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绪角度研究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的心理动机

2022-10-21 07:39
西部学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电子游戏陪伴情绪

李 理

一、引言

由智能手机所引发的问题具有全球普遍性。美国心理学教授特文格认为智能手机造成青少年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心理危机。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青少年面临怎样的心理变化?在新文化环境中,青少年有哪些新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一切心理问题,追根溯源是关系的问题,因此他反对“网络成瘾综合症”,尤其反对给青少年作此诊断,因为这是一个孤立的判断。他认为青少年之所以沉溺网络,起因在于现实生活中无法释放攻击性,所以避难到了网络之中。

由此看来,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背后,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与文化因素。本文从情绪角度,研究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的心理动机,以期获得对该课题更丰富的理解。长期以来,心理学界有一个误区,认为理性优越于情绪,理性有助于提高认知,从而更具有通往成功的要素。认知神经学发现,情绪也是富有力量的工具,用于维持自控、自律状态,从而帮助人格的完善,甚至更有利于幸福感的培育。所谓情绪,是指伴随着意识和认知过程产生的,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觉知、感受和态度,是喜怒哀乐等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又分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习得的复杂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最原始的生理机制,具有巨大的能量,这是因为情绪同时兼具推动力和阻力。比如人在情绪好的时候,学习和工作效率更高,在人际关系中也更愿意进行合作;而情绪不好的时候,干啥都觉得提不起劲。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情绪是一种防御和保护机制,对人类而言,具有进化目的。

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法,通过半开放式访谈收集资料。访谈能够使研究者接触到受访的青少年用自己的话语,而非研究者界定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真实感受。

二、网络社会的新文化形态

积极心理学把文化理解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保护性盾牌,以缓解不确定性带来的危机感,在应对严酷环境时获取某种集体性精神力量等,以利于族群生存与繁衍。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而产生的新文化形态,青少年群体既是网络文化的享用者,又是网络文化的积极创造者。青少年如何在网络文化的保护性盾牌下,应对生活的困惑与压力以保护自身的发展?其中,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亚文化圈,已成为某些不堪重压的青少年的避难所。“手机游戏是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个表述背后,手机游戏被赋予了情感寄托。

电子游戏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不仅仅承担了娱乐功能,更是社交工具,不玩游戏的孩子因缺乏社交话题而被群体边缘化。青少年为了获得群体认同感,发展出以游戏元素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与亚文化圈。在实现这些社会功能的过程中,手机取代或弥补了家长陪伴,缓解了青少年积压的情绪压力,成为最廉价的社交工具和情绪宣泄出口。如果说,过去生活在自然村落里,抓鱼摸虾的孩子是放养的野蛮生长状态,现在的孩子就是挪移在温室里的盆栽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越来越类似电子茧(Habuchi),被相互隔离在媒介形成的密闭空间里,媒介传递信息,彼此没有肢体接触。

我国数千年文明,孕育了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文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今天的乡土社会与地域观念已逐渐消失,村落、氏族甚至家族已经式微。如果把故土比作文化的“根”,网络文化里,每个个体都是脱离土地的无根的存在,游走在网络所衍生的一个个边际开放的社群里,寻找欲望和情绪的宣泄,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相比较于百年前植根于家族、村落的乡土生活而言,人们受制于周围人的道德注视;今天的个体,更类似于携带着个人媒体的游牧部落,可以脱离面对面的道德审视,放飞自我,游离在虚拟空间的梦幻狂欢里。

在这个空间里,一方面,传统的面对面社群功能弱化了,这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是培育亲密关系、深度关系的土壤。另一方面,这个经由新媒介的互动空间给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虚拟场所。在那里,青少年可以体验到掌控感与自我价值,能够获得自我肯定与身份认同。而这些,对今天已普遍脱离了温饱问题的青少年而言,是最触动内心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他们的情绪压力起到缓冲与支持作用。

三、家庭情绪容器

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是孩子的情绪容器,只有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提供稳定安全的避风港,让孩子获得爱与支持、安全感与归属感。然而,社会节奏的加快,父母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的增加,导致当前大部分成年人的情绪状态是焦虑的。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生物链的最底端,常常被动承受父母的焦虑情绪,反而成为父母情绪的容器:害怕父母生气,担心被父母责骂,久而久之,孩子情绪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崩溃。更恶劣的影响是,孩子将父母的负面情绪识别为对自己的不认可甚至是全面否定,这对孩子人格建立具有毁灭性打击。抑郁症、空心病皆是起源于自我的无价值感,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攻击。家长的情绪如同河流的上游,家长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下游势必受污染。所以,有些敏感的孩子会趋利避害地退缩到电子产品那里寻求帮助。有一个五年级小学生总结得很精辟:“我写作业的时候用作业帮,它不会生气,问妈妈,妈妈会生气。”

在情绪管理上,家长如果不能处理好自己情绪,就会大大逊色于智能机器。智能机器既能满足了知识检索的功能性需求,又不会造成情绪的负担。一个不能充当情绪容器的父母,无法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进行的恒河猴实验同样佐证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理营养比物质需求更重要。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包括:爱与被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这些情感种子只有在情感滋养下才能生根发芽。

当整个社会普遍弥漫着浮躁,致力于即刻满足感而产生的不耐烦情绪与焦虑感,促使人们很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即时消遣的手机游戏与社交媒体上,去寻找碎片化的缓解。手机提供即刻快乐,能更快地转移注意力,并无需负担人际互动中对方的情绪压力。这种即刻满足带来的多巴胺分泌,会进一步强化青少年转向手机寻求情绪出口的行为。

国人相对含蓄内敛,倡导喜怒不形于色,因而大多数成年人习惯了压抑情绪。父母缺乏内在能力去应对脆弱、愤怒、恐惧,所以面对孩子情绪爆发时,就感觉如临大敌、手足无措。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及时的情绪疏导、宣泄,甚至长期被动接纳父母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把这些感受堆积在心里,不再向父母敞开心扉。此时,电子游戏乘虚而入,往往成为孩子哄自己开心,让自己忘记烦恼的一个平衡情绪的出口。所以,为什么没收孩子手机会引发极端行为甚至悲剧?沉迷电子游戏只是一个表征,表明孩子情绪容器已经濒临破裂了,背后的原因是家庭提供的心理营养极度匮乏。父母情绪不稳定,极大地破坏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和正面积极的情感体验,孩子无法发展出稳定的内在自我评价体系,去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挫折、失落、压力等负面情绪。

四、陪伴的核心:情感链接

陪伴不仅仅是物理的在场,没有情感流动的陪伴是低效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这三个变量里的核心要素是情感链接。通过触摸、运动、玩耍,抚养者与孩子之间有情绪的反应与互动,积累成情感的深层链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

父母心浮气躁,就很难做到全情投入陪伴孩子。虽然面对面相处,但专注于媒介提供的信息而游离于外,因而,抚养者“看不见”孩子,更“看不见”孩子的内在需求。在心理学中,“看见”往往是疗愈心理创伤的开始。“看见”意味着产生共情,唯有共情,才能建立情感链接。在传统的社会学研究中非常强调“重要他人”的价值,如果孩子经常被“重要他人”所“看不见”,其后果不亚于家庭冷暴力。童年被情感忽视的孩子,内心所遭受的伤害和缺失将伴随其一生,比如情感空虚、自我约束能力弱、回避亲密关系、述情障碍、共情能力低等。随着媒介技术对家庭生活空间的侵占,全方位投入注意力的亲子陪伴,似乎已成为家庭情感交流中的奢侈品。这种缺乏情感链接的陪伴,就是一种情感隔离的负性示范。心理学家曾奇峰预测手机对家庭亲密关系可能有着毁灭性的影响:有太多的亲密关系中隔着手机,以及手机里的万事万物。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宁愿看手机,也不愿意看配偶与孩子?因为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处理情绪。这样环境中的小孩也是情感匮乏的。在情感隔离下长大的一代,不知道如何去表达、面对丰富的情绪变化,他们会发现电子游戏是一个可以回避负面情绪的空间,在那里,他们不用顾忌对方的情绪,可以毫无压力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当父母不能全方位、有效地陪伴时,电子游戏自然而然地代替了父母提供虚拟陪伴。

面对面的互动,是形成深度关系的主要土壤,情感链接是深度关系的内核。面对面的陪伴,伴随着抚养者目光的注视、语气中爱意与关怀的传递、笑容里的欣赏与鼓励,对于培育亲密感、发展深度关系有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抚养者能够看见儿童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动机与情感需求,并及时回馈,就会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当父母不能看见,孩子会转向能够时刻回应自己、满足内心需求的其他途径。游戏社群关系提供了沟通亲密感、虚拟陪伴感,这种情感链接的浓度要比现实生活中更密集。来自游戏系统对玩者的肯定,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维系和发展自尊体系的内在需求,弥补了现实生活中成就感的匮乏。电子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家庭的情绪压力与关系问题。然而,这种虚拟网络社群,其情感链接是不稳定的、碎片化、随机化的,并且因为脱离了与地域相关的社会要素,缺乏全方位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制度、安全感、归属感,因而无法给青少年漫长的成长过程提供正向的情感支持与全面的心理营养。

五、赋能:如何给青少年提供情绪价值

良好的情绪是培养青少年内驱力和独立人格的动力基础。情绪价值包含:一是养育者正面、积极影响子女情绪的能力,二是养育者不以情绪作为控制孩子的工具。养育者普遍存在一种“要孩子听话”的期待,这种期待的背后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父母的话一定正确吗?其次,“听话”的潜意识,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控制欲,没有把孩子当作有思考能力、有情感的生物体来对待,其背后更是隐藏着父母对未知,对不确定性的无能为力,无法接受或应对孩子内在体验的丰富性。更糟糕的是,养育者以“听话”为标准,以情绪为工具来控制孩子,胁迫孩子听自己的话。有的家长关心孩子,甚至过度关注。但是这种关心,却是在枉顾孩子意愿与需求的基础上,以自己需求为出发点的操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认为:不成熟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感受放在第一位,并且否定孩子的内在感受,只想让孩子的想法、行为和自己保持一致。他们无意识地通过情绪感染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给孩子营造恐怖的氛围,让孩子迫于情绪压力而屈从于他们的意志。这些孩子成年后感到孤独,难以表达甚至认识不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在人际关系中无法建立适当的边界。

父母在家庭中多给孩子赋能,正面积极地影响孩子情绪,创造一个有温度的、愉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避免长期处于情绪压力之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压力大部分来自家长对孩子的过多约束和要求。强制性的要求会伤害到孩童的自信,从而阻断孩童抉择事务的能力,过多压力对孩童的神经机制和心理状态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神经心理学家认为:自己说了算是健康心智的前提。为了获取掌控感、自主感、胜任感,以消除内在的自我匮乏,而逃避到电子游戏创造的一方天地中。在那里,他们可以“自己说了算!”。

此外,东方文明强调羞耻感,这样的集体潜意识导致不由自主倾向于用正话反说的语气,甚至嘲讽的语气跟孩子沟通;在社交场合,也倾向于打压、贬低孩子,以期在外人面前塑造谦虚有礼的形象。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父母在社交场合的评价具有加倍强化的效果,否定和批判会侵蚀、甚至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感。通过激发羞耻心而引发的内疚感,并不能有助于个体发展出积极的内驱力。在霍金斯情绪能量表中,内疚、羞耻都是低能量情绪,接近死亡能量,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家里一有风吹草动就是自己的错。这就是个体向内的自我攻击,是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之一。

六、结语

虽然人们通过媒体取得不间断的联系,但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感到孤独、疲惫和疏离。焦虑和疏离感与媒介使用之间,究竟谁是因谁是果?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能够确定的是:沉迷电子游戏与情绪有着深刻的联系。对情绪的接纳、认同、管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享受饱满的认知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基础。在家庭和文化环境中,青少年遭受情感隔离、控制和情感勒索,以及长期压力之下的焦虑,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电子游戏承载了情绪宣泄、情感转移等功能,制造出虚拟陪伴感、亲密感等多种情感替代品,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匮乏。电子游戏加速反映了家庭环境中原有的匮乏,集中暴露了家庭隐藏的问题:关系问题、情感表达问题、情绪积压问题等。

青少年必将与互联网形成共生关系,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社交技能。首先,父母要以开放的姿态看待电子游戏,意识到网络社会的文化特征,从而可以更心平气和地协商手机使用方案。其次,父母要提升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做无毒的情绪容器;创造有效的面对面陪伴,增加情感链接;创造积极温暖的情绪环境,正面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力量。如此,青少年才会更愿意主动放下手机,去体验更为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猜你喜欢
电子游戏陪伴情绪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
陪伴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从玩具到电子游戏“乐高”为何能如此“笼络人心”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