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角度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2022-11-20 02:26张广州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过程

张广州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中心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大致有两个模式,第一是以说教式为主,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机会少、实践时间短;第二个模式则是以散养式为主,教师以简单的热身活动作为开场,然后再进行简短的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后不再进行其他的集体活动直接解散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直至课程结束。出现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原因是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不正确,体育教师教学素养及教学质量低下导致。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

1.改变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素养

首先,体育教师应当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参观并学习其他院校教师的优秀经验,或者是学校定期运用体育课程研讨、培训学习等形式不断丰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其次,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摈弃传统单一的教学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创新、积极的运动氛围,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次数,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最后,体育教师应当在每次教学结束后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认真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2.创新教学设计,做好课前筹划环节

教学设计是以课程标准为背景,以教学对象特点为主要依据,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进行提前预设,以确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始教学活动前一定要对本次教学内容和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提前进行规划,运用创新性思维,站在开发创新的角度对课程内容及方法进行设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依据教学设计实施具体教学环节时,教师一定要灵活多变拥有创新思维,根据当下学生的表现以及所产生的问题及时分析,优化教学内容,切忌生搬硬套所有的教学环节,不注重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当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大纲的内容,并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班级内学生的行为特点及学习需求撰写教学计划;第三教师可以适当的参考教辅资料,根据教辅资料上所出示的课后小任务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最后在教学设计重要加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例如,前滚翻技巧的学习。前滚翻技巧是小学三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前教师首先要提前撰写教学设计。撰写教学设计第一步就是目标的设计,目标的设计教师可以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进行预设,如将“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前滚翻时要团紧身体的技术要点”作为认知目标;将“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及合作精神”作为情感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作为技能目标。在预设好教学目标后就是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可以运用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如设计闯关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多个关卡或者是矮一点的山洞让学生运用前滚翻动作完成闯关。在教学设计的最后教师要制定本次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评价,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的灵活跳跃,对于新鲜的事物拥有十足的好奇心。为了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运用游戏的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的热身环节。传统的体育教师会采用让学生围着操场跑步的形式进行热身,学生往往会对于这种方式产生浓厚的疲惫感以及排斥感。因此,教师可以在热身环节中加入游戏的形式,在跑步的过程中加入不同的口令,可以是教师发出的口令,也可以由领跑同学发出口号,其他学生根据不同的口令变换跑步姿势,这样的方式不尽能够达到热身的效果,还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在高年级“篮球传球和接球动作技巧”教学时,教师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让学生掌握到动作要领,然后加入传球接球比赛的竞技类游戏,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划分进行接球、传球比赛。教师在竞赛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有无错处,在比赛结束后进行统一的讲解与纠正。

在进行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各种指导思想。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良优化,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度。简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运用以下几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第一,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广受学生欢迎,同时教学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进行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必须要紧紧抓住小学生喜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合理的对体育游戏进行设计,进行游戏教学。比如,在组织队伍时,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听数报团或者是反做动作等体育游戏,让学生能够完成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愉快且活跃的氛围中活动身体,为接下来的体育课堂做好积极的准备。又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两人争球,传球比快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即感受到篮球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篮球教学中去锻炼身体。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球类进行练习,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面前表演自己小组的球技。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教师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及体系

当前,各小学普遍存在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这一问题,没有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在学习后不能查缺补漏,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加强,进而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更好地发展。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还能使学生了解到自己薄弱的地方。教师在评价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其进行引导,运用积极向上的方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进行了“立定跳远”教学后,教师可以将跳远的米数以及跳远时动作的规范程度作为学生的评价指标,如果发现手臂姿势摆动不正确的学生,要及时地加以纠正,避免错误地姿势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针对姿势正确并跳得远的学生,要采用语言表扬地形式鼓励学生。

5.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学重视度偏低,这也就导致体育教师在选拔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其实并不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学水平,有的学校甚至还出现其他学科老师担任体育教师的情况。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极差。同时,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经常抢课,甚至闹出了体育教师常年多病的笑话。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因为老师的不专业,将直接导致体育教学的目标严重偏离。体育课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教育价值和实际意义。因此,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要求之下,学校方面必须要增加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体育老师的选拔过程中,加强要求严格的对体育老师的从业资质进行审查,尽可能的选择具有高教育水平的专业体育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以和一些体育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引入先进的青年人才。青年体育教师往往更有活力,同时思维上也更灵活,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升级。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保证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同时还有效促进了体育高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对高校及小学双方都有着一定的好处。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建设,有利于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同时也为体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加强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

体育教学设施的不完善也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的推进速度。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学校的操场是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小学必须要加强对学校操场的建设。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操场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体育器材的采购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努力保证足球场地和篮球架等基本活动设施的实际建设。同时,还应该增加足球和篮球等器材的购置,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的过程中能够拥有足够多的活动器材。最后,加强体育教学器材管理制度的完善。很多学校拥有铅球,垒球和标枪等体育教学器材,但是学校因为害怕教学事故的出现,限制学生在体育课上使用。这也极大的制约体育教学的作用和效果发挥。为了防止这样现象的出现,学校必须要对器材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通过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教材使用行为或者结合学生年级的不同进行科学的使用控制,保障体育器材的科学使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新课改条件下体育教学的实践意义。

7.加强教学上的技术融合,增强体育的直观性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国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也渐渐走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可以说,信息技术以及渗透进人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也必须要进行信息化改良。多媒体技术、微课、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教育改良的绝佳方式,为现代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就小学体育而言,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上面相对较低,不少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是一门户外学科。因此不适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上,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找准切入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以短跑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采用示范的方式来对学生传授各种短跑动作,并让学生在教学完成之后积极模仿。而对于一些难以展示的技巧,就只能通过语言讲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难以理解,而且即便教师进行身体示范,也不能让学生获得全部的教学信息。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播放详细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更加规范,更加标准的示范动作。同时,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还可以进行慢放处理,在此过程中教师配上自己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短跑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比如起跑的时候蹬地跑步的过程中控制呼吸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短跑的知识,运动能力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8.因材施教,加强教育的灵活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及深化,学生的个性被老师更加重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性。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标准较为刻板,通常以固定标准来分别要求男女生。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运动能力等等。这也就导致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因为达不到标准而产生自卑感,对体育运动失去信心、而身体素质较高的同学则能够较容易地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失去学习专业运动知识的动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实行更高效率,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对于部分体质较弱的学生教师进行定制化的教学,在教学计划上,要稍微的缓和一下,运动的强度不宜太大。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性的训练上面。如果学生尽力了,却没有达标,教师也不能批评学生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锻炼合理饮食,进一步加强身体素质。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而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应当适当提高训练标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上面。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拥有更加专业的体育运动能力。

结束语

体育课程是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多方面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运用创新的思维不断优化加强体育教学研究,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过程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