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伤科顾护脾胃思想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2-11-15 15:35张书铭许金海叶洁莫文施杞
中医正骨 2022年3期
关键词:运化正气气血

张书铭,许金海,叶洁,莫文,施杞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属中医“痹证”“痿证”的范畴。膝关节疼痛、肿胀、弹响、僵硬和功能障碍是KOA的主要临床表现[2]。中医认为,正气虚损是KOA发病的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人体正气虚损,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痰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致膝关节疼痛、肿胀。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均由脾胃运化水谷精气化生,脾胃健旺则气血充盛、营卫固密,御风寒湿邪于外,人体不易发病。石氏伤科认为,脾胃与KOA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顾护脾胃思想应贯穿于KOA治疗的始终。为深入探讨石氏伤科顾护脾胃思想在KOA治疗中的应用,我们概述了脾胃与KOA的关系,并从欲瘥膝痹当先顾护脾胃、治疗主证当兼顾护脾胃、余邪未清宜调中善后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1 脾胃与KOA的关系

1.1 脾胃虚弱、正气虚损是KOA发病的内在因素《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石氏伤科认为,疾病无论发生在脏腑、经络,还是皮肉、筋骨,均与气血有关[3]。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均由脾胃运化水谷精气化生,脾胃健旺则气血充盛、营卫固密,御风寒湿邪于外,人体不易发病;脾胃失健则气血亏虚、营卫空疏,风寒湿三气易入里致病。《素问·痿论》曰:“脾主周身之肌肉。”脾胃作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依靠其来营养,脾胃健运则肌肉发达,四肢灵巧有力,不易为劳损所伤,伤则易愈;脾胃失运则四肢倦怠乏力,痿软不用,易于劳损,伤不易愈。KOA发病与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下降密切相关[4],石氏伤科提出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5]。外伤或长期劳损致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维持膝关节稳定的软组织损伤,膝关节动静力失衡,是KOA发病的始动因素。

1.2 运化失司、痰湿瘀凝滞经络是KOA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说文解字》曰:“痹,湿病也。”石氏伤科认为,痰夹瘀血碍气是伤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提出损伤后气脉闭塞、脘窍凝滞,易于痰聚为患。痰湿凝聚影响气机正常运行,使气机阻滞、津液不行、血运失畅,导致瘀血形成;瘀血又阻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使痰生内聚、凝滞经络、化生水湿;痰瘀互结,循环往复[6-7]。另外,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所致气血亏虚也易成瘀。脾喜燥而恶湿,湿邪侵袭,脾胃最易受累。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易化生内湿;反之,脾阳亏虚、水湿不化、腠理疏松又难挡湿邪侵袭。湿浊流注关节,气血津液瘀滞经络,则见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湿性黏滞,湿浊郁久耗伤脾胃之气又致湿邪内生,虚实夹杂,循环往复,以致病情缠绵难愈而成久痹顽疾。

1.3 脾气不旺、肝肾愈亏是KOA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KOA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群,肝肾不足为其主要病机。而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脾肾相济,气血旺盛,元气充沛,骨髓得养,筋骨得强[8]。脾弱则后天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充养肾中先天之精,脾病日久则肾精枯竭、经络失养、髓减骨枯而加重病情。脾生血、肝藏血,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肝才有所藏。肝血充盈,筋肉强劲;肝血亏虚,筋肉失荣,四肢拘挛、活动不畅、麻木不仁。肝主筋,“膝为筋之府”,筋得肝精肝血濡养,才能坚韧有力、机触灵活;肝精肝血亏虚,筋脉不得滋润,则筋的运动和恢复能力就大打折扣。脾胃亏虚必然导致肝肾愈加亏虚,加重KOA的病情。

2 顾护脾胃思想在KOA治疗中的应用

2.1 欲瘥膝痹当先顾护脾胃《景岳全书》有言:“凡欲察病者,必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石氏伤科对KOA的治疗强调整体审察、内外同治,在治疗初起之时,就强调顾护脾胃的重要性,认为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治疗[9]。只有脾胃摄纳水谷、运化精微的功能正常,人体正气旺盛,才有抗邪之本,也才能更好地吸收药物,发挥药物的效力。若不顾患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饮食难下,而一味加用祛邪之品,则会诸药难进、进而不化、化而不达,进一步耗伤人体正气,病难治愈[10]。KOA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在治疗之初就应制定长久的治疗方案,先化湿健脾、理气和中,再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2.2 治疗主证当兼顾护脾胃中医治疗KOA多用虫藤之类的药物,以解关节内的凝痰败瘀,疏经通络[11]。但藤类药多为苦寒之性,易伤脾胃之气;虫类药久服则易耗气散血,损伤脾胃。另外,KOA患者多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方中不免大量应用补益类药物,此类药物滋腻碍胃,久服有累脾伤中之嫌。西药治疗KOA常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而长期应用这些药物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2-13]。石氏伤科认为在治疗KOA主证的基础上,应针对患者出现的脾胃失调兼证进行辨证治疗。对脾胃气滞、脾气亏虚、肝气犯胃、食积中阻、湿滞脾胃、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痰浊中阻等伤科疾病常见的脾胃失调证型,石氏伤科提出了“顾护胃气,八大常法”,即理气宽中、补气和胃、舒肝和胃、消食化积、化湿和中、滋阴和胃、温中和胃、祛痰宽中8种方法[14]。

2.3 余邪未清宜调中善后石氏伤科认为,对于慢性筋骨疾病的治疗虽以气血为先,但顾护脾胃应贯穿治疗的始终[15]。KOA治疗的后期,患者肿痛已消,但余邪未清,邪气流连伤正。在此时顾护脾胃,从本论治,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防止病情反复。脾胃失调是KOA病情反复的关键原因之一,针对KOA治疗后期的余邪未清和瘥后防复,宜调中善后,主要方法为调整饮食、条畅情志。

3 小 结

脾胃属土而居中焦,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健旺则气血津液运化有道、运输有秩,五脏六腑充盈强盛,正气固护,身强力壮而百病不生[16]。药物发挥最佳效力亦有赖于中焦良好的受纳运化,输布药力直达病所。石氏伤科认为脾胃与KOA的关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损、卫外不固致外邪入侵而发病;②运化失司,输布水液失司,痰湿瘀凝滞经络致病情胶着、迁延难愈;③脾气不旺致肝肾愈加亏虚,加重病情。因此,石氏伤科认为顾护脾胃思想应贯穿于KOA治疗的始终。治疗之初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先考虑顾护脾胃,做到既祛邪又不伤正;治疗主证时应兼顾护脾胃,且应根据脾胃失调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在KOA治疗的后期,针对余邪未清和瘥后防复,宜以调节饮食、条畅情志为主调中善后。

猜你喜欢
运化正气气血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正气文天祥
“搓手”可充盈气血
正气文天祥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