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2022-10-21 10:25焦丽珍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钟楼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乘法教学模式

◇焦丽珍(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钟楼小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新型“对分课堂”理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每一个年龄段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课程的设计,不能仅以教师为中心,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学习习惯等,坚持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有效激发。

一、“对分课堂”概述

“对分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概念,有其显著的特点以及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模式上的突破,为师生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改变。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所提出的新式教学方式。他将传统的一节课完全由教师进行授课的方式进行了改变,将课堂原有的时间一分为二,一节课中的前半节课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剩下的二分之一课堂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检查自己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否充分掌握,并对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与反思,向教师提问并寻求帮助。

“对分课堂”经过不断的实践,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并在实际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的应用,一方面,对教师而言,除在课堂中的主体讲授的身份外,还承担了协助者、启发者的重要角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身份得到了双重结合。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从知识内容的接收者,成为学习内容的反思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升。

二、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总结必不可少

课堂总结在每一个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流程,更是每一门课每一堂课中最能够提升精华的重要部分。但是往往在课堂讲授的课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课堂总结的重要性,对此没有充分重视。课堂总结在“对分课堂”的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总结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在授课后,教师应该对教授完的课程进行总结,对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以更好地使学生对于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有所回顾以及再次进行回忆性学习和巩固。

二是在对学生的引导学习中,对学生展示后的整体效果进行总结。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中自习的表现以及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还要指导学生对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加以巩固、提升。

(二)不必固定教学时间

“对分课堂”的课堂时间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师的教学时间,另一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的时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时间应结合实际,而不是盲目地固定自己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以小学数学为例,乘除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就应该较长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乘数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来的,怎么计算乘这一计算公式,再通过乘、乘数为学生讲解除、除数如何进行运算,以及最后的乘除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应适当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为最主要的衡量、把握的工具,而不是刻板地固定教学时间。

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还应包括相应地反复检查、复习的课程时间。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一方面符合教育相关政策背景下的教育要求,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该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学习、吸收能力。

(三)注重及时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负责授课、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进行自身总结与反思。以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为例。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的课程学习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授课前的备课阶段,就要考虑如何以简单的例子使学生明白运算的过程,思考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的哪一步会存在困难等。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也要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所讲授的运算技巧。最后,整合课后的每一个问题、学生表现以及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情况,对于自己授课的方式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此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完善自己的授课技巧。

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还应该多听取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建议与意见,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借鉴其他教师的长处与授课技巧,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一)合理利用课堂前半段时间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对分课堂”对课堂的分配时间更为严格与有限,教师授课的时间是原来的一半。这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进度、授课水平等都提出相应的挑战,要求教师对课程的安排要更加充实、精准,在相应的授课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一堂课所能留给教师进行讲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简洁,要牢牢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形象的问题来对重点知识进行诠释。

当下,我们常见的微视频授课方式,成了教师授课并进行内容讲解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事先制作好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微课视频及教师简洁语言的带领下,快速掌握重点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明确教学的课程中每一个需要完成的目标,通过讲授及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对“乘法是怎么来的”“什么是乘法”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乘法算式中出现的符号做到会写、会读、会算。在这个基础上,再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乘法的运算、乘法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特殊的数字、乘法最主要的特征等。最后,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前半段,引入自己的教案,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式学习

目前,合作讨论式学习是诸多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重视在前半段教学结束之后,带领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可将全班学生分为5~6 个小组,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讨论分解本节课重点、难点知识。合作学习对后续的教学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讨论式学习的组织。例如,在教学《面积》一课时,理论知识讲解完,学生要自主学习并讨论。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只有通过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小组任务,让他们开展小组讨论计算面积,并明确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了解各种计算公式的运用规律。然后,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些具有研究性的问题,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讨论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同时强化记忆以及对知识的应用。

(三)科学有效地总结与评价

当结束了前半段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应当在课堂后半段带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认识。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点,并结合视频、图形等让学生快速记忆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总结完学习的内容之后,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更有利于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效率。教师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不能给予学生过多的消极评价,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让学生在鼓励性的评价中提高自己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积极带动下,就能够激发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设置奖惩模式,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加以奖励,鼓励部分存在问题的学生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询问教师一些自己没有掌握的问题,使他们的不足得到弥补,不断地提高数学成绩。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对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可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如:我是计算小能手、评价会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对分课堂”的积极性,在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巩固学生的知识。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师的职责提出了更多的考验,对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道路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我们要在“对分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对分课堂”不仅仅是突破传统模式的一种全新授课方式,更是一种将在未来不断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凸显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将课程一分为二的过程,既保证了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的这一弊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乘法教学模式
算乘法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