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资料的巧妙运用策略

2022-10-23 19:41颉亚鹏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资料语文课堂教学

颉亚鹏

一、 引言

对当下我国的大部分小学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去查阅资料,同时他们也还没有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可以说,小学生对资料的运用都是陌生的。并且,由于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够重视,即使是将资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也像走过场一样的应付了事。而这样的情况不仅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信息知识储备,阻碍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课业造成极大的负担,从而导致学生心浮气躁无法深入学习。文章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资料的运用进行深入地探究,期望对改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资料的运用现状有所帮助。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查找资料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资料的巧妙运用其实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有的教师会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地去查阅相关资料,有的学生会通过杂志、有的学生会通过互联网、有的学生会通过书刊等渠道来查阅资料。学生会在上课时将自己查找的资料带到课堂上,但是值得讨论的是,学生这样收集的资料能否真正地发挥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在根据自己所查阅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时,他们并没有对所查的资料形成理解与吸收,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所查的资料在复述,学生只是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一项任务而已,并没有根据所要查阅的资料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想法与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查阅资料根本无法发挥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真实作用,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查找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与目的主要有四个,首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而达到巩固学生识字量的目的;其次,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将资料内容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眼界;再次,利于学生更好地去消化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精准地解决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最后,通过学生自主地去查阅资料,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查找、甄选、处理以及汇总资料信息的能力。

三、 应该查找哪些资料,如何查找与处理资料

学生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必须要有方向、有针对性,不能看到什么资料觉得可以用就直接拿过来,而这种没有甄别、不懂得取舍的随意查找资料,其实根本就无法将资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真正地展现出来。而且,资料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也不是毫无头绪的将别人的想法复述出来,而应该是学生将所查阅的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与语言的组织,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融入其中再组织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的时候,首先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且实际的要求,并且要保证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查找信息、如何甄别信息、如何处理信息以及如何汇总信息等。例如,在向学生提供查找信息的途径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通过使用电脑,利用任意一个搜索引擎将自己想要查找的资料关键词输入进去就可以;又或者是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等;再或者学生还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影像资料,从而对自己想要查找的资料进行学习与汇总。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资料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资料分清主次,有效进行课前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资料的运用是需要技巧的,而不是教师或者是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将资料插入进来,因为这样的操作很有可能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从而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既影响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同时还对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要想将资料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分清主次找准机会再将其融入其中,而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对资料融入的节奏应该进行很好的把控。如若在课堂伊始教师就带领学生将资料的内容讨论完毕,那么就会极大地影响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讨论与思考。教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应用资料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念,通过不同的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从而让学生之间形成思想互补的有效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节课的时候,这节内容通过连续比拟的方式来描述秋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针对其余的三个季节试着进行描述,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再从自己的角度去描述一下学生眼中的秋天。通过这种自主查找资料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有更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与研究,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资料激发兴趣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专注力不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专注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所以如何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出来就显得很重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围绕三尺讲台,教学模式也过于单调和刻板,所以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无聊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获取资料的途径与手段也更加地多元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去查找资料,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资料的方式,也从传统的挂图方式逐渐地向现在的多媒体信息化发展。而这种视觉、听觉等多重感觉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讲更新奇、更刺激,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对秋天的雨进行资料查找。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相关教学课件资料的查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着教学进度的发展将学生所查找的资料带出来,再通过多媒体将自己所查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出来。虽然大家查的资料可能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在每个学生的眼中秋天的雨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美。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将学生眼中秋天的雨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带有学生自己想法与意识的观念,其实就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的查找资料再到学生有效地组织语言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整个流程下来对学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从而也极大地发挥了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学生在查找资料之前对秋天的雨并没有太细致地观察,当学生通过资料发现秋天的雨很有可能伴随着秋风,而秋风会将树上枯黄的树叶吹走,这样的景色再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非常美的画。秋天的雨还会带来非常好闻的味道,其中包括了树林的香气,还有一些水果的香气。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通过动态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再搭配上声音等从而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运用资料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的大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而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只利用板书、讲解以及挂图的方式,再结合学生自己的思维想象以及仅有的一点生活经验。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与想象空间都很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本发挥不出良好的作用,即使教师再认真地讲课,但是学生的吸收能力却非常有限,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教师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料从而拓展课堂教学的形式,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的目标。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形式有很多,而这种多样化的资料展示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日记练习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生写日记时也可以有很多样式的,教师可以运用动态图或者是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是不同颜色的文字、不同字体的文字或者是文字加图片的搭配形式等,而这样的新奇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组织框架以及内容结构等都有更清楚的认知与梳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所带来的知识壁垒与局限。

(四)运用资料提升学生自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可以说是两大教学重点,同时也是两大教学难点,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从而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感悟,但是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去想象力与感悟力都非常有限,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拿出更直观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的感观体验,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工作时查找好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自行查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探索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意识,提高资料整理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即将所学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体会与了解,帮助学生强化吸收教学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先自行查找一些小兴安岭的资料,如小兴安岭都有哪些小动物、小兴安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小兴安岭的特产是什么、小兴安岭冬景有哪些特点等,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能够让学生更具方向感,更清楚自己查找的资料是什么。而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问或者是讨论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将自己所查的资料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们以辩论的方式来深入地讨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等。学生通过表达的过程增强自信,并且在整个资料的运用过程中学生的挖掘力、观察力、想象力都得到培养,这对学生日后的思维培养与思路提升都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对学生在课堂上所表达的想法与观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但是不要过度的干预或批评,因为这样很容易就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自信,最终导致学生以后不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实际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五)运用资料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知识储备量不够,而且对实际生活也缺乏相应的经验,所以小学生在判断事物时往往都是通过表面的直观感受来进行表达,对更深层次的判断他们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此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是直观的、具象的,他们对过于抽象的事物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具象的基础之上,所以想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通过运用图片、文字、影像或者是声音的形式来展现资料,这样才会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地从具象向着抽象发展。而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现教学知识点,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节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表达自己认为的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大部分都会以鸟叫、小动物的声音等作为答案,当学生纷纷踊跃地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就可以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资料拿出来与学生共同分享,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大自然的声音可不仅只有小鸟的叫声以及一些小动物的声音,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风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下雪的声音、打雷的声音,让学生先来猜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声音,然后告诉学生这些声音也都是大自然的声音。再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小花、小草、树林、河流、山川等图片或者视频展现给学生,并且告诉学生这些也都是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展示,不仅更利于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也更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运用资料检测教学成效

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可能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随堂测试的模式,但是学生对这种教学成果检测的方法其实是很反感的。而随着小学语文教学中资料的应用,教师可以随堂通过资料的运用对学生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成效检测。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程进行一半的时候可以利用资料以设问的方式对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成效进行检测,教师可以问学生西沙群岛的海滩是什么样的,其海岛都有哪些特点等,而学生通过此前的资料运用,对所学的知识点有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会滔滔不绝地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为了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一下小讨论。同样,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教师依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点与资料都投放在多媒体上,从而对学生起到加强记忆巩固知识点的作用,从而促使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五、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资料的巧妙运用,教师应该从根本上向学生讲解运用资料的方法、技巧与作用等,并且引导学生对资料开展更加深入地研究,从而有效地解决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出现的教师教学盲目、学生学习茫然、整体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资料,从而将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发挥至最大,充分地展现其激发兴趣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习自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最终检验整个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促使语文教学向更深远的层面发展。

猜你喜欢
资料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