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共情:无障碍视角的博物馆多感知叙事探究①

2022-10-20 05:13霍慧煜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关键词:博物馆设计

王 峰 霍慧煜(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随着全球老龄人口规模的日趋庞大,加之自然或人为灾害导致的残疾人数增加,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其公共文化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是大众可共享的精神家园,应该更重视为市民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场所,以人为核心,研究人的需求和行为,体现人的尺度,营造亲切、宜人、均等、可及的空间环境。作为一个国家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完善和设计建造适合弱势群体的“无障碍”空间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目标和课题。

2022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聚焦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潜力和能力,以及其在应对未来教育、未来创造、未来社会等方面的新思考、新模式以及新方案。跨学科、跨媒介的叙事方式运用大大提升了包含弱势群体在内公众的体验层级和参与程度。作为学习、交流、社交、休闲以及疗愈中心的博物馆,其核心“对话”和“共情”能力在于与大众建立新的社会关联、创造持久的记忆和深刻的情感共鸣。

一、无障碍多感知沉浸体验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取决于我们不同的感官系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对信息的整合处理。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现实的内在表征、我们对经验作出预设的方式以及经验本身的性质,从本质上说都是多感知的。包含五感在内的知觉体验从根本上也是整合的。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感受到艺术创作中身体、社会、情感和智慧的多感知氛围。与此同时,重大的技术和文化变革也深刻地重塑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变革及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引导下,博物馆想法的“可塑性”“灵活性”和“社会关联性”成了一个更复杂的表达平台。

针对弱势群体而言,博物馆从业者与认知科学家之间的对话自1987年开始就在非视觉艺术协会(ABS,原视障艺术教育协会)之间展开,各种多感知工具也被开发出来并逐渐展开应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全球设计中心(The 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 以Ron Mace教授为首,于1995年提出了无障碍设计的七大原则,分别为平等的使用方式,具通融性的使用方法,简单易懂的操作设计,迅速理解必要的资讯,容错的设计考量,有效率的轻松操作,规划合理的尺寸与空间。基于感知体验的多样性及多模态,我们能够在多感知整合中积极建构对世界的预期并与经验进行比对。人类学家大卫·霍威斯在《感知体验的多样性》中也做了很多关于典型五感的研究,探讨感知体验的多样性,同时各种研究也验证了触摸和把玩物件具有社会、认知甚至是疗愈价值。直接“体验与感受事物的属性”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焦点。多感知沉浸已经成为艺术界的目标。

阿里的USEE2021国际设计展上也出现不少无障碍多感知沉浸式元素(图1—3)。首先是“人人3小时—爱是我的超能力”多感官沉浸能量园,公众进入展区之前会被派发绿色小鹿角头饰,体验自己变身园中角色,通过声音指引与阿里动物园萌宠们进行友善互动,伴随绿色能量心和音乐声指引进入公益收集时刻。大家可以通过拍打触摸收集能量,能量心收集达到一定时长会被点亮,与此同时能量园中会出现云雾缭绕和节奏欢快的庆祝音乐,清新自然雾气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维度展现了爱的超能力及个人为公益做出的积极贡献。

图1—3 USee阿里国际设计周《人人三小时》主题项目展(作者自摄)

这里我们提到的无障碍多感知不仅局限于生理层面的无障碍,还应包含心理层面的无障碍等“全人关怀”理念。以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芬兰为例。当我们走进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场馆工作人员不仅会全程手语讲解,还有全方位的语音导览匹配。整个线下展厅中的艺术作品均可通过数字交互设备进行连接,数字角色出现在屏幕上并身临其境地娓娓道来画面里的故事。观众可以自主选择所需语言和数字角色出现的位置,其性别、角色形象和声音均自主掌控。通过视听结合地体验到静态画面背后的动态故事,观众缩短了与作品的距离,并得到更深层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画面更为深入的研究作品细节,当然也可以通过保存视频进行反复学习、留言评论或是社交分享(图4—5)。

图4—5 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作者自摄)

二、无障碍博物馆体验设计的现代叙事方法

1.沉浸式讲故事的博物馆体验

博物馆展示历经“容”与“器”相互关系的演变过程,步入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叙事形态阶段,呈现出包含文学、戏剧、音乐、影像叙事在内的跨媒介叙事特征。由于用户获得体验形式的不同,从初始阶段的共鸣式接受、身临其境到互动参与对话,叙事形态也逐渐分为自然型、场景型和交互型三种(见表1)。

表1 跨媒介叙事元素及构成(作者自制)

讲故事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手段。大多数我们的经历、知识和思想,是以故事的方式组织的,所以好的博物馆体验,应该是亲切的、温暖的、有故事的、同时也是引人入胜的,就像戏剧舞台一样,能够吸引观众投入展览空间,投入故事营造的氛围中去。开启公众与博物馆展览之间的对话、创造个性化的故事,利用现代计算与交互技术为艺术品、文物、历史人物或事件提供故事体验和角色,以此加强人与人、物理空间与数字信息之间的交流是个令人激动的转换。

科技的确开启了面向复杂问题的全新视角和无限可能性,包括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嵌入式计算(Embedded Computing)、手势控制(Signature Control)(图6—10)等一些方法,使参观者能够在博物馆的混合物理空间和数字信息空间中进行丰富的交互。

图6—8 芬兰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VR实验项目(作者自摄)

图9—11 丹麦哥本哈根设计博物馆智能设计展项(作者自摄)

2.多感知博物馆展示的交互叙事

这里我们提出互动叙事的前景基于三个轴。分别描述了故事的生成、人物的自主性和玩家的建模。在基于情节的创作系统和基于自主性的角色驱动系统间产生了相关的权衡。我们可以在事先设定的脚本中设计多条故事轨迹,隐含的关键节点由玩家自主解锁和追踪,当然也要适应玩家的反应。通常这样的戏剧管理模型是由视频游戏中个性化故事以及好奇心驱使的冒险精神背景下研究的。以类似的方式,这样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应用于参观前的数字化浏览故事讲述,参观时基于文物、人物以及历史背景下的交互式叙事情境体验,以及参观后回味和分享的社交圈子生成中。

初始阶段: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交互最初以初级的“模仿”体验交互形式存在,比如大家较为熟悉的手机APP交互界面等移动终端,相对应的流程包含输入指令、终端接收输入和处理输入、计算机反馈以及用户接收等。基础交互过程尽管考虑到了用户体验需求,但操作只能靠预先设置好的程序、键盘和语音等,界面感突出、操作不够人性化且反馈模式有限,并不能做到完全智能化交互。

比如在芬兰北极圈博物馆(图12—15),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具体北极圈的位置,树带界限,等温线,海洋结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虽然机器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与用户进行互动,但限于展示形式单一,交互形式有限,因而不能达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图12—15 芬兰北极圈博物馆人机交互展项(作者自摄)

第二阶段:基于场景的体验式交互——身体的“延伸”。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概念,可以算是人类通过人机交互满足心理需求的一大尝试,比如在体验过程中收集用户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姿态以及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信息,实时动态的促进人与空间有效的情感交互。当然也有现如今实时流畅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主动识别人的面部表情、语音和手势等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图16—17),这样一体化的智能和共生状态能够大大减弱或消除人机界面的存在感,这种类似情感交流的互动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实现真正一体化的智能共生状态。

图16—17 智能面部表情识别交互(作者自摄)

通过人与环境自然畅游的人机界面,能够使我们在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取有感觉的交互服务,以最自然的方式,达到“无形又无处不在,有形又自然和谐”的普适交互模式。

当代艺术往往需要参观者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观众。芬兰基亚斯玛现代艺术博物馆采用场景主题化即情境共创的设计(图18—20),邀请观众参与到其中并进行互动,情境设置有演讲、聆听、绘画和表演。有些作品提供了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有些则鼓励大家发挥创造力。交互设计和体验场景缩小了观众和展品之间的距离,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营造氛围,同时可以拓展多方位多维度的综合互动。这种参与式博物馆设计使得观众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和消费馆方制作的内容,而是主动参与、发布、分享、评论、协作、创造和建构自己的内容。

图18—20 芬兰基亚斯码当代艺术博物馆情境共创类展项设计(作者自摄)

博物馆未来研究中心表示,对于30岁以下消费者而言,以“互动游戏”和“互动电影”为主的叙事性情境故事将会重塑观众体验,并成为博物馆文化体验上的一个结构性转变,情境共创的展项内容受到更多用户青睐。观众不仅可以沉浸其中身临其境,并且与之共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体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科学技术主任 Vivian Trakinski 在《未来的博物馆》研究报告中阐述了游客体验的演变。即从最初的专注于视频(科学记录短片),到现在会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多种数字格式的数据可视化工作,探索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平台,观众能够在博物馆从事创作与创造并策划出独属于自己的博物馆文化体验。

三、博物馆多感知视域下的无障碍设计与社会关联

多感知情境共创的展项及空间设计应顺应人们生理、心理、审美、文化、行为等多方面要求,在功能上满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公众对展览内容及周边环境的特殊需求,做到建筑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文化无障碍及心理无障碍等。在博物馆空间讨论无障碍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其公益性、开放性、包容性及服务性宗旨,同时更好地突出情感关怀及社会连接。

在选择参观博物馆的有障碍人士中,肢体、视听和言语障碍者居多,故利用五感(five senses)体验进行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是尤为重要的。在人体五感中,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所占接收信息比率分别为83%、11%、3.5%、1.5%以及1%。我们接下来将以在艺术博物馆中对有视觉障碍人群的调研为例,来谈谈多感知空间体验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为什么他们要排除万难来到博物馆?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到此?他们又从中体验到了什么?我们怎样设计改进才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体验?

关注有视觉障碍人群体验博物馆或美术馆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1世纪之前,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迅速传播,但这些人群出现在场的机会还是少得多,主要原因是没有了解和解决他们的身心特征和需求。在实际生活中,针对这些人群的设计属于跨学科领域知识的复杂问题。Hargraves表示,我们有必要通过多学科方法弥合科学发现和设计研究之间的差距,结合心理学、神经学等知识,弥补典型设计视角的局限性。接下来我们主要针对这些人群的认知能力及对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以及此类人群特有的展览方式进行研究。

1.有视觉障碍人群特点及需求

由于长期缺乏视力,其感知主要通过触觉和听觉特征实现。触觉的特点是无法同时接收大量信息,以及缓慢、不连续等,同时他们通过身体运动来表现空间和方向感弱化,对自身运动的感知力较差,也许这就是他们走出去陌生公共空间的最大的障碍,但视力丧失训练了他们的记忆力以及在感觉、认知、记忆和学习方法上的特殊能力。我们试图从这些能力出发来寻求机会,以改善此类人群的设计体验。

首先触摸式体验和声音互动(图21—25)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心理意象达成感知。心理意象是指由视觉、触觉、听觉和其他感官产生的外部世界的内在心理表征。但鉴于他们在空间认知上的弱点以及羞于增加别人负担或给别人找麻烦的心理特点,主动在博物馆中设置导航或陪同的需求会比其他人更为迫切。

图21—25 “基于五感体验现代食物配送系中时间与劳动异化现象的装置艺术”展项互动(公共艺术与数字创新实践作品)

再有就是我们提到的社会关联性。Meza de—Luna等人也强调了视障人群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其中源自日本的“共同游戏”(Fuji and Tomimatsu 2005)理念,即满足盲人儿童与近视儿童互动和玩耍的愿望。充分尊重他们是理解他们的首要原则。还有1976年于英国TATE泰特艺术馆举办的可触摸式展览,主要面向有视觉障碍观众介绍西欧的现代雕塑。1990年大英博物馆“走向古罗马广场”展,利用大量可触摸的音乐导览形式,为其营造出生动的古罗马世界。台湾博物馆体验建筑之美活动,通过讲解和亲手触摸,让他们用黏土捏出自己热爱的博物馆,真实体验建筑之美的同时,也可以自由发布和分享。

2.无障碍设计方法探索

在与视障人群大量的交流和调研中,我们慢慢摸索出一些适合他们的无障碍设计方法。

首先就是适度降低视觉权威,对于他们的非视觉感官表示尊重和考虑,给予其易接近性和多感官沉浸美学体验,这样也许会激活他们在展览中的身心愉悦。再者可以更多采用服务设计,促进其与公众的互动和了解。与其设计辅助工具弥补身体缺陷,不如为公众创造出感同身受的环境,让不同条件的人有机会见面、合作、交流、发展和相互理解。与实物展品和讲述相比,无形设计同样重要。一套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指南、公众的激励机制以及评估、反馈和改进标准必须建立在博物馆后端,用来服务有障碍人群和公众,同时协调起利益相关者,培养起视障人群与公众之间的同理心。其三就是加强参与式展览,为视障人群提供身心享受(图26—29)。有实验证明,触摸确实可以加强认知。诸如尺寸、质地、湿度和温度等信息对于其在脑海中建立心理意象是非常重要的(图21—25)。参与式展览可以邀请公众(包括视障人群)加入进来进行表演和游戏,调动他们的触觉、听觉和运动感觉。数字游戏可以是一种正向尝试,而且往往是和多感官参与互相补充的。在设计时通过增加非视觉元素和任务,公平地吸引所有玩家完成任务并获得身心愉悦。其四是采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视障人群创造身临其境的体验,并吸引其共同设计。很多智能数字技术已经成熟,比如红外传感、压力传感、语音识别、运动传感、面部表情识别、室内导航、机器学习等,所以将整个场馆整合成一个非视觉沉浸式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加入与其共同创造视角,这种普遍性和包容性可使有障碍人群仿若进入无人之境般自由行走,智能技术可以辅助其自主探索和享受。

图26—29 基于触觉和听觉为主的“卧游西厢记”体验设计展项设计(公共艺术与数字创新实践作品)

四、结语

在我们提出的基于无障碍视角的参与式设计和服务设计方法中,“对话”和“共情”始终是核心策略。在设计尊重、安全、有趣的探索空间时要将包括视障人群在内的弱势群体加入主流视野,更好地利用智能新技术为公众提供、扩大和补充其参观和享受博物馆的乐趣,加深利益相关者的社会交往和文化认同,综合利用多感知交互叙事和智能新技术,更多地通过反思、实践和验证,最终在文化、心理无障碍等更深层次和更微妙的领域中加以应用。

现当代智能技术推动博物馆沉浸式叙事空间走向共创和超越,观众可多感官多维度参与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厘清心理感受,并达到与作品主题的情感交融。有人说,一座城市灵魂的高度体现在他的博物馆,可见其在作为人类记忆和传承文明载体的重要作用。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及引发情感共鸣的场域,文化从来且永远是社会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文化艺术无障碍理念推动普适大众更具包容性的情境共创及更多感知的交互叙事。无障碍视角倡导的“对话”和“共情”策略正是更多思考了弱势群体的社会关联性、均等化及正常化的情感及心理需求,为其更好地融入、探索或走到公共舞台中央架设桥梁,这样更多的关切与回应,或许是打造未来多感知、可持续、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馆系统值得探讨的方向。

猜你喜欢
博物馆设计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BUBA台灯设计
博物馆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露天博物馆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博物馆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