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踝臂指数对其预测价值

2022-10-21 06:49曹海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18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动脉预测

顾 霖,薛 鹏,曹海红,周 莹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约占整个糖尿病群体的90%。病人一旦血糖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1]。研究显示,该类病人主要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预测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预测指标及风险分层的研究[2]。临床研究显示,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3]。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为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可较好地反映外周动脉的缺血情况,是一项简单、非创伤性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的检查[4]。基于此,本研究拟探究ABI是否对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预测价值,以期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连续性收集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36例T2DM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 T2DM 的诊断标准,确诊为T2DM病人;②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或原发性冠心病、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病人;②1型、继发性、特殊类型糖尿病者;③伴精神类疾病或意识障碍者[5-6]。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将病人分为心脑血管事件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非心脑血管事件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通过电话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须有2级及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资料等],其中,心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脑血管事件主要为脑梗死、脑缺血发作及脑血管性死亡[7]。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ABI测量 采用欧姆龙公司生产的BP-203PREⅡ动脉硬化诊断装置。测量方法:室温(约25 ℃)下,病人安静平卧10~15 min,在病人双侧上臂肱动脉处及双侧下肢内踝上方2 cm处绑上小袖带,于第一足趾跖骨处用约2.4 cm袖带缠绕。输入相关参数,仪器自动计算ABI。单侧下肢ABI<0.9即可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而ABI在0.9~1.4为正常[8]。

1.3 实验室检查指标 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静止待血清凝固后避光分离血清,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半径6 cm,15 min后取上层清液置于灭菌管中,于-80 ℃冰箱保存待测。血清肌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HbA1c,采用Oly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协和株式会社提供)分析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其中,将TC≥5.20 mmol/L、LDL-C≥3.40 mmol/L、TG≥1.70 mmol/L定义为高脂血症[9]。

1.4 资料收集 收集病人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程、既往史(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脂水平、HbA1c、肌酐等)及用药史(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等)。

2 结 果

2.1 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36例病人随访时间为9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9.8±7.2)个月,其中31例(22.8%)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包括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4例心力衰竭,6例脑梗死,另有5例病人死亡(包括3例心源性死亡,1例因脑出血死亡,1例因脑梗死死亡)。

2.2 影响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心脑血管事件组与非心脑血管事件组年龄、糖尿病病程、ABI、高脂血症、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慢性肾功能不全为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9]。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可能与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

件有关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年龄、糖尿病病程、ABI以实际值纳入,其他变量赋值见表2),以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作为因变量(否=0,是=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既往史后,ABI是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9.137)。详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

表3 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 ABI预测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 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ABI预测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价值较高,取最佳截断值0.7时,AUC为0.800[95%CI(0.700,0.9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73.2%,约登指数为0.542。详见图1。

图1 ABI预测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ROC曲线

3 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T2D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为T2DM主要死亡原因之一[9-10]。本研究选取136例T2DM病人(HbA1c>9%),随访显示,其中31例(22.8%)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主要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脑梗死,另有5例病人死亡,提示T2DM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如何使用简便、有效、无创的方法来预测T2DM病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对于提高T2DM病人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1-13]。

早期动脉硬化检测对有效预防T2DM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十分重要。全自动动脉硬化监测是近年来推广的无创、简单且价格低廉的动脉检测技术,可有效筛选血管内斑块,较为准确地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ABI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14-15]。有研究指出我国T2DM病人中男性与女性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ABI均呈负相关[1],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T2DM病人长期高血糖状态造成内分泌代谢紊乱,且大量糖基化产物聚集使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加速血管收缩,形成血栓,从而促进动脉硬化形成[16]。可见ABI是T2DM病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本研究证实,T2DM病人中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ABI更低,这与以往研究结果较为吻合。

为进一步了解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ABI是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病人机体免疫力、抵抗力随之下降,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17]。在控制了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既往史后,ABI是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9.137),对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然而定量地指出ABI降低到多少可以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对指导临床更有帮助,因此,本研究绘制了ROC曲线分析了ABI对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取最佳截断值0.7时,AUC为0.8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73.2%,提示当ABI<0.7时高度怀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综上所述,ABI是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识别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提供理论基础,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当然本次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未进一步进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分层、未考虑严重动脉狭窄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病人静息ABI可能正常等,这都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动脉预测
颈内动脉先天性缺如2例
成年男性脐动脉的应用解剖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心脑血管12个问答
吸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致澳大利亚平均每天17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