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合作游戏,助力幼儿多元发展

2022-11-20 02:26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

学 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幼儿因为自身的年龄较小,在参加幼儿游戏时经常需要和其他幼儿合作,如此方能完成游戏任务,获得好的游戏体验,同时,通过相互合作,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开展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特色游戏等合作游戏活动,丰富幼儿教育的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开展幼儿合作游戏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通常情况下,幼儿合作游戏活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户外游戏活动,一种是室内游戏活动,其中,户外游戏活动又以体育活动居多。幼儿在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进行跑、跳等不同的体育运动,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教师组织幼儿合作游戏活动,首要意义就是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通过参加活动,可以实现充分锻炼,提高幼儿身体的力量、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等,最终提高幼儿的综合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1]

1.2 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因为年龄较小,爱玩基本上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在玩得过程中,交流也是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师通过组织合作游戏活动,幼儿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和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实现充分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相关调查资料也显示,幼儿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更容易释放天性,集体活动中的各项操作也更加符合幼儿成长的需求,可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快乐、积极、轻松、愉快的环境,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1.3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教师组织一些比较日常的合作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在参加合作游戏的过程中,会认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以及正确的言行举止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1.4 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教师组织合作游戏活动,需要多名幼儿参加,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另外,幼儿在参与合作游戏活动时,还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这些都需要幼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除此之外,幼儿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完成合作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礼让和协作,在之后的集体活动中,可以以遵守集体利益为重。

1.5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合作游戏活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社交活动,因此,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交际,掌握一定的交际技巧,这就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同时,幼儿在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游戏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还可以建立起一种亲密的、牢固的良好关系,进而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做准备。

2.积极开展合作游戏,助力幼儿多元发展的策略

2.1 开展区域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游戏是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思想。”这句话也对教师组织区域游戏提供了一定指导。为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己成立小组,选择区域游戏,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2]

例如,教师在组织区域游戏游戏之前,先对幼儿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的幼儿喜欢音乐,尤其喜欢敲打各种乐器;有的小组喜欢探索各种科学现象,特别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探索;有的幼儿则喜欢研究并使用工具材料。为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对幼儿进行了分组,让喜欢音乐的为一组去音乐区,喜欢探索科学现象的为一组去益智区,让喜欢使用工具材料的去搭建区、搬运区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加强了对幼儿的鼓励,引导幼儿积极合作。如在益智区中,教师带领着幼儿研究《物体的沉与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幼儿将各种材料的物品投放到水中,然后观察这些物品都有什么变化,什么东西沉入水底了,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了。幼儿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合作的积极性被大幅度提高。最终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幼儿仔细观察了从锡纸团和锡纸船在水中的变化,初步感知了铁船航行的原理。总之,整个区域游戏过程教师都十分注重幼儿之间的合作,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2.2 开展户外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2.2.1 快乐足球。现阶段,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的户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足球运动作为一项可以体现合作与共赢的运动,在幼儿合作游戏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足球文化的分析,结合幼儿的年龄,开展快乐足球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最终培养幼儿的意志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保证足球游戏开展的趣味性。幼儿年龄较小,在参与游戏活动的时候更加受兴趣驱动,因此,教师要分析现阶段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将其融入到足球运动中,从而真正实现快乐足球。例如,教师结合大部分幼儿的兴趣爱好,设置了故事表演游戏,取名为小动物吃彩虹糖。在游戏中,教师利用纸箱制作了大大小小的动物球门,球门就是小动物的嘴巴,而足球则代表着一颗一颗的彩虹糖,教师让幼儿将足球活动看作是喂小动物吃彩虹糖,让幼儿通过相互合作将“糖”踢进小动物的“嘴巴”中,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快乐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还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努力将足球踢进球门,也放大了足球进门的愉悦感。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场景,锻炼幼儿的创新性思维,让幼儿在合作踢球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的分为。例如,教师结合足球的玩法,设置了“小小拨浪鼓”的游戏,让幼儿用自己的头、手臂、肩膀等部位来实现快速点球,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完成球的传送动作。通过创设场景,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灵敏度,帮助幼儿掌握了各种足球技能,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合作精神,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化发展。[3]

2.2.2 几人几足。在足球运动中,“几人几足”是一项经典的合作性体育游戏,教师在组织“几人几足”的游戏活动时,可以先从简单的游戏练习开始,然后逐步转变成各种难度的练习,从三足一直到多人递进,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发展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同时,“几人几足”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满足不同年龄的幼儿,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例如,在幼儿刚开始接触几人几足游戏时,教师设置的规则十分简单,两人三足,让幼儿两人一组参与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先让每组幼儿将的右脚和对方的左脚绑在一起,然后匀速前行,中间尽量不要摇晃和摔倒。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在幼儿熟练了以后,教师则开始增加难度,开展了三人四足、五人六足等游戏,成功锻炼了幼儿的多人合作能力。同时,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逐渐形成了坚毅的性格。

2.2.3 安吉游戏。安吉游戏是一场游戏革命,在安吉游戏理念下,教师需要将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为幼儿创设自主、自由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形成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发掘自身的潜能。同时,安吉游戏也强调一定的冒险性,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多民族特色以及幼儿的发展情况,实现安吉游戏的原本化。安吉作为浙江省的一个县城,这里的环境相对较好,教师可以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设置各种游戏活动,如攀爬活动,沙水活动、构建活动、涂鸦活动等等,充分发挥当地原生态的木头、泥巴等材料的作用,开阔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教师利用当地原生态的泥土和木头等材料,构建了游戏区域,让幼儿回归自然,用各种材料搬运泥土,或者用泥土捏各种小人。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都表现了较高的热情,纷纷搬着滚筒、推车以及小梯子等等去了泥土区,通过相互合作,将泥土也玩出了新的花样,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2.3 开展“分享体验·小厨房”特色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还需要开展“分享体验·小厨房”特色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合作意识,最终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幼儿在合作和探索中的问题,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4]

例如,教师分析了幼儿的年龄,在各个班级中开展了“分享体验·小厨房”特色活动,为了保证幼儿的参与度,教师设置了关于“分享体验·小厨房”特色活动的特色区域,并让这个特色区域可以真正的服务于孩子,然后在幼儿园中班和大班中开展了一场丰富精彩的小厨房特色分享活动。

另外,教师还给中班和大班设置了不同的活动难度。中班制作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春卷和云吞馄饨。同时,中班幼儿还在家长的帮助上,制作了饺子、鸡蛋饼和馅饼等和大家分享。有的家长还为幼儿提供了特色小吃,拌粉丝、红豆饼等等,大大丰富了幼儿的分享内容。除此之外,为了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之间介绍和推荐自己的食物,主动分享并品尝其他小朋友的食物,最终幼儿在锻炼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之外,相互之间还因为分享形成了坚固的友谊。

对于大班幼儿,他们的年龄比中班幼儿略大一点,心智上也相对成熟,因此,教师安排的活动内容也较难,幼儿需要通过相互合作制作出我国的传统食物,饺子。幼儿家长也参与到了此次活动中,帮助幼儿完成了和面等幼儿无法胜任的任务。有的家长还为幼儿现场表演了做饺子的精髓动作,迎来了阵阵掌声,幼儿参与此次特色活动的兴趣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整个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在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幼儿和教师、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幼儿通过参与活动,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和满足。

2.4 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合作游戏,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还需要结合本园的原本课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融入合作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具体如下:第一,教师要定期开展课例观摩展示活动,并在活动开展以后,教师之间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断完善活动步骤和实施;第二,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分析,结合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需求,完善自己的教育能力,采取合适的教育技术,丰富活动内容,保证活动质量;第三,教师需要对家长的宣传与培训,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引起家长对幼儿合作行为的重视,提高家长对幼儿合作行为的认知,与幼儿共同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进行言传身教。在合作中增进亲子关系,更加深入的理解孩子的诉求。[5]

例如,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完善了幼儿园的网站,定期在网站上更新幼儿活动内容,并宣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的重要意义,方便家长观看。同时,家长也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自己的意见,或者是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向教师提出问题,寻求帮助等。除此之外,家长通过浏览网站还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配合教师的工作,强化家庭教育,实现家园共育,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2.5 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5.1 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利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多多收集和整理各种民间游戏。我国地大物博,文化丰富。虽然民间游戏也十分丰富,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散在民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收集和整理。教师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各种民间游戏的规则和实施方法,从中选择适合组织幼儿合作游戏活动的内容。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本土特点,搜集一些幼儿熟知的民间游戏,充分利用幼儿家长资源,完成民间游戏搜集。

第二,教师要对民间游戏的材料和玩法等进行创新。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游戏都可以直接拿来用的,为此,教师要进行创新。例如,风靡一时的打弹珠游戏。这个游戏在实际开展的时候需要在地上挖洞,幼儿趴在地上玩,这种玩法十分不卫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个民间游戏时就对其进行了创新,让幼儿在厚泡沫板上挖洞,趴在泡沫板上玩,解决了打弹珠的不卫生问题,也保留了游戏的乐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第三,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完善的游戏环境,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项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玩耍,逐步形成合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例如,教师将幼儿园的区角环境创设和民间游戏结合了起来,开发了相关园本课程,在美工区放置了拼图、绘画工具、纸、竹子等,开设了拼图、竹编、剪纸、工艺品制作等民间游戏课程。另外,教师还在益智区放置了九连环、七巧板等等,开设了玩翻绳子、解九连环、拼七巧板等民间游戏课程。[6]

2.5.2 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增加游戏乐趣。幼儿一日活动是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重要的活动形式,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合作游戏组织过程中,还需要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增加幼儿的游戏乐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另外,幼儿的一日活动包含着很多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是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的,幼儿在等待下一个环节的过程中,经常会降低游戏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的活动效果。为此,教师需要合理一日活动的过渡时间,抓住机会开展民间合作游戏,避免幼儿出现消极等待的情况。例如,在幼儿用餐之前和用餐之后的片段时间,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顶锅盖》的民间游戏。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体教师让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其中一个人将一只手伸出来,手心朝下做出“锅盖”的动作,另一个人伸出食指,做出顶“锅盖”的动作。两个人都准备好以后,教师播放歌曲,在歌词说完以后做锅盖的人迅速抓住顶锅盖的小朋友的手指,顶手指的孩子则要迅速把手抽回,如果顶手指的幼儿没有及时将手指抽回来,或者是做锅盖的幼儿没有及时抓住对方的手指,则为输。这样的游戏形式比较新颖,趣味性也较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彼此间的配合能力,还锻炼了幼儿的机敏性。教师通过在餐前组织这样的民间小游戏,成功愉悦了幼儿的心情,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况下用餐。

另外,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则需要结合具体场地选择不同的民间游戏。例如,在操场上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则可以选择选《猫捉老鼠》《丢手绢》等追逐躲闪运动量大的游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划分不同区域,精心组织各种户外活动,将民间游戏科学有效的融入到一日活动中,促使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自行选择区域、同伴、材料等。例如,教师在操场上划分了各个区域,具体有投掷区、跳跃区等等。教师还在投掷区放置了各种沙包、飞碟等,学生可以及人一组玩耍。在跳跃区教师则投放了轮胎、铁环、陀螺等,幼儿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

2.5.3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来自民间,在玩法上也十分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开展民进游戏。例如,教师依据幼儿年龄,在组织小班幼儿开展游戏时,选择了《木头人》《拉大锯》等民间游戏,对于中班幼儿,则选择了《丢手绢》《跳房子》《沙包》《飞盘》等,对于大班幼儿,则选择《抓沙包》《跳皮筋》《滚铁环》《捉迷藏》《翻花绳》等。另外,教师还严格控制了游戏材料的数量,控制游戏难度,最终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7]

3.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需要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为指导目标,结合幼儿园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合作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各项能力都得到发展,自身的人格也得到完善。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实现因地制宜,为幼儿的多元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