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微型小说试题结尾的情境命制

2022-11-23 13:14林跃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命制哲理命题

林跃奇

(漳浦道周中学,福建 漳州 363200)

微型小说一般字数只有1500 字左右,短小精悍,因而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高考微型小说试题命制者围绕小说的标题、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结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情境试题的命制。微型小说是结尾的艺术,美国小说理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特把“意外结局”“立意新奇”“结构完整”列为微型小说的三大要素。[1]而“意外结局”排在第一,显示了意外结局在微型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微型小说因其短小,所以特别重视小说的结局。纵观近年高考语文试卷对小说的命制,微型小说的考查次数明显多起来了。因此,微型小说的结尾命题必然为高考命题者所欣赏。

那么,高考微型小说试题的命制,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对小说文本结尾进行情境化设置呢?

一、欧·亨利式(出人意料式)结尾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读者读小说到结局时,才恍然大悟,因画家在窗户上画了一片叶子,所以没凋落。老人牺牲了生命,女主人公却因此获得了生命的信念,战胜了病魔。这篇充满诗意的小说,突出了“为了他人的生命,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的主题。[2]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这种结尾方式有四种作用:①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1]②突出人物形象;③使小说情节曲折起伏,耐人寻味;④有利于表现主题,使主题更加丰富。⑤小说结局突然停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2017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微型小说试题赵长天的《天嚣》中,是这样在语境中设置情境试题的:“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局,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简析。”

这道题的情景命题是根据小说的结尾来命制的,小说叙述:在沙漠中遇到风暴缺水喝的科考队,在一个风暴之夜,大家饥渴难忍。这时,突然有人敲门,门打开一条缝,有个人被暴风吹着滚进了大门。原来,这是一个说蒙古语的蒙古族同胞,他送来了西瓜请大家吃。因语言不通,不知他是怎么在风暴之中送来西瓜的。小说以留下了一个“美好的谜”做结尾,留下了一个大悬念,让读者去回味。这个结尾就是“欧·亨利”式(出人意料式)的结尾。

二、卒章显志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有两种作用:①解释前文的悬念,显得合理自然,水到渠成。②解释主题或创作意图。2018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阿成的《赵一曼女士》小说试题,小说叙述赵一曼女士被日军逮捕后,在日军医院治疗期间,她策反了警察和护士,让他们带着她逃出日军医院,后被日军追捕,被捉住,为日军所杀。赵一曼女士在牺牲前,给儿子写下了一封遗书,希望儿子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小说采用卒章显志的结尾方式,结尾形式新颖,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份遗书,让读者看后感动不已,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母亲,一个女英雄的形象就立在读者的大脑里。

此文根据文本语境特点,可以进行情境命题,突出表现小说的结尾在微型小说中的重要地位。例如:此小说用赵一曼女士的遗书作为小说的结尾,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可以这样设置:①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英雄形象更加高大。突出赵一曼的性格特点,她遭受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民族大义。②使主题更加深刻。以母爱来突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③以遗书的形式结尾,形式独特,内容真实,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这种卒章显志式的结尾,在许多微型小说中为写作者所喜欢,也为命题者所喜欢。

三、哲理式结尾

此种结尾方式作用有:从身边的琐事记述上升到对社会某些弊端的犀利剖析,哲理感悟。[1]这种结尾在小说中也是一种独特的结尾。如鲁迅小说《社戏》结尾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1]通过一件小事,让人懂得一个人生的哲理。

2021 年全国高考B 卷卞之琳的《石门阵》就是这样一个哲理式的结尾。微型小说根据情境进行命题:“小说中屡次出现‘门’,皆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进行简析。”小说结尾写王木匠从生活中悟得:只有守住国家之门,才能护住家门,才能有夜不闭户的美满生活的道理。这生活哲理通过“门”让读者得以理解,在真实中升华为抽象而具体的哲理。

四、情感态度式结尾

2020 年江苏高考卷刘庆邦《少男》讲述了小男孩河生的故事。河生父亲早逝,是家中的长子,他的姐姐抚养他,他经历了姐姐的定亲和被退亲。姐姐被退亲,他大哭一场,在结尾顿悟要好好读书。2020 年江苏高考卷刘庆邦《少男》的结局就是情感态度式的结尾,高考命题者就在此文本语境下进行这样的高考试题情境设置:“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此道题探究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在阅读中,首先要明确小说的技巧,对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及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去理解文本。“我要好好读书。”这句话是小男孩河生通过“哭”这一情感得出来的道理,是情感态度式结尾。通过理解和分析,从文本中可看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对河生挫折的同情,对他的责任与担当的赞赏,对他悟出哲理的价值认同。由此,也可将其看成哲理式结尾。

五、首尾呼应式

小说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借此深化主题。2019年全国语文卷Ⅲ何士光的微型小说《到梨花屯去》,小说叙述两个干部坐马车下乡包队,谈起过去在梨花屯开一条沟的错误做法,互相要担责任,到梨花屯时,他们下车要去看那条沟,赶车老汉告诉他们,村里已把那沟给填了,两人坐在马车上不再说一句话。

《到梨花屯去》在文本语境中是如此情境化设计高考试题的:“两个乘客为何沉默?小说为何要在开头和结尾设置这样一个细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

分析小说文本的内容,可以看出,小说考题的情境命制是很讲究技巧的。答案设置了两点:首先是小说结构首尾呼应的原因。再次,从文中赶车老人的话,可以看出,二人都被赶车人的话触动了,陷入了反思之中,他们反刍自己以前的行为,自己不敢纠正错误,村民们为他们纠正了,所以两人都沉默不语。

小说在开头和结尾设置相互呼应的情节,让读者明白其中的道理,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为完整。由此观之,微型小说结尾试题的情境化设置有以下几种作用:一是要突出或深化主题;二是使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三是令人感动(惋惜),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耐人寻味;四是使情节的发展更加完善;五是对小说情感起促进作用;六是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小说命题者命题时从这些方面去情境化命制,但也应拓宽命题的范围,以免命题套路化、机械化。

当然,微型小说的结尾还有很多种形式,比如,颠覆式结尾、转移式结尾、释疑式结尾等,高考命题可在此情况下继续开拓命题的范围。

猜你喜欢
命制哲理命题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中考“学习”试题的命制与功能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