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价值回归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考

2022-10-19 17:18董翠香
中国德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体育

■ 董翠香 毛 薇

进入21世纪,我国拉开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目标由原来的“双基”向“三维”转变,在关注基础学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会学习和完善人格。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道德修养为先的素质教育,主张通过文化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布,开启了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征程,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重要抓手,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所在。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充分融入“五育”格局。在此背景下,重新定位体育的育人价值,发挥其“以体育人”的重要作用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教育呼唤体育价值的回归

(一)体育价值面临的困境

我国各类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智轻体的错误倾向。尤其是中小学中的升学教育以及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轻视体育,放弃美育、劳动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许多学生的体质健康下降、意志品质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19%,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持续低龄化;2021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45%的6岁儿童已失去远视储备。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兵源储备,在2020年华北地区2168例新兵体检样本中,有高达44.19%的初检淘汰率。除生理方面,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大幅增长,《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儿童抑郁症状发生率超26%,12—16岁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19.0%。高校大学生在未发生激烈矛盾的前提下将舍友杀害,高中学生因感到压力过大或沉迷网络、游戏、小说而导致跳楼自杀,道德败坏、情绪敏感、意志脆弱的“瓷娃娃”越来越多。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不仅与上述教育中存的问题有关,也与体育教育存在“重学科、轻教育”“重体质、轻健康”“重技术、轻情意”的现象有关。从总体上来讲,缺乏对“全人”发展的整体性思考,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新时代学校体育价值的重新定位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从人的发展视角思考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标志着学校要回归育人的本质特征。为此,需要从“知识中心观”向“育人中心观”转变,改变传统体育教育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培养人的教育目的,围绕培养人开展体育教学。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不仅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对体育价值的重新定位。随后,2019年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以上目标,体育教育应彻底改变重技术、轻能力,重体育、轻健康,重技能、轻品德的倾向,由“运动技术中心论”向“核心素养中心论”转变,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本质功能,通过“以体育人”落实立德树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出更大贡献。

二、“以体育人”是体育价值的返本还原

在我国,体育作为教育内容起源于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兼具体育的性质。关于体育的育人价值,国内外教育家们早有精辟的论述。

(一)教育家眼中的体育价值

关于体育的价值,最早可以追溯至古中国孔子的完美人格教育和古雅典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孔子主张以德育为中心的武艺教育,将射、御等武艺课程作为“仁、义、礼、忠、信......”伦理道德教化的载体,讲求射以观德、以修身、以正己正心(《礼记·射义》),这一教育主张与当前国家所倡导的课程思政理念一脉相承。亚里士多德则主张以灵魂为基础的和谐发展,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将身体练习摆在儿童教育的第一阶段,培养儿童的勇气、健康、热情,以健康的身体促进心灵健康。这一时期的教育家们已较为全面地认识到体育对促进人的体魄强健、精神健全、道德完善的重要价值。

中世纪,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革命浪潮兴起,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体育价值也衍生出了新的内涵。夸美纽斯、洛克等人的体育思想与实践拉开了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序幕。夸美纽斯在他的身心和谐教育观中将体育置于德育和智育之前,认为人不过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17世纪教育家洛克则在继承夸美纽斯体育思想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在《教育漫话》中首次提出了“体德智”全面发展的“三育”教育,且体育是全部教育的第一位,他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首先要有健康”。这一观点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视为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基础,进一步强调了体育之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根本性价值。

面对重文轻武的社会文化结构,面对国人的精神萎靡、身体羸弱、意志软弱,面对充满讥笑与嘲弄的“东亚病夫”民族标签,发展体育成为近代中国体育价值演变的重要源头。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首次吹响了“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思想号角。他认为,人格的养成是教育的本义,体、智、德、美四方面不可偏废,“凡道德以修己为本, 而修己之道, 又以体育为本”,将康强的体魄作为培育道德和精神的土壤,同时注意到体育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脑力胜,智力富。身体弱,则脑力疲”,主张通过体育训练达到开发智力、锻炼精气、激发志气、增强韧性的目的。可见,体育是修己的第一要义,设法使国人身体强健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一步。

(二)哲学家眼中的体育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的教育价值观对未来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奠基作用,他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并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917年青年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严厉批判了当时学校多偏重于智的教育现状,在他看来,“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无体是无德智也”,将体育功效概括为“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从而使人达到“身心皆适”的全面发展。

纵观古今中外先贤哲人的先进教育思想发现,体育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非仅仅充当了强身健体的工具,通过体育锻炼启智润心、培育道德、健全人格也是一致的共识。可以说,“以体育人”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本源价值之回归。

三、新时代实现体育价值回归的实践思考

要实现新时代体育价值的回归,应积极践行“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做到育人理论引导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立体体育育人体系。

(一)体育与德智美劳相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强化“以体育人”的顶层设计,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是促进五育之间紧密融合,提升协同育人合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以体育人”的顶层设计,要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综合融通“核心素养”培育。第一,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三方面、六维度、十八个基本点,作为顶层设计的理论思路和框架,实现“以体育人”与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精准对接,初步确定育人的内容范围;第二,树立全科育人理念,体育与政治、语文、数学、美术、劳动等多学科同向同行,发挥以体树德、以体启智、以体强身、以体塑美、以体促劳的协同育人作用;第三,面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挥体育的健身育人功能,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得失心、胜负欲、是非观等。

树立协同育人的大课程观,突显体育培育道德、康强体魄、健全人格的优势,在多元路径中实现健身育人。首先,以健身育人的核心价值为统领,系统规划育人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为体育价值回归提供一张明确可行的“路线图”;其次,将运动项目作为育人的载体、将体育活动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挖掘不同运动项目的独特育人价值,如球类运动的谋略与领导力、健美操运动的审美与张扬、田径运动的坚毅与超越等;再次,采用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教育模式、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等开展教学,丰富健身育人的手段。

(二)理论引导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提高“以体育人”教育质量

创设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的体育学习情境,增添“以体育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知、情、意”是“行”的关键影响因素。体育教师要遵循运动技能发展、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发展等规律,在把握学生所思所想的基础上,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体育内容和方法,发挥在互动情景中传知识、立价值的隐性育人优势。通过体育明星事迹与身边实例,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体育故事等,传递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等内容,将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行为实践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和责任感,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

“行”能够反作用于“知、情、意”的发展。体育教师要构建真实、完整、丰富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和比赛,并鼓励学生报名参与,成为参赛者、志愿者或裁判员,将课外体育实践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让学生在“教会、勤练、常赛”中感受体育的趣味性、竞争性、公平性,体悟不同角色的责任使命,从做中学、做中悟,实现学以致用。

(三)校内体育与校外体育相衔接,构筑协同育人立体格局

身体发展和生命的完整性决定了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体育也不是在一个孤立时空中展开的,学生最终要回归家庭、走向社会。所以,只有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才能从覆盖面和延续性上为实现“以体育人”提供保障。

“走出去”即学校体育要注重校外体育活动,构建以校内体育为核心,以家庭、社区为辅的多元体育管理体系。体育教师要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到家庭体育作业打卡、社区街道全民健身等活动中,发挥家庭和社区对学生的健康观念和体育行为的引导、强化作用,将校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一并纳入评价体系,让家庭和社区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与补充,共同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赋能。

“引进来”即吸引家长和社会人士走进学校,共同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文化。学校可以借助社会的专业师资力量,开办体育优质社团、体育俱乐部、课后延时服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办学校运动会、校园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将各方资源汇聚到学校中来,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在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渲染与浸润下感受体育的乐趣,形成社会广泛支持、家长主动关心的育人立体大格局,“以体育人”才会有动力、有保障。

新时代迎来了体育回归教育本质、发挥“以体育人”价值的关键机遇期,体育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力军,要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积极展开体育价值回归的实践尝试,以真正转变当前教育不健康不均衡的发展局面,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体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们的“体育梦”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