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实施措施

2022-10-23 19:41谈贵军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生情境

谈贵军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地推陈出新,涌现了大量新的教学策略。其中,生活化教学备受广大教师瞩目,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积极有益的教学变化,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然而,生活化教学实施以来还未形成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教学体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应当践行新课程理念,加大生活化教学措施研究和实践的力度,总结提炼有益的教学经验,使生活化教学逐渐趋于成熟,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优化语文教学

传统课堂强调知识教学,教师习惯机械化地传授学生知识,教学方式简单直接、单一化,缺乏巧妙的设计和鲜活素材。而实施生活化教学后,教师引入现实生活中和语文课程相关的素材,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促使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产生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过去。比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布置生活化家庭作业等,都是生活化教学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的新颖改变。

(二)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站在学生角度,生活化教学产生的积极价值尤为突出。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生活化教学将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搭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而且,生活化教学使传统课堂向互动课堂、生活课堂转变,显著增加课堂活力,让课堂教学变得不再那么枯燥、刻板,利于激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生活化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擅长的领域中学习有所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条学以致用的道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为学生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第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学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等,来呈现和讲解语文知识,把刻板的书本内容转化为日常身边熟悉的生动形象,从而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形象认知思维,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三)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教师从事教职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生活化教学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将其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这就使得教师不断地研究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措施,并在课堂上加以实践、分析和总结,形成规范化、有效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一个过程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所发展。

二、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立足教材,从生活入手

语文根植于生活,文本内容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是一种必然,也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教师切实践行新课程理念,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设定一些带有生活气息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生活化,这样的目标既契合文本内容,又适应学生生活。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立足语文课程目标挖掘书本内容和现实生活、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立足于此设立符合各方要求的教学目标。例如,讲《只有一个地球》时,该篇课文描述了地球及其环境。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环境,树立环保意识。这样的目标设定,符合该篇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可以引领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二)巧妙创设,以生活为情境平台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现象、生活场景、生活人物等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置身于生活化情境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对语文内容的吸收理解。同灌输式教学相比,这种以生活化情境为载体的教学设计,更能吸引学生,更适应学生的形象认知思维。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来理解枯燥刻板的语文知识,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现有的教学设备灵活设计,使生活化情境完美融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是课堂现场搭建的,可以是视频直观呈现的,也可以是学生模拟演绎的,只要条件允许、满足需要,都可以创建。比如说,电子白板具备资源储备、情境再现等功能,常用于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资源库中的视频、图片等资源,直观再现文本中的生活场景,借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直接结合情境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例如,讲《惊弓之鸟》时,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这样一个动画视频,“一群人逛动植物公园,拿着弹弓打笼中的小鸟,小鸟上蹿下跳,不断拍打翅膀,呈恐慌无状之态”,直观再现文本情境。这样的情境既契合课文内容,又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再如,学生角色扮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以对话为主、以故事为主的课文,教师将这些课文改编成戏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演绎对话场景和故事内容。学生扮演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不拘束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情境更加生动有趣。

(三)精心设计,把问题融入生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做准备;促进师生互动,构建高效的互动课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必不可少。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设计一些生活化的课堂问题,便于学生听得懂、理解得快。教学中,教师首先从教材入手,提炼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分析学生不易掌握的语文知识点,如描写方式、语言表达技巧、课文内容等。然后,挖掘这些重难点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基于其中的联系设计课堂问题,使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析问题、学习知识。例如,讲《触摸春天》时,教师设计了一些生活化问题,如“春天里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有的说“风变暖了”,有的说“衣服穿得少了”,等等。紧接着,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手触摸到春天吗?”学生们答道:“不能。”教师:“既然不能触摸到,为什么文章题目是《触摸春天》呢?”进而引出文章内容及其中蕴藏的拟人等修辞手法。以上几个问题都从学生生活切入,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契合课文主题。

(四)搭建活动,以生活为抓手

语文和生活联系密切,开展语文教学,需要结合生活。而且,学生学习语文也需要生活认知的支撑。因此,教师把生活化教学理念融于教学活动设计中,以生活化教学活动为媒介实施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大量的课内外活动,如读写、阅读、信息整合、生活观察等。这些活动都应和学生认识基础对接,即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才便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使学生有所习得。总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巧妙设计一些生活化教学活动,把阅读、读写等融于其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以生活为抓手开展语文教学。例如,讲《竹节人》时,该篇课文描写了“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设计手工制作和写作相结合的活动。具体的是,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再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玩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制作过程和自身感受,待活动结束后写一篇记叙文,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把读写和手工制作相对接,让学生做生活中喜欢的玩具,并把制作过程和感受写成一篇作文,既增添了教学的生活化气息,又锻炼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五)灵活安排,视生活为作业的落脚点

对于家庭作业,教师习惯按照传统布置一些课文背诵、练字、语句抄写等类型作业。此类作业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但是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且不利于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写作业,自然也巩固不了课堂所学知识。对此,建议教师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创新作业形式,以激趣学生,锻炼学生能力。

生活化家庭作业可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长期性作业,其二是短期性作业。比如,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父母的情绪变化,记录一日家庭的生活琐事,并用文本语言描述出来,此为短期性作业;让学生种植一颗植物种子,每日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并做好记录工作。一段时间后,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上讲述自己种植植物的过程和感受,写一篇不限字数、不限文体的文章,此为长期性作业。教师可以灵活安排短期性和长期性的生活化作业,以增加作业的灵活性和鲜活性。

(六)丰富生活化教学方式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若想保证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展开效果,则应丰富生活化教学方式,教师在制定生活化教学方式时,务必要做到将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相关的生活要素,深化自身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如此则更利于保障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并且,对于小学阶段的文本内容来说,其中不少内容和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较远的距离,因而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而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务必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文中所展现出的场景,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此也更为有助于激起小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热情,还可使小学生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感知文本内容之中所展现出的场景,以及所蕴含的思想。例如,在开展《三顾茅庐》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则可以将《三国演义》这部影视剧的片段放映给小学生们观看,这样小学生们就能够直接观看到刘备、张飞以及诸葛亮等人物,进而使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描写也能够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且这种方式还十分利于激起小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学的喜爱之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游戏的引入作为丰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由于多数小学生喜爱参与至游戏之中,并且也是小学生们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实际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在当前展开生活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效引入游戏,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发现不少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均较高,并存在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绝对标准的错误认识,导致小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越发不足,同时也会致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期间失去不少的乐趣,久而久之,不但会影响到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还会影响到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在当前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更应注重于引入游戏,这样不但符合小学生们所具备的天性,也可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保障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但也应注意到的是,虽说小学生极为喜爱游戏,但也不可让小学生全然投入游戏之中,而忽略对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应切实把控好游戏引入的内容,以及具体开展的时间,这样才可更好地体现出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质。

(七)以生活化方式凸显教学魅力

大多数小学生好奇心都非常重,所以若是将小学生长久地局限在语文课堂中,不但会致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错误性的理解,也不利于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在当前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摒弃以往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生更好地投入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尤其是要重视将现实生活之中的某些元素,引入具体的教学之中,促进小学生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性,实现以生活化的方式来凸显出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魅力所在。另外,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发现也存在不少富有意境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其中,也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所具备诸多趣味。所以说,以生活化方式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务必要针对小学生们所具备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来有的放矢地运用于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也有助于保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质量,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符合新课改之后对其所提出的各项要求。

例如,在开展《美丽的大自然》一课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处于大自然之中,针对自身在自然环境中的所见和所闻,认真分析文章内容和自然环境真实情况之间所存在的异同之处,然后再写出自身的理解,在采用上述方式之后,不但可深化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实际理解程度,让小学生可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们的语文写作水平,使得小学生们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把控好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作用,以提高教学工作的魅力,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和投入,这样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也势必会获得更好地提升。

三、 结语

综上,生活化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助推小学语文教学升级提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显著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生活化教学设计语文课程目标、教学情境、课堂问题、教学活动和家庭作业等,增添语文教学的生活色彩,让学生结合生活开展语文学习。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熟用生活化教学理论,巧妙设计生活化教学过程,使生活化教学有效融于小学语文教学,切实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效用。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生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