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问、善等、少言”教学模式探索

2022-11-23 13:14王金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例题探究思维

王金英

(武平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龙岩 364300)

一、现象扫描:提问在数学课堂中日趋迷失

(一)随心所欲,没有把握提问的时机

一些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随心所欲地提问,一节课下来,几乎都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串问串答,课堂气氛看似很热闹,实际效果却不佳。缺少安静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因为学生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好“抛”出问题的时机。

(二)无的放矢,没有掌握提问的技巧

教学中,时常听到这样的问题:“通过读题,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过大,范围过广,学生泛泛而谈,说不到点子上。“从题目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如果这样提问,学生便有了回答的角度。可见,提问的目的和技巧很重要。

(三)粗制滥造,没有考虑提问的质量

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听到“同不同意、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你赞同吗”等诸如此类毫无质量的提问。表面上看似交流,实质上流于形式,属于既费时又低效的提问。

二、策略探究:尝试“精问、善等、少言”式的课堂教学新样态

针对上述问题,在“双减”政策下,笔者探索一种“精问、善等、少言”式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力求做到一节课不超过3 个经过提炼的核心问题,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说理表达、修正交流。以精准恰当的主问题激疑引思,提出主问题后,教师耐心等待,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和争辩的时间,多一分等待,多一分精彩。

(一)“精问、善等、少言”式数学课堂的内涵

1.精问。有效的提问可以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沟通,帮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输出信息,从而更有效地链接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提问的最高境界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如何寻找答案,在师生、生生交流中获得新知识。精心设问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静心思考核心问题,获得知识的提升。问与不问,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2.善等。“善等”的课堂,就是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矛盾、明白道理、洞见真知。教师要学会慢下来,多听学生的心声,开展针对学生的智能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加大对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3.少言。教师要少说,甚至不说,只说学生不会的。针对不同的例题,充分挖掘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从“少言”的角度,设计全新的、充满创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语言表达思维。

(二)“精问、善等、少言”式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1.有效精问,激疑引思

传统的数学课堂,更多的是跟着教学预设程序走,跟着课件走,而忽略学生思维的训练。教材中,许多例题具有较强的思维性、说理性、开放性,教师可结合例题,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学习,尽量做到“有效精问”。探究的问题不宜多,一节课围绕教学,准确提炼出1-3 个“核心问题”即可。让学生聚焦“核心问题”激疑引思、深入学习、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通过有效设问的方式,逐步带领学生探究:(1)在计算梯形的面积时,能不能将其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2)可以转化为什么图形?通过什么途径转化?(3)梯形的上底、下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教学设问,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借助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在自主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梳理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转化逐步推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善等”思考,自主学习

思考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快餐式地接受学习,学生将丧失自主学习能力,灌输式的学习也会剥夺学生的思考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要准确,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善等”学生的思考。

如“集合”一课中的教学小片断:

请学生拿出阅读小资料(学习单),边阅读边思考:

(1)什么叫韦恩图,是谁发明的?

(2)结合例子,说说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3)通过阅读,你还知道些什么?

此设计从课堂氛围的角度而言,或许略显沉闷。但是学生能排除外界干扰,带着任务深入研思,有思有想而后有表达。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让学生有思考、辩解的空间,做到真思、真想、真说、真感悟、真体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善于“留白”,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真正成为知识的获取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此外,一些具有挑战性、操作性的教材内容,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边做边学”“边玩边学”,在实践中加以思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通过摆、画、拼、量、做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说理表达,学以致用

数学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说理”的平台。可随堂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多说,如让学生当小老师、同桌互说等,学会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只要学生愿意表达,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圆后,教师在质疑环节提问:“马路上,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设计成圆的?酒店的饭桌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轮为什么不设计成方的?”激发学生找出理由来说服大家。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生得出结论:“我认为井盖做成圆的,是因为这样井盖不容易掉进下水道”“我同意他的说法”“酒店的饭桌做成圆的更好看”“我不同意他说的,圆桌虽然好看,但是方桌也挺好看的”“我有补充,圆桌是为了坐更多的客人,因为围成圆的面积最大”“车轮是圆形的,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更加省力,二是更加平稳”。学生畅所欲言,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以致用,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今后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课中引入“辩论”,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抛”还给学生,产生争论。在辩论中明是非,将理解知识的本质特征融入学生的“说理”之中,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

三、结语

总之,“精问、善等、少言”式的数学课堂,以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探究,课堂教学因教师的精心设问、“善等”思考,学生的有理表达而精彩纷呈。有效提问让学生的辨析、质疑、补充、修正有了更深更广的意义。[2]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找到例题的核心价值,运用适合例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时而思考、时而辨析,教师时而点拨、时而引导,不干扰学生的思维,真正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例题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