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3 13:14郑丽坚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鲁滨逊丁香内涵

郑丽坚

(华安县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800)

统编教材由普通阅读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三种形态结构组成,无论是导读的语文要素,还是课文,或是语文园地,都指向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读写结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统编教材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和具有典范性的文章,适合读写结合教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1]儿童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阅读和写作都是意义建构的修整和形成。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读”的技巧而忽略“写”的能力这一现状,结合统编版教材编排特点,深入探究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着眼美文,仿写起步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选编的文章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还兼顾时代性。选文的体裁多样,从先秦《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美文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情感体验的扩充,更是写作思维、方法的提升,而学生写作思维的初步表现是从仿写开始的。仿写要建立在对美文完全理解的前提下,而且要找到仿写的“点”。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第二段时,可让学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抓住“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感受秋天之美,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句式的模仿上:“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什么的叶子像什么,怎么样怎么样。”本课各段开头都是“秋天的雨”,后面是作者的想象,可通过这样的构段方式的仿写,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抓住教材中可读写结合的“点”——相同句式、相同段式进行仿写训练,有助于学生品味语言,拓展思维,习得方法,锻炼写作能力。

二、阅读感悟,续写延伸

如果仿写只是读写结合的起步,那么续写则是读写结合的延伸。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段应该培养学生续写能力,它是读写结合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便由浅入深地编排续写训练:从看图尝试续编故事为低中年级做好衔接开始,到给开头接龙续编故事的提升,再到高年级的给故事续写不同的结局。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学段要求以及学生学情展开续写,将文本充分拓展延伸,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与感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首先将学生随机分为四人一组,小组内研读文本,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交流自己喜爱的句子。如,“我喜欢漂流,这种刺激的游戏,但最终都留在了涟漪的清泉上,寂寞……”“这天我学会了真正的漂流,是那样的精彩,因为生命的价值就摆在那里”。学生将阅读中提炼的精彩片段进行赏析,讨论鲁滨逊面对困难的态度,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将自己的感悟及想法批注出来。然后从题目、梗概、作者、目录等入手,深入提炼文本内涵,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中的感悟,展开续写拓展活动:“想一想,后来在鲁滨逊身上发生了哪些事?可结合现阶段的生活体验,大胆构思创作。”通过阅读赏析,学生理解了“鲁滨逊遇到困难不悲观,并且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的人生态度,引发思考:“如果我是鲁滨逊,我会怎么做?对于缺乏野外生存技能的现代人而言,是否会在一个陌生的荒岛上生存这么长时间?”通过读写延伸,丰富阅读情感,培养人文素养。

三、关注内涵,扩写升华

扩写是对原文的扩展补充,使之充实具体。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文体裁丰富,富有内涵。在阅读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学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巧妙提炼文章内涵,精准把握语文要素,结合文本中的空白展开扩写,让学生将阅读和感悟融合起来。[3]扩写训练内容从低段的注意人物的心情变化到中段的关注情节发展,再到高段的情境补充;从一句到一段甚至几段的发展。立足教材,结合学段特点进行扩写,帮助学生构建广阔的想象空间,发展思维,抒发情感,丰富写作内涵。

例如,在《丁香结》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悟花”,抓住文本中对丁香结描述的语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结合图片上一柄柄丁香结,了解丁香结的由来。通过思考,感悟丁香结和人生愁绪的联系,抓住“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让学生关注主题内涵:“人生的问题有很多,面对问题的态度应该要豁达、洒脱。”然后对文中包含“丁香结”的语句进行扩写练笔,如文末“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一句,学生扩写:“今后不管遇到学习上的难题,还是挨父母无端指责,我都要坦然面对,想办法解决。因为人生问题千千万,解不完,与其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不如乐观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就是在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平顺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快乐。生活中我们什么事都让父母代劳,就体验不了洗衣做饭后的艰辛,感受不了解决困难后的喜悦,品味不出走出困境后的洒脱”。每篇课文都有其精彩之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拓展升华。

四、多元训练,改写创新

统编教材中的选文涉及大量的诗歌、童话、散文、记叙文等体裁,为改写提供了训练基础。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通过多元方式训练,充分照顾个体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对文章的不同理解,在立足中心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拥有各自的观点和感悟。教师可引导学生“化一元为多元”,转变单一的阅读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多元创造思维[2],锻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对文本整体的感知能力。

首先,可根据全文进行改写。如《珍珠鸟》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相关地点,了解“先……然后……再……”的句式。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展开联想,以珍珠鸟为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改写,写它没出生时父母的样子,出生时的好奇,稍大一些的淘气,以及怎样和主人一步步亲近的过程。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变的是主题,变的是站在鸟的角度观察、感受,也就是“鸟言鸟语鸟世界”。这样既积累写作技巧,也升华情感表达。再者,品鉴句子中,按照作者思路,改写个别句子或段落。如在《花之歌》一课阅读中,“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让学生之间互相谈谈对句子的感悟,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并进行改写。最后,还可以将古诗词改编成小故事或者情景剧,由学生表演,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鲁滨逊丁香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The Meaningful Flowers
照金精神的内涵
我对鲁滨逊有了新的认识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
白丁香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