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下饲料产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2022-11-22 12:41敏,林
中国饲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养殖户运输联网

庞 敏,林 枚

(1.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13;2.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在饲料产业物流服务模式中,加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饲料产业物流服务模式的转型发展(卫根超,2021)。在物联网发展背景下,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等技术的成熟为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卢扬,2022)。可以说,饲料产业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得益于物流产业设施设备、货物及其相关物品的智能化管控,进而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整体把握(高林枝,2021)。但与生鲜产业相比,饲料产业发展专属物流业的时间尚短,需要结合物联网环境来对饲料产业物流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路径,达到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1 饲料产业物流的特点

1.1 统一调度 统一调度是饲料产业物流的显著特点,具体包括饲料产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等环节(姜宁,2022)。因为饲料产业物流中间环节较多,各环节之间具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为满足客户对饲料产品时效性的要求,需要对物流中间环节进行统一调控,确保各环节可以构成链条。如管理人员通过对饲料产业物流的总体设计,确保物流服务过程中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等环节的无缝对接,满足饲料产业物流的低成本和时效性要求。

1.2 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发展 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发展可以帮助饲料产业实时掌握各个配送环节的信息,确保饲料产品可以准时送到客户手中(李杰,2022)。而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可以帮助饲料产业准确追踪原材料运输情况,如交通路线、环境温湿度等相关信息,为原材料的运输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在信息化过程中,除了让饲料产业物流环节变得更加透明外,还可以在云计算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对饲料产业物流运输路径的最优化计算,进一步缩短饲料产品的运输时间。

1.3 仓储资源丰富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饲料产业可以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及时将市场需求反馈到仓储部门,然后结合具体需求合理规划仓库(蔺赟,2022)。特别是在产业链视角下,企业抱团发展,往往会共享市场信息和仓储资源。因此,饲料产业的仓储资源非常丰富,大到生产厂家,小到经销商,都可以视为饲料产品流通的一环,从而有效降低饲料产品库存和仓储成本。

2 物联网环境下饲料产业物流服务现状

2.1 服务意识不高 尽管国内生鲜冷链配送物流相当成熟(盛虎宜,2019),但从饲料产业看,其专属的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低下等因素成为制约饲料产业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现存的饲料产业物流大多只提供简单的产品运输和仓储服务,而涉及方案设计、信息服务、成本控制方面的增值服务较少。另外,在农村地区,因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信息不通畅、物流网点覆盖面窄的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偏低。

2.2 物流集约化程度低 因为饲料产业侧重于生产加工,因此,部分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发展专属物流业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组织人员开展相应的物流业务,或者完全借助第三方物流平台来实现饲料产品的运输和流通(程晓栋,2021)。这种非集约化运作方式,难以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导致物流运输效率无法提高。特别是在物联网环境下,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如果在物流服务中依旧采用传统服务理念,自然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也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3 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 “互联网+ 物流”模式的出现,加速了物流服务体系的完善(马洪生等,2021)。以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纷纷组建了专属的物流服务体系,力求给客户提供高效低价的物流服务。相比之下,饲料产业中的物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张宁等,2021),除了新希望六和、海大集团、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等大型饲料企业拥有专属的物流业外,其他中小型饲料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置、资金投入、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欠缺,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2.4 饲料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 现代化是服务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饲料产业物流服务虽然可以借助生鲜冷链配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相关的现代化设施,但短期内难以达到较高的现代化程度。究其原因,还在于饲料产业集中度过低,不同饲料企业间容易因市场竞争问题出现利益冲突,导致行业信息不通畅,大量饲料产品滞留在流通环节,难以得到及时调配(姚春侠,2007)。另外,饲料产业物流设备陈旧、效率低下、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也都严重制约到了饲料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难以让饲料产品的物流运输形成规模效益。

3 物联网环境下饲料产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3.1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以客户为中心是饲料产业物流服务的重要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让企业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行业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产品的运输服务,旨在满足客户对产品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需求的过程(赵珣,2017)。因此,饲料产业物流业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方面,提高客户满意度需要饲料产业和物流业协同作业,确保饲料产品能安全、准时送达客户手中;另一方面,建立饲料企业- 供应商、供应商- 养殖户间的合作关系,这种长期稳定的物流渠道有利于形成标准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具体而言,以客户为中心,就是先明确客户需求,然后再提供针对性的物流服务。以养殖户为例,他们对物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时效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这几方面,这是饲料产业物流服务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

首先,在时效性方面。饲料产品物流的时效性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关键,甚至对后续的生产计划、出栏时间和饲养经济效益构成直接影响。因此,养殖户要求饲料产业能提供24h 的准时物流服务,并且饲料产品的运输速度要快,信息反馈要及时(李建伟,2013)。基于这一需求,饲料产业物流服务不能被动响应养殖户的询问,而是要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对相关因素的整体把握,从而积极干预饲料产品的物流运输,做到对物流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其次,在安全性方面。养殖户往往要求饲料产业物流能对产品运输的全过程负责,但从实际情况看,饲料产品从发货到交付养殖户手里往往会经过多次周转,无形中增加了饲料包装损坏、丢失或被调换的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因此,考虑到养殖户对饲料产品安全性的需求,物流服务平台可借助于物联网技术,随时跟踪饲料产品的运输过程,以便于向养殖户提供车辆定位、路线规划、预计送达时间等信息,确保饲料产品能安全交付。最后,在效益性方面。提供饲料产业物流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养殖户节省饲料成本,提高饲养经济效益。因此,除了最基本的再包装、防潮、防腐等增值服务外,物流服务平台还需要给养殖户提供在线交易、网上查询和实时物流信息的服务,让养殖户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加方便、灵活的物流服务。

3.2 实现饲料产业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规模化是物流的发展趋势,更是实现饲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前提。具体而言,饲料产业物流的规模化发展就是将原本零星分散的企业以产业链的形式聚集到一起,从而形成组织规模化发展模式。饲料产业物流的规模化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和统一配合,确保让产业链中的各企业能实现物流信息交互,然后通过对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减少设施设备的重复设置或浪费,最终形成饲料产业物流的集约化发展。对传统物流产业而言,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难点在于管理集成和技术集成两方面(沈鸿儒,2019),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当下物流管理开始逐渐依赖于信息技术,给饲料产业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如借助于物联网技术,物流服务平台可实时获取饲料产品运输和配送中的各项信息,实现对运输车辆位置、温度及人员等相关信息的全面监控。再加上运输车辆、饲料配送中心、经销商、仓储的无缝衔接,就能实现对饲料产品的智能化调度。因此,要想实现饲料产业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需要建立信息网络中枢,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下为饲料产业建立可以动态感知、自动分配的智能化物流平台,有效实现人员、车货源和物流信息的匹配,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综合性调度和控制。

3.3 构建符合饲料产业特点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特别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效应越发明显,同时也促进传统物流向物流服务体系的转型(陈迎雪,2021)。在饲料产业中,物流属于“第三利润源”,要想构建符合饲料产业特点的物流服务体系,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充分结合饲料工厂生产能力、养殖户需求及经销商分布区域等情况,将原本相互分离的包装、运输、仓储、装卸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对饲料产品物流环节的全过程跟踪和管理。该路径的总体思路在于鼓励饲料产业自建物流,或者引进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打造出具有区域性质的饲料产品物流园区,整合现有饲料批发市场,最终形成“物流+ 园区+ 市场”的综合体,为构建符合饲料产业特点的物流服务体系打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合理布局物流基层网点建设,饲料产业内部要调整好物流配送的覆盖面,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的情况,这样才能发挥饲料产业物流的规模效应;然后要组建饲料配送中心,除了大型饲料企业的自营配送外,可帮助中小型饲料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打通地域之间、饲料企业与经销商、经销商与养殖户之间的节点,通过饲料配送中心的统一配送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最后建立饲料粗加工中心,饲料农作物原产地多在农村,如果以初级产品方式进入物流环节,容易提高物流成本,因此,要建立饲料粗加工中心,对饲料农作物筛选和粗加工后,再通过物流运输到饲料企业进行精细加工,则会放大饲料原材料在流通领域的附加值,提高饲料产业生产效率。

3.4 提高饲料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 消费市场对动物源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使得养殖户对饲料品种、规格、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饲料产业细分市场中,饲料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往往决定了饲料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张玲雅,2020)。因此,在物联网环境下,饲料配送中心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与饲料配送中心的需求相匹配。首先,在功能方面,饲料配送中心要提供再包装、防潮、防腐等增值服务,以满足经销商和养殖户对饲料产品物流提出的时效性和安全性需求,并且具备收货、验货、仓储、配送、结算等功能。其次,在系统处理方面,饲料配送中心要减少畅销饲料产品的流通环节,如根据经销商或养殖户订单需求,可将饲料产品直接从饲料企业送往客户,不在饲料配送中心做中转。最后,在自动化方面,饲料配送中心可配置拣选操作系统,避免传统人工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系统主要是实现对产品拣选、抄单、结算、跟踪等功能的集成,提高对饲料产品的处理速度。提高饲料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成为饲料产业优化物流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更是饲料产业适应多变市场环境和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对物品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功能为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可进一步提高物流产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饲料产业可以借助物联网这一技术,不断优化物流服务模式,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广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而促进饲料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户运输联网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