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现实多元景观:近十年中国都市电影发展概论

2022-12-16 22:14
艺苑 2022年3期
关键词:都市

周 星 张 萌

“都市电影”与“城市电影”“新都市电影”等概念的认定边界未必十分清晰,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它所关注的重点倾向于题材所处的地理环境,于是都市或者城市就成为这种电影类型的命名对象。在20世纪20-30年代电影的都市表现已经很多,比如现存最早的影片《劳工之爱情》,以及30年代的《神女》主人公阮嫂“每当夜幕降临时就被迫离开幼子上街拉客,以此糊口养家”,而《城市之夜》从片名就可看出其以城市为表现对象。[1]73-75在中国电影的历史沿革中,“都市电影”的概念界定历经多个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南国都市电影”概念的提出,到“城市电影”,再到“新都市电影”概念的更新迭代,中国都市电影的概念界定引发几代电影学者的讨论和思考。

21世纪以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电影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度,以都市文化为表现内容的电影作品层出不穷,都市电影的名称和定义也发生了变化——“新都市电影”出现了。“新都市电影”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10年 4月15日出版的《中国电影报》上,“新都市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与人物传记片、灾难片、谍战片、科幻片、魔幻片、西部片等平齐,指现代都市爱情和喜剧两种类型的融合所产生的新电影类型,在类型碰撞的内容层面之上,一些年轻导演的聚合和可观的票房也是支撑新都市电影的支柱。“‘新都市一代’电影不但指涉一种新的主题和风格,同时也指涉一批新的电影作者,更形成了一种新的市场格局和观众构成,他们共同造就了‘新都市电影’现象。”“‘新都市电影’在主题和风格上与之前的都市电影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更加重视个体的都市体验。这种体验区别于‘都市一代’边缘化的个体体验,转向了类型化和商业化的表达,以青春片或爱情片的类型化形态,讲述都市青年市民的美好生活。”“新都市电影中的都市乌托邦在社会历史意义层面上呼应着中国崛起与中国梦,塑造出新的国族与都市形象。”[2]4-12

一、正向情感价值观的传达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中国都市电影呈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与突破、正面人物形象的重塑与注解、都市空间的景观化与意象化、时代复杂状貌的映射等创作手法和艺术特征,而在近十年的中国都市电影的文化表达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观的映射分量颇重。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大都市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十分成熟,都市电影在传扬健康、正向的情感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的任务上形成了新的模式,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十年间和21世纪前十年的都市电影专注于描绘社会边缘群体和小人物悲欢离合顽强奋斗的故事,近十年中国都市电影一改之前对于都市人群焦虑、困惑、迷茫、渺小等议题的探讨,转向了青春、奋斗、自省等元素。《失恋33天》(2011)虽以都市女白领黄小仙的失恋讲起,但最终呈现的是黄小仙走出心理阴霾,遇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男朋友的结局;《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中只身前往西雅图待产的“拜金女”文佳佳,在遭遇挫折后自食其力养育后代;《中国合伙人》(2013)更是以三个普通青年的创业奋斗史重新阐释了中国梦的崭新含义。

近十年中国都市电影在文化表达上注重向受众输出健康、正向的情感价值观。纷乱复杂的情感矛盾是都市电影始终围绕的创作主题,都市人群在经济与物质等硬件方面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工作中的竞争压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压力等负面情绪使得都市人群难以在繁华的城市中寻得归属感和释放宣泄情绪的出口。都市电影最大化地还原了当代都市人群所面临的情感矛盾和危机,比如《失恋33天》中的女主人公黄小仙遭遇爱情长跑男友和闺蜜的出轨与不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中校园爱情面临前途还是真情的抉择,《北京爱情故事》(2014)中不同青年各异的恋爱观等等,但当这些矛盾与危机出现后,当代青年人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和妥协,是都市电影的情感建构内核所在。《失恋33天》中女主人公黄小仙知晓了相恋多年的男友与自己闺蜜之间的不轨,一蹶不振,险些放弃工作,但同事王小贱的介入让她逐渐明白,其实自己不应该在心理和生活上过分依赖男友,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她在失恋后33天的时间里保住工作,尝试去接触之前不曾注意到的身边的人和事,才发现生活是五彩缤纷、有无限可能的,而电影中对于配角李可这个依附于富人男友生存、嚣张跋扈的形象塑造,也在警示人们在情感中不可做寄生虫。

此外,在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方面,近十年中国都市电影虽然没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旋律电影以及当下的新主流电影的强大核心影响力,但也尝试将奋斗、自强、独立、拼搏等主流观念融入到电影中。《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位男主角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在大学校园相识,从零做起共同创办教育培训公司,在面对外国企业的侵权时毫不退缩,以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侧面阐释了都市青年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追寻,同时赋予了都市电影传扬主流价值观的新样态,树立了都市电影坚守主流文化的标杆。

二、青春怀旧记忆的书写与认同

近十年中国都市电影在描绘当下、记录都市人形形色色的新生活以及展望中国都市发展美好未来的景观之中,时常回首历史,书写青春怀旧记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都市中,尝试寻找一种慢下来的怀旧节奏,在奋斗、拼搏、向前的同时回首观望青春时代的单纯、浪漫、懵懂的情感和情怀,搭建怀旧的梦境,以一种梦幻的氛围将以往的回忆进行美化处理,这也是都市人群在电影这个乌托邦之中对青春、对历史和自身某种怀旧情怀的回看。《中国合伙人》中三位性格迥异的男主人公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大学校园,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代表着当时一批中国大学生,思想观念前卫,拥有远大的抱负和不同的追求,还有像王阳那种以诗为梦的浪漫主义文学青年形象;《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同桌的你》(2014)、《匆匆那年》(2014)等电影纷纷以大学和高中校园为故事原点,其中频频出现的集体宿舍、老旧的火车站、单车、校服等内容营造了扑面而来的青春怀旧氛围。在这青春怀旧主题的都市电影中,故事线往往从主人公的校园时期延伸至中青年时期,除了描绘青春时代的回忆外,也注重塑造主人公在进入都市生活后的现状与选择。这类都市电影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以来的一批与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并行的时代青年的心路历程,他们在都市中的发展历程与都市本身发展相互映衬,《中国合伙人》展现了21世纪的教育培训创业热潮,《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匆匆那年》中都曾出现青年人出国留学或定居的选择。

除影像外,近十年的中国都市电影对青春怀旧主题的书写还通过怀旧歌曲的频频再现进行表达。《中国合伙人》中的歌曲《光阴的故事》 、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中的歌曲《红日》、《同桌的你》中的同名歌曲《同桌的你》 、 《重返20岁》(2015)中的歌曲《给我一个吻》等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音乐作为电影中另外一种怀旧符号的使用,更容易营造歌曲流行年代的回忆氛围。

此外,《重返20岁》 、 《超时空同居》(2018)等穿越主题电影也在当代都市环境中描绘了怀旧记忆。《重返20岁》中七旬老太太沈梦君通过青春照相馆变身为妙龄女子孟丽君后,以新身份回到日常生活中,孟丽君的复古造型元素如旗袍、包头纱巾等等代表着现实中七旬老太太沈梦君在青春年少时的形象。《超时空同居》中来自2018年的失意女青年谷小焦与来自1999年的不得志男青年陆鸣,因时空重叠意外住在同一个房间,穿越发生后两人房间拼贴在一起,家具、电子产品及两人生活方式的不同更从个体层面直观呈现了中国都市二十年发展的对比和更迭。

三、异域文化的想象与探寻

中国都市电影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对异域文化的想象和异域空间的表达逐渐增加。这种对西方和东南亚等国家与文化想象与探寻的动力来自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人对未知领域的探险欲望以及对新奇生活方式和生存体验的探寻。“都市电影中异国情调的流动的风景,绝不仅仅为观众提供了新奇的视觉体验,更为电影叙事提供了文化意象,暗含着某种关乎差异化文明省察的思想动机。”[3]193-197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女主角文佳佳远赴美国待产,在华侨开的月子中心同时感受中国女性生育的传统方式和新奇的美国文化;《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中在泰国上演了一场传奇冒险故事;《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位创业青年一直努力去实现他们创办的培训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梦想;《分手大师》(2013)中的主人公梅远贵在毛里求斯假扮国王;《北京纽约》(2015)则讲述了一段跨越两座大都市、两种不同文化的爱情故事。此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青春校园主题电影均出现了赴美留学或工作的桥段。

都市电影场景中的跨地域性指向对异域文化的探究和表达,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冲突、对比和融合的描写。电影中的主人公远赴异域留学或工作,实则以一种观光客的视角去审视和接受异域文化,同观众在黑暗的电影院里进入“梦境”的逻辑相似,电影中的人物实则带领观者,从电影所复刻的中国都市现实环境中飞跃到异域空间,产生一种亦真亦幻的观光客体会。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中国都市电影对中国都市文化和异域都市文化的描写和呈现更加趋于一种平等和融合的姿态和观念。电影所打造的中国都市空间以及都市人群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与纽约等国际都市相似却又不同,既有《杜拉拉升职记》(2010)这样描写设立在中国的世界500强公司的西方企业文化的内容,也有《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样描写中国人在美国坐月子的文化碰撞内容,更有《中国合伙人》这样暗含自立自强平等共存意识的代表作。《中国合伙人》中的中国企业“新梦想”在遭遇外国企业的侵权后提起诉讼,三位股东远赴美国与被告对峙,光彩地赢得了诉讼胜利,同时股东之一的孟晓骏初到美国被高校实验室赶出去,而“新梦想”创始人成东青在商业成功后,捐助了孟晓骏曾经所在的实验室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赢回了尊严。21世纪都市电影中的异域文化想象和探寻,实则是在对未知领域的猎奇、对不同文化的领会和对文化差异的正视等多重基础之上进行影像书写的,创作者在全球化语境中对异域文化进行客观呈现的同时,也维护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彰显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民族智慧。

四、宽泛意义的新都市电影

当下时代发展使得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当电影主要的票房以一二线城市为原点逐步向三四线城市进军时,事实上越来越宽泛的都市概念,或者都市生活概念,逐渐模糊了城乡的边界,题材的宽泛性也促使了新都市电影的概念增强。这里以21世纪最近几年上映的贴近于新都市电影概念的作品进行分析,探寻新都市环境中现代人生活的多样形态。

2021年邵艺辉导演的《爱情神话》少有地聚焦在上海这一国际性大都市,以一群中年上海人身上的“上海性”为起点,表现他们的情感生活,呈现独具特色的都市情貌。中年老白离婚多年,自鸣得意地教人画画为生,渴望家庭情感却总是游离在前妻的指手画脚、已婚学生的纠缠和约会对象李小姐之间。老白的好友老乌总是乐此不疲地沉溺不知真假的、留学期间邂逅的外国明星的回忆中。五位男女的口舌之畅快却构成一帮上海男女苦涩而笑中带泪的爱情、友情、亲情故事。都市空间在充满上海话对白与上海独有的外在讲究、内里难免世俗的气息中展开,凸显出中年人的尴尬与苦涩。

贾玲导演和主演的《你好,李焕英》,以城市中的工厂工人生活为主要展示空间,借用穿越的梦幻表现当代人失去母爱和家庭温暖后、祈求重返既往加以弥补的故事,尽管影片带有明显的小品意味,但穿越过去和现在之间所映射的,都是当下的愧疚支撑起来的难以弥补的家庭温暖,同时试图召唤人们要珍惜当下。《你好,李焕英》尽管被一些学者认为小品气息浓重而多少有些鄙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这部影片以其内容表现生活气息,艺术表现上多有特色,无疑是一部折射现代人生活期望和情感愧疚交织的现实创作。影片的内涵是基于贾玲现实中失去母亲的抱憾和愧疚而激发的构思,由此投射到主人公贾晓玲身上,她为了满足虚荣心改动了成人学历录取通知书,让母亲以为女儿考上了正规戏剧学院,真相暴露之后母亲虽然原谅了贾晓玲却遭遇不幸去世。愧疚难当的女儿穿越到了母亲年轻的时候,试图以表姐妹的关系弥补缺憾憾。贾晓玲不但要帮助母亲赢得竞赛奖品在厂子里争得面子,又要为母亲寻找到更好的丈夫,生一个比自己强的女儿。《你好,李焕英》以一种家庭伦理为情感支撑,催发人们用行动弥补抱憾,激励人们感知母爱和补救愧疚。穿越的贾晓玲和青年时代的李焕英,实则一个是心知肚明的女儿,一个是被动地接受“表妹”帮助的母亲。影片最后揭示了作为母亲的李焕英的苦心,是一种中国人期盼家庭和美的激励,同时也呼应了中国电影中家庭伦理情感的复归。影片以一种现实生活的通俗化表现,让大众得到深深的教育,在年度票房中一度占据第一,也是目前中国电影第三高票房的影片。同时,在2021年底举行的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审中,饰演李焕英的张小斐获得最佳女演员的奖项。而在这年度最受大众欢迎的影片中,《你好,李焕英》也斩获年度第四的佳绩。中国电影和大众之间的联系缺少不了家庭伦理情感这一触动人心的方面。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一部通过展示都市现实而呼应人心的特殊故事。该片在2020年12月31日上映,在2021年元旦期间大卖,在中国抗击疫情取得巨大成绩、迎来新年的背景下,以病患故事给予人们更多的激励和振奋。身处都市的男主人公韦一航在脑癌手术后,自以为人间苦楚无以排遣,始终对生活带着一种敌视和负面的情绪。他的病患使他只看到自己生活的无望和不如意,进而放大成为一种绝望情绪,无视家人关爱,也忽略了父母为了他痊愈而压抑住悲戚。女主人公马小远与之相反,她虽然也是癌症患者却开朗快乐,她无私开导和陪伴韦一航直到病发晕倒,使得韦一航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和鼓励。其实两个家庭都呈现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那种无私的爱、牺牲的爱。影片的结尾设计了一个动人的情感高潮,失去患癌女儿的父亲从医院里走出来,丧魂失魄的他拿着假发和网兜在街头坐下,此时外卖员给这位父亲送来一盒牛肉饭,字条上写的是女儿送的。父亲吃着“女儿”从天而降送的外卖,大声痛楚地哭泣。而在远处,男主人公借此终于明白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安抚是人间何其重要的精神慰藉。也许影片就是对人们期求告别2020的疫情年、迎接2021新时代的一种召唤和一种象征。这样的岁月更需要送你一朵小红花,送他一朵小红花,也送给自己一朵小红花。影片显示无论生活怎样艰辛痛苦,也要更好地激励自己和他人走出艰难,走出痛楚,迎接新生活。

五、都市现实的深度表现

近十年的中国都市电影在表现现实的深度上,有了很大的成绩,不少导演都有着透视历史和把控现实的能力。在表现深度上,以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中心,都市电影的形态有了更为深入的体现。

以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和《我不是要药神》为例,一个表现深圳都市故事,一个表现上海都市故事,都可以纳入“新都市电影”的范畴来认识。2022年春节档期的《奇迹·笨小孩》无疑是触及现实题材的出色创作,影片从个人奋斗的角度表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尤其是对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崛起做了栩栩如生的表现。男主人公景浩身上的奋斗精神和人生经历有着高度的真实感,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各式人等在改革开放的召唤下,竟然从底层创造了自身的奇迹。景浩筹钱给妹妹治病,巧妙地加深着人生生存的艰难困境,也真切突出了底层人民情感的动人魅力。影片的创造者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景浩召唤了一批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冒着风险大胆开拓,从废弃手机拆封、拼装,逐渐成就起一个庞大的电子产业。这些人身上有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们不畏惧生存境地的卑微,只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就有谋略和勇气去打破陈规地奋进。影片既对生活的艰难表现得细致入微,又投影着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尤其是小人物似乎是“笨”却顽强,从来不会丢弃生活的期望,正折射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敢于创造的人们手中,他们凭借着奋斗开拓的精神熬过艰难的岁月,最终创造了奇迹。而主人公与妹妹之间的相濡以沫的情感温暖,以及众人之间的抱团取暖,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着国家大命运变迁的真切境况。

文牧野的长篇处女作《我不是药神》更为出色。影片基于都市人们生活的近况,但触及的却是都市人面对生活艰难的痛彻心扉的核心事端,比如家庭的矛盾、得了绝症之后的医疗难题和老年人患病之后的就医困境,等等。不仅如此,影片还是近年来最为全面触及生活、面对现实难题的一次影像汇总,也是敢于展开何以应对难题的一次影像解答。其开拓的对时代生活的深入表现、复杂的人性呈现和对于现实难题的把控分寸等方面都是相当出色的。影片原型就来自于上海大都市,主人公徐勇经历的父亲重病无力入院手术、妻子离婚要带孩定居国外、小店无以为继等多重困境,让他精神颓丧也有些歇斯底里。而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因徐勇的店名而望文生义,恳求他出面弄到印度专利仿制药,延续这一群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白血病人的生命,改变他们被天价专利药格列宁折磨的困境。徐勇从起初商人的盈利欲望,到因为感受到病人的艰难处境而逐渐同情理解,最后采用高价购进而低价出售的公益举止,影片将一个奇异的现实悲剧和人格成长真实地展现出来。影片创作者勇于揭示生活,特别是触及多个层面的生存困境,却始终把握着人性美好的内在,将无私牺牲精神交织在人生困境中,也显然批判着所谓专利没有人性的暴利行径,在掀开社会生存难题的一角的同时,也表现出对于知恩图报、舍己为人、社会道义和无私牺牲品质的不动声色的赞颂。影片诸多细节令人感怀,尤其是徐勇最终心甘情愿地接受法律惩戒,但大胆地以人心所向来弥补牢狱之灾的情景令人难忘:警车驶出,押车警察轻声嘱咐车开慢一点,而车外沿途路边,白血病患者宛如十里长街相送,他们摘下口罩对徐勇行注目礼。那一刻,不只是徐勇惊讶地慢慢涌出眼泪,观众也难以抑制心中的酸楚。送别的人流之中,“死而复生”的吕受益和黄毛等也微笑目送,令人动容。这部影片促使国家决定将治疗白血病的专利药列入医保范围。无疑,大胆的揭示和表现让现实主义在这个影片中达到相当程度的高扬,也让人们看到一种人性的光芒如何在艰难之中所能呈现的最大限度。

王小帅导演的电影《地久天长》无疑是现实表现中既具有深度,又具有相当艺术性的佳作。影片是对中国历史之中城市计划生育所导致的某种悲剧的揭示,折射了历史与现实社会,而落脚于不同家庭之间相处的伦理关系,尤其是关涉到中国人对于朋友或他人的一种独特的既往的历史情感表现的深度。影片聚焦于两个工人家庭,在描绘两个家庭时常聚会的亲密中,对于都市工人阶级生活特殊性的表现真实动人,他们敞开胸怀,彼此顾念,相处安然,却因为一次意外而心生嫌隙。主人公刘耀军家孩子刘星,被沈英明家孩子沈浩调皮捣蛋逼迫下水,不幸淹死。刘耀军夫妇明明知道沈浩隐匿真实情形,但却没有去追责,而是自己承担着痛苦。沈浩直到成年才忏悔吐露真实时,刘耀军夫妇依然是以“知道,知道”而一带而过。沈家主妇李海燕是计划生育干部,却因为计划生育政策,逼迫好友王丽云打胎,导致其绝育。失独家庭的刘耀军夫妇即便痛苦到极点,也没有怪罪他人,然而无法面对现实,只能远走他乡。沈家妹妹茉莉因愧疚而试图为失独师父留一个根苗补救,却被刘耀军拒绝,显示出导演对于人性人心的理解。刘耀军显然遵循传统,既不能伤害妻子和家庭,也不会打破传统与朋友情感。影片不仅直视历史,也揭示现实的痛楚,但依然坚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使得故事的演进具有深度,钝痛的表现具有巨大力量,而悲剧在内心的痛彻心扉更为揪动人心。影片在表现现实的真切度上毫不隐晦也不隐蔽,但是并没有以激烈的反抗方式,而是以人们屈从于历史和政策,并且吞下自己的苦果的表现,相当真实地揭示了人心历史和人际关系。

曾国祥导演的《少年的你》是近年来深入现实、表现都市生活的优秀作品。影片的艺术审美细致,构思巧妙,对校园霸凌做了深刻而具有个性化的表现。都市电影中,在以报考北京大学为基准的高级学校之中去揭示校园霸凌的构思已经出人意料,而两个小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微妙性,一个是校外的小混混,一个是校园中高傲的准备高考者。他们所面对的是校园之中成绩出色的学生给予好学生的霸凌,而他们相互扶持却是以小混混小北对于自己所钟爱对象的保护,可优秀学生陈念对小混混的一种情感接近等,更体现出影片设计的独特。影片聚焦校园霸凌呈现生活深度,主体是揭示现实矛盾,但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战胜困难、破除障碍进而表现人性美好的艺术修饰和艺术召唤。陈念是一个好孩子,具有善念和反抗性,但被霸陵压得喘不过气来。她和街头被追打的浪荡子小北,竟然因为同病相怜而聚合,小北成为她的保护人。影片表现现实生活的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反叛期里的复杂状况,由此折射到他们各自家庭之中的独特性。即便是霸凌女魏莱,因为父母逼她好好学习,却由此依仗财富、偏斜地将压力转为去欺辱他人,还唯恐被学校开除,所以既压迫人又恳求陈念放她一马,别让她父母知道,但转眼又表现出欺辱他人的精神性格变态。小北的特殊家庭境遇使他无依无靠,混迹江湖,但内心渴求读书,陈念一句温暖的话使他挺起了男子汉的意志。小北和陈念之间构成了一种特定境遇下的相互保护和激励之间的关系。当魏莱阴差阳错地意外死亡,小北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宁愿作牺牲者,要承担责任来保护陈念去高考。在探监的场景中,小北面对来看望他的陈念,期望她保守秘密,而陈念不忍,两人既不能袒露真实,又需要叮咛嘱咐,彼此之间不断地通过眼神、眉毛、鼻翼乃至于嘴唇蠕动和脸部传达情感、传递友情和自我全力承受的心声,无声场面、精彩镜头表现的复杂语汇令人动容。在影片结尾,经受了挫折而立志重新做人的陈念,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一个可能遭受欺凌的小女孩,她保护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而陈念在身后,此刻已经不再戴帽子、显示已经成长起来的小北,依然默默地保护着她,在经受了生活的磨难和挫折后,依旧拥有挺立的、自信的神情。

猜你喜欢
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都市度假屋
“内循环”与都市圈
都市更新之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都市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