47±0.793.64±0.57 <0.05 TPO-Ab(IU/mL) 130.74±22.01147.88±21.16 <0.05 Tg-Ab(IU/mL) 136.69±22.24146.38±21.93 <0.05

2.2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用药过程监测观察组共有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停药后自行好转,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丙硫氧嘧啶作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常用药物,其存在多种作用机制。一方面,丙硫氧嘧啶可以在外周组织中起作用,促进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形成[8];另一方面,能够作用于参与自身免疫功能调节的B淋巴细胞,抑制甲亢相关甲状腺素抗体的合成,同时也能对T淋巴细胞起到抑制作用[9]。

本研究显示,丙硫氧嘧啶治疗后甲亢患者高代谢相关症状和体征得到显著改善;此外,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T3、FT4、TPOAb和TgAb指标均降低,TSH指标升高,且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这一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研究显示虽然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均是根除甲亢的有效措施,但是放射性碘治疗极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0];手术是有创检查,易留疤痕且术后容易引发切口感染,故目前抗甲状腺药物仍是患者普遍首选的治疗方式,临床应用广泛。研究证实,甲亢主要与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与TSH竞争性结合手提的负反馈机制遭到破坏后,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导致疾病。丙硫氧嘧啶能够降低甲亢相关抗体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对甲亢的影响;此外,还能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系,抑制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合成,多管齐下发挥抗甲状腺亢进功效。另外,丙硫氧嘧啶能够在胃肠道中被迅速吸收,且半衰期较长,药效持久稳定,能够缩短药物服用周期。

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临床效果好,高代谢症状减轻明显,同时还能显著降低FT3、FT4、TPOAb和TgAb,升高TSH水平,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的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佳,是治疗甲亢的优选药物。

猜你喜欢
甲状腺炎甲亢抗体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做好这5 点生活会更美好
甲状腺炎是什么?有哪些临床特点?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