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022-11-20 02:26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初中语文能力

陈 媛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48)

引言

表达能力是个人素养的体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表达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加强对这一教学目标的深层次认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1.1 外在素质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是交流方式的体现和传递。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日新月异,人才的竞争是激烈而不断的,所以说话是人们展示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最重要的方式。自我表达的能力对应于个人的外在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和生存所必需的。这主要是因为能力,能力是在与他人交谈和交流时表达自身的意见、想法和愿望的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自发性和对应性直接反映了一个人几乎或全部的外在特征,间接影响一个人的形象。人的表达能力包括后天的天赋和能力,高中语文教学是提高学习表达能力的关键。中学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必须及时、适当地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准确地表达和交流彼此的想法。

1.2 综合能力的表现。自我表达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综合的潜力。丰富的知识和舒适的语气,让你能够恰当、自然地表达自己,对人际交往做出自由、灵活、轻松的反应。人们应该能够自由、恰当、有序地表达与自我的思想有密不可分的概念。一个人要达到这个水平,在教授初中语文时,学生必须不断地、系统地发展和提高口语能力,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并表现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此期间,这对建立和发展他们的关系非常有帮助。

2.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

2.1 教师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陈旧。由于许多教师仍然深受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学习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制度教学技能时,并没有及时、一致地抛弃旧的学习理念,按学生的需求设定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以文字、词语、句子等课本知识要素为主要课程材料。换言之,教师需要认识到语文在建立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不过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选拔人才,忽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此举违背了教育改革最终目标,也限制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

2.2 学生自身意识薄弱。除了客观因素外,学生作为主观演讲发音技巧培训和辅导课程的主要参与者,缺乏锻炼这些技巧的主观意识。初中生容易受环境影响,更注重掌握基础知识,以便于其进行升学等人才选拔方面的实践活动,却忽略了说话作为一种技能的重要性。因为教师在培养和教授学生时,通过语言等活动表达自己的技能时,学生自身缺乏积极性,影响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2.3 老师不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我国历来接受应试教育,学校或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口语表达,未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口语无法提高。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日常生活,父母无法向学生教授良好的口语教学技能。在口语教学的长期弊端中,学生不忽视语言技能的获得,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存在心理恶化,无法很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演进。

3.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

3.1 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压力。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敏感,并且有很高的自尊心。当学生自身觉得你的语言能力不够,会导致学生经常拒绝说话。同学和老师都嘲笑他说得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障碍限制了他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老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表达,然后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1)以谈心的方式进行交谈,打开学生的思想。学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为他们有心结。中国初中教师课后要适时与学生交谈,对学生坦诚相待,详细了解学生为什么不说话,让学生开阔思路,帮助有真正需求和想法的学生尽快摆脱混乱并敞开心扉。(2)教学生减压技巧。寻找路径通常很困难。通过顺畅和优质的沟通活动。例如,为了缓解压力,在和某人说话之前,深呼吸,降低语气,告诉自己说清楚话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这样的小技巧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助于使语言沟通更加愉快和有趣。

3.2 以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课堂比起其他课程来说,更加的灵活,语文课程实际上应该是以表达为主且有趣味的,教师在课上提出有思考空间的题目,学生敢于思考,并且将答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出来,教师应训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吐字清晰,语言完整,而且要分条分框,观点清楚,态度要自信。在课程的设计中,就应该针对每一课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表达能力训练,在提问与回答中,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自我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告诉学生文章中所讲述的内容是两个骗子裁缝通过花言巧语对过往进行欺骗,号称自己制作的衣服只有足够聪明的人才能够看到,大臣们为了展现自己的聪明都称赞衣服如何漂亮,最终只有一个孩子勇敢说出国王并没有穿衣服。学生在理解课文讲述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构建情景或是趣味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其具体做法可以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变,以话剧或是小品表演的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场景模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别饰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学生需要进入到角色当中,根据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进行台词展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学习兴趣,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明显提升。

3.3 通过语文教学拓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组织“课外书交流”教学活动,每次语文课后预留几分钟的时间,让每位学生轮流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介绍过程中学生需要为其他同学讲解书籍的内容和自己喜欢的原因等,通过这种拓展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原因在于学生在介绍前需要对课外书籍进行阅读,长期的影响下语文知识积累也会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

3.4 通过朗诵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时,教师都会选用朗读的教学方式,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语气对诗歌的感情基调进行分析。例如李白的诗歌一般都会运用高昂的声音展现气势恢宏的场景或是心中的无限豪情,当用到这种朗读方式时则会说明诗歌的感情基调十分积极;当朗读的语气较为舒缓低沉时,通常诗歌主旨都是较为悲伤的感情基调。基于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诗歌进行朗读,以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就邀请了几个同学上讲台铿锵有力、庄严豪迈的朗读了这首诗,不仅使得学生感受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发出来的磅礴的爱国激情,更使得学生明白作者通过歌颂黄河的同时,歌颂了我们自强不息的人民,歌颂了我们的祖国。“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一字字一句句,在朗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无一不感觉作者的胸怀宽广,气势非凡,感受到了作者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对诗文中字句的理解,使得学生更能身临其境。

例如在讲授杜甫的《使至塞上》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豪放磅礴的语气进行朗读,了解杜甫虽然经历贬谪但仍忧国忧民的心情以及壮阔隽美的大漠风光。由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有所不同,教师在讲解和指导过程中可以进行拆解细化,例如“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朗读过程中需要用什么语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又该用什么语气,适度降低学生学习与思考的难度。学生朗读过程中需要学会语气情感的细腻变化又或是激昂展现大漠风光,在情感与语气的变动中对学生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3.5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一个人在表达时是否有逻辑,还取决于表达时的心态良好与否。表达能力是两方面的内容二合一,既具有清晰的观点,又具有良好的心态,才算是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不仅要求在课堂中、特定的问题环境下能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与人的日常交流中,能够表达自己,不怯懦、自然、大方、平等的与人交流。在社会实践中的表达能力训练,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在无形中增强了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敏捷多思,增强反应能力。

教师应该在课外大胆的设计教学项目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课外活动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你描述我猜”的游戏,学生抽取卡片,并且对卡片上的词进行描述,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不仅能对该事物进行细致描述,还对这一事物有关联的事物进行了描述,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一举多得。

3.6 争做新闻播报员,提高口齿灵敏度。语言表达强烈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口齿灵敏程度。一个重要的过程是确保他们的表达是完整和具体的,并且他们可以清楚地说出发生了什么,表达清晰,让学生多锻炼。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扮演“小记者”的角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每天都有很多学校新闻,教师应确保学生充当演讲者,并能充分解释学校发生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肯定会有所提高。例如,小红和小华的两个学生在担任新闻主播时,一进校就密切关注并记录了学校发生的有趣新闻。这将使教师能够仔细记录学生第一次来学校或上课时所做的事情,与此同时,另一名学生小华专注于每个学生下课后的表现。仔细观察后,他意识到每个学生做的事情都有对氯。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分配足够的课堂时间来模拟两个学生的“新闻发布”来在课堂或学校广播事件,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7 分享阅读感受,开展对话交流。所有学生都有体验工作的个人愿望。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的东西,更想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些东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然而,在课堂上,教师通常只关注学生是否读得好或理解得好,并没有忽视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在语文课上开展实践活动,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老师在《岳阳楼记》上课的时候,想要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就需要带领学生,站在较高的山岳上或者是楼上,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心理体验,进而为学生创造一种情感共鸣。在这些感官情境中,学生不应该控制自己与他人互动或交流的欲望,而应该发出赞美的声音。在此期间,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利用所获得的知识来说明情况,这肯定会让学生表达他们的热情并提高他们的语言。

3.8 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思维训练。自我表达是指用文字表达思想、感受等的能力。表达语言学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背景,还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性和客观对象的规律性,表达的逻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演变。恰当的表达离不开灵活清晰的逻辑思维,作为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项目,中学应着眼于通过适当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即兴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教师还可以创造艺术概念和创造性环境,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理解。此外,老师可以给学生说话,教他们如何说话。口语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增加口语技能,还可以利用他们快速学习生词进而造句,以提高学生技能和思维的能力。

结语

本文从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了分析。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双重背景下,初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引导建立乐观、积极、活泼、外向的健康人格。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提升,为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初中语文能力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