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资源 优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

2022-11-23 13:14许雅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闽南泉州资源

许雅玲

(泉州市丰泽区北峰实验幼儿园,福建 泉州 362000)

本土资源是幼儿园所在地具有的特殊的自然景观、文物名迹、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特殊语言等,是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的综合。[1]本土资源的挖掘,能够丰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内容,将更多不受人数、场地限制的游戏内容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泉州北峰实验幼儿园坐落在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古城——泉州,利用该地区丰富、浓厚的闽南本土文化资源展开教学,既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陶冶情操,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激发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合理规划场地,创设户外游戏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园传统的户外活动场地强调运动功能,通常会有大面积平整的运动场地,通过滑梯、攀登架等游乐设施,强化幼儿园的外在特征。这样的场地只有单一的运动和训练的含义,无法满足本园开展具有本土化户外自主游戏特色的需要。[2]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和刺激,无论是随处可见的大环境,还是隐藏在细节之处的小环境,都具有很大的教育空间。笔者所在幼儿园户外面积大,既有红砖硬地、假草皮、塑胶跑道软地等;也有自然生态的泥土地、小山坡、沙地、种植地等;还有攀登架、钻网、军事攀爬墙等大型器械200 多种,户外环境资源丰富,为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时,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幼儿园现有的户外环境资源与本土资源相结合,合理规划与创设,可以激发幼儿户外游戏的兴趣。

例如,教师利用各班废旧的不锈钢架子,将整座架子四周包上红砖纸,在架子上方贴上古厝形状的“屋檐”,架子下方作为“柜台”,贴上幼儿画的四果汤、泉州肉粽、满煎糕、蚵仔煎等稚嫩又具有童趣的图片,图片旁还有幼儿自主设计的价目表。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具有闽南风情的小摊点,再将几个不同的小摊点摆在红砖操场上,创设“海丝文化街”游戏场景。教师还将一张张渔网挂在水池边的围墙上,水池内投放小竹筏、轮胎“小船”、各种仿真鱼、捕鱼及打捞工具等,营造“泉州港捕鱼”游戏场景。再如,投放数量充足、不同形状与材质的大型积木,引导幼儿建构富有家乡特色的“咱厝戏台”;购买丰富的竹制品(如竹桌、竹椅、竹梯、竹背篓、竹簸箕等),支持幼儿在小山坡、草地、小木屋中开展“闽南风情农家乐”游戏。此外,借助迷宫区、轮胎山坡、大草坪等户外生态资源,利用迷彩网、迷彩爬垫、攀登架等创设“泉州910 部队”游戏场景,收集各种玩具手枪,利用报纸制作“手榴弹”,让幼儿玩“夺红旗”等军事野战游戏。幼儿园精心打造的具有闽南本土风格的户外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对本土化游戏的需求,使幼儿在丰富有趣的游戏场地中释放天性、尽情玩耍。[3]

二、创新游戏形式,完善户外游戏玩法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要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游戏是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及游戏形式的创新。针对本土资源,创新探索出更多趣味游戏,营造更加生动、和谐的活动氛围,从而拓展游戏内容。[4]幼儿园可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分享优秀的户外自主游戏案例,在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中进一步完善游戏形式和玩法,开发出更多融合本土资源的户外游戏,在游戏中拓展幼儿的学习视野和活动经验,满足其发展需求,从而优化游戏教学效果。

例如,在沙池中,幼儿此前只是停留在反复、机械地挖沙、印模具等游戏中,玩沙的兴趣点逐渐降低。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创新游戏玩法,教师将本土资源融入户外沙池游戏中。游戏前,引导幼儿了解泉州本地四大名桥——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笋江桥,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选择想要探索建构的桥,再了解桥的建筑特点。教师启发幼儿在沙上挖深渠、引水源,运用大水管、积塑、蜂窝纸皮等自然材料立桥墩、建桥面。通过一次次讨论、调整,沙池上的“洛阳桥”终于完工了。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幼儿充分感受合作游戏及成功建构的喜悦。再如,教师利用户外红砖地大操场,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建构玩具,建构古香古色的“闽南剧院”“咱厝戏台”。幼儿自己设计大剧院舞台、售票窗、化妆台等,建造完成后,自发地在舞台上表演泉州讲古、提线木偶,哼唱泉州南音等。这样新颖的游戏形式、丰富的游戏材料、有趣的游戏玩法,使幼儿玩得不亦乐乎。

经过两年的不断尝试、调整,定期交流、研讨、学习,幼儿园已研发出一系列融合闽南本土化资源的户外自主游戏玩法,极具趣味性、地域性、可操作性,深受幼儿喜欢。

三、融合实践活动,拓展户外游戏内容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如家乡的名胜古迹、本土文化等)的了解少之又少。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遵循《纲要》的目标和要求,笔者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问题入手,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本土文化,认识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民间游戏等。通过看、听、说、玩、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拓展户外游戏内容,使幼儿深刻感受本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激发探索的欲望。教师要让家乡的每一座山、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古建筑、每一项民俗活动都发挥育人的功效和价值,让幼儿在愉快的户外游戏中,增强对本土资源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组织家长利用周末、节假日,以家庭小分队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亲子活动。如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访泉州老城区的西街、文庙,实地欣赏泉州传统闽南红砖古厝的红砖墙、红瓦顶、燕尾脊等古民居的建筑特征;到泉州剧院、木偶剧团、南音社,观看提线木偶表演,倾听泉州讲古,欣赏南音,感受浓厚的乡土风情;开展农家一日游活动,了解闽南淳朴的农家生活,品味闽南菜;到蟳蜅吃海鲜,欣赏独特的蚝壳厝,了解“东方古港”的起源;走一走洛阳桥,欣赏桥上的石碑、石塔、石将军,了解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亲子互动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闽南本土文化。此外,教师还结合春、秋游等活动,组织幼儿到闽台缘博物馆、海上交通史博物馆等参观学习、感知体验,初步了解泉州古代、近代、现代的海上交通、民俗文化发展。这些实践活动使户外游戏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本土化,更加贴近幼儿生活。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充分挖掘本土化资源,拓展幼儿的户外游戏空间,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游戏内容。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特点,甄选适合幼儿户外游戏的本土化游戏内容,创新游戏形式,保障游戏活动的教育质量和效果,最大化地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户外自主游戏,全面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让本土文化在幼儿心灵深处扎根、发芽。

猜你喜欢
闽南泉州资源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我给资源分分类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闽南渔村妈祖巡香蟳埔女盛装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