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乳源瑶族非遗+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之道

2022-12-28 14:36陈晓艺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乳源瑶族融合

陈晓艺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缘起:乳源非遗保护工作之思①参考乳源文广新局提供的内部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命脉,是地方向外界展示形象和推动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乳源县政府高度重视乳源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通过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县政府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不断增强瑶族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 培养非遗传承人,积极申报非遗项目

经过10 余年的努力,乳源非遗项目在不断升级,非遗传承人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一些县级、市级项目或传承人逐步发展升为省级、国家级。乳源县政府先后将多个代表性项目申报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并通过进一步推荐申报,部分已晋入省级、国家级名录。乳源县人民政府官网2020 年4 月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乳源共有14 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乳源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5个,其中六成比例是国家级项目;建设了2个瑶绣服饰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等,不断增强非遗的文化传承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孵化能力[2]。保护非遗,就是在延续一个地方的文化命脉。乳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层级,将非遗项目保护延伸到乳源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中。

1.2 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宣传展示非遗

自2007 年以来,乳源坚持每年举办瑶族盘王节。乳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专门建立拜盘王民间展演队伍,融入瑶族山歌会、瑶绣艺术节、瑶区农民运动会等瑶族非遗系列传承活动。乳源瑶族刺绣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也相对较大,在宣传工作方面殚精竭力。乳源瑶族刺绣已亮相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广东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交流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等,扩大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乳源瑶歌入选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并在多届广东群众音乐艺术舞蹈花会和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大赛、CCTV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进行展演。

1.3 抢救挖掘记录非遗,加强民族文化研究

经过许多非遗工作者多年的努力,乳源收录了大批民间民俗文化资料,建立南岭瑶族文化资源多媒体资源库;先后出版了《乳源瑶族古籍汇编》《拜盘王》《乳源瑶族民歌选编》《乳源瑶族民间故事》《瑶绣》《乳源瑶绣解读与应用》《乳源民间歌谣》等一批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和教材;也录制了《瑶族盘王节》《瑶族山歌》等一批非遗视频音像资料和两部《瑶绣》纪录片;并推出了一批瑶族歌手的瑶语音乐唱片,民族文化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并加强其研究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4 大力推广文化遗产,广泛运用非遗元素

非遗保护工作实施以来,看到文化遗产“身影”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乳源的大街上、马路边、乡村里乃至餐厅、酒店、商店都可以发现瑶族非遗元素。以瑶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元素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饰设计、家居设计之中;瑶族传统美食成为餐饮企业竞相打造的“招牌菜”;瑶族传统村落、传统宴会、传统节庆在精心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打包成为文化旅游项目进行文旅融合发展。

1.5 带动年轻一代,有效恢复民俗文化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士参与到民间民俗活动中,使民俗文化得到有效恢复。文化志愿者深入乡村民间开展民俗文化记录、自办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推广非遗。如必背镇、大桥镇等地方在乡间举办系列非遗展演活动,这些民间团体在丰富乡土文化、推进民间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使得民俗文化展现了生机和活力。而一年一届瑶族“十月朝”被评为广东省群众性文化优秀品牌,持续擦亮了瑶族文化底色,则更体现了这一点,即通过这些活动和工作不仅盘活了非遗,也使得当地民俗文化得到了振兴。

2 发现:乳源非遗传承发展之困②调研收集和访谈的资料总结。

虽然在挖掘和保护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基础薄弱等因素制约,在推动非遗传承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理论研究不够全面,保护传承意识不强

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乳源非遗理论研究扶持机制有待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有的非遗仅局限于记录性保护,没有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对于非遗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传统美德、艺术价值挖掘不够,导致一些文化元素的使用简单化、庸俗化,有的甚至扭曲了传承千古的文化形态。虽然经过宣传和重视,人们对非遗的认知度提升了许多,但保护传承意识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非遗专业人才紧缺,瑶族文化人才参与不够

在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乳源大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培育了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但受制于财政收入以及现有体制和机制瓶颈,本土人才流失严重,外来人才难以留住。在民俗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本土人才尤其是瑶族文化人才参与不够。在没有非遗和瑶族文化专业人才的指导下,许多新农村建设,特色非遗元素利用不足,瑶族文化元素利用不充分,导致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缺乏民族民俗文化的支撑。

2.3 扶持机制有待完善,民俗活动亟需振兴

虽然乳源县每年申请上级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经费,但由于专项经费管理严格,且对民间自办文化活动的扶持机制不成熟,经费对于促进民间民俗活动的作用不够明显。由于缺乏有效的扶持机制、物价上涨、人口流动等原因,民间非遗原有的文化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民间办民俗活动压力不断加大。目前除了必背镇仍然有瑶族人举办挂灯活动外,其他瑶族镇多年来未有民间活动。作为瑶族民间的拜盘王度身活动已经超过5 年没有出现,“百里瑶山处处是歌台”已成为历史。

2.4 部分民俗文化消亡,文化生态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一些古老的民俗文化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甚至濒临灭亡。拜盘王的传统和习俗体现了瑶族的核心文化内容,而其所依存的表现形式——包括瑶族民歌、瑶族传统舞蹈、瑶族传统技艺、瑶族传统医药等非遗以及民间奇门异术——有的已失传。瑶族文化的完整性正在遭受侵蚀,文化生态链的保护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2.5 文化承载空间大量减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瑶胞陆续“下山”或由农村搬到城镇居住,山区瑶族传统村落大面积成为空心村,许多村寨逐渐消亡。传统村落是民间民俗和非遗文化重要的承载空间,居住在城镇的瑶胞也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成员,然而民俗文化和承载物却受到剥离。瑶族群众走向平原,融入汉族乡镇,加剧了文化同化速度,亟待加强瑶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 共生:乳源非遗融合发展之道

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一直以来是政府、学界关注和重视的重大课题。如今跨界、融合、共生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流,“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非遗也需要跨界思维,“破圈”而出,共存共生论[3]在时下愈发彰显出其理论价值和时代魅力。非遗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行业之间相辅共生、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因此,需打造乳源瑶族“非遗+”的产业形态,推动非遗产业与相关产业跨要素、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跨平台、跨部门、跨时空等深度融合;在各种业态之间架起桥梁,助力非遗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发挥价值;推动非遗与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共存共生,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共发展。“非遗+”是非遗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提高相关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生命力,谋划和实行乳源瑶族“非遗+”战略,是促进非遗和相关产业快速融合发展的重要之道。

跨界、融合与共生,体现了非遗的活化、“非遗+”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彰显了“非遗+”的时代意义,为解决非遗目前存在困境提供思路。

3.1 非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非遗融入现代,走进生活,进行市场化产业化,是近些年比较热的呼声。笔者认为,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和前提下,将非遗融入文化产业体系,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文化再生产,让非遗先“活起来”,进而“火起来”[4],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式之一。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强势产业,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仅对当地有重要的经济贡献,也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乳源故事,需要非遗+文化产业去发力。

首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深入挖掘非遗的现代价值。文化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非遗赋于文化产业新发展。非遗是活化石,是“活的历史记忆”,要深度挖掘乳源瑶族非遗与现代相契的资源要素,进行非遗产业化开发、生产性传承。非遗源于生活,进行非遗复兴要与现实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与人进行互动。让非遗走进生活、进入大众视野,让人人都了解并参与非遗传承,非遗才能长盛不衰。

其次,构建非遗特色文化产业,促进非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瑶族非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乳源文化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将乳源瑶族非遗元素融入现代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产品进行研发、衍生、升级、包装,打造具有乳源瑶族文化特色的产品,打造有历史源流、文化意涵和故事内核的文创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文化产业内涵和边际效应。

最后,在推动非遗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撑。开展非遗项目的研发设计、展示销售、品牌推广、基地建设等产业化活动,需要从现代市场需求、消费理念出发,将独特的瑶族非遗转化为乳源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把各类非遗符号化、数字化和生活化,拓广瑶族非遗市场空间。以瑶族非遗资源和元素作为乳源的文化主题对接市场,将瑶族非遗全面渗透融入乳源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注入瑶族非遗的鲜活基因,产出富含瑶族特色非遗的鲜活基因的文化产品;打造乳源非遗的文化体系,让非遗成为乳源的名片。非遗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政策支持。在政府的指导下,不少民族地区借助非遗脱贫致富,妇女也能参与劳动和文化再生产,如绣娘,体现了非遗传统工艺的价值和意义。非遗+非遗,也是非遗发展的新路子,各种非遗不是“各自为营”,而是应该联合一起。非遗之间有机融合,更高维度地推进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非遗+文化产业更深融合,发展更长远。让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充分沐浴“政策暖阳”,完善文化产品市场、技术和资本市场。

将瑶族非遗产业化发展融入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不仅推动非遗由“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财产”,“文化资源”转变成“文化资产”[5],更传承和弘扬了瑶族非遗,也让大众从瑶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文化养分,有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 非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非遗+文旅是目前比较火热的产业链开发。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6]。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天然自觉,互为对方的推动力。非遗促进旅游业提质升级,旅游助推非遗传承创新,增强了双方的生命力,非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乳源非遗具有浓郁的文化性、地方性、民族性、区域性等本质特征,符合旅游开发的灵魂所在。并且,在当下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开发利用瑶族非遗,将乳源非遗融入旅游产业,不仅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也为乡村旅游增添姿彩。

基于乳源丰富的非遗资源,非遗旅游开发可以是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型、辅助型,或多种模式混合。如瑶族盘王节可以开发为观赏型、参与型、深层型的非遗旅游项目;瑶族刺绣、瑶族民歌可以开发为参与型、体验型的项目;瑶族苦爽酒酿造技艺、瑶族烟熏肉可以开发为体验型非遗旅游;西京古道可以开发为辅助型的,为自然风光旅游增添历史人文知识;瑶族婚礼、瑶族歌舞可以实景舞台式、情景体验式呈现。

总之,以乳源瑶族非遗为主题式旅游开发模式,必须保护好原地生产的非遗旅游空间,如必背;建设本地生产的非遗旅游空间,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完善异地生产的非遗旅游空间,如“乳源风情小镇”。举办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瑶绣艺术节,瑶族山歌会、粤北(乳源)农特产品博览会、乳源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推介会等,进行节庆式旅游开发模式,是非遗活态传播、生产性保护的新机遇。

文农旅融合发展也是乳源在试验推行的渠道之一。乳源拥有不少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如瑶山茶油、烟肉、石韭、白毫茶、圣母茶、天然蜂蜜;乳源野生灵芝、香蕉李、玫瑰茶、单丛茶;还有金柚王、大布番薯干、南水三角鲂、大峡谷还原笋和荷兰豆等等。云门陈皮、乳源水晶梨、瑶乡高山茶籽油、乳源番薯干更被列入了2021 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7]。乳源秉承以“生态立县”“农业稳县”的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以“基地+村委+合作社+农户”为经营方式生产的乳源必背镇“公坑辣椒”,是特色农产品新秀,被期待成为瑶胞致富的摇钱椒[8]。此外,乳源还拥有着被国内外赏石界津津乐道的地理标志产品——乳源彩石。这些和非遗融合一起发展、共生。文农旅融合发展提高了乳源旅游的丰富度和吸引力,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又推进农产品文化宣传交流,开拓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空间。乳源的特色农产品要继续打响名号,成为一个地方品牌,并强化这个品牌建设,与非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非遗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增加收入,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大吸引物。以传承瑶族非遗为着力点,加强非遗旅游资源的整合、包装;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乡村旅游产品;策划包装瑶族非遗精品旅游产品,建设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出瑶族非遗特色旅游纪念品,打造非遗+旅游融合新亮点。在发展旅游中促进非遗的价值转化,让瑶族非遗成为乳源提高知名度的宣传口号。非遗旅游体现了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传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跨界融合促进非遗与旅游共生发展。

3.3 非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早在2014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拓宽非遗传承利用路径,促进文化遗产与产业和市场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9]。新时代下非遗的传承发展被重新定位和考量。有句话说“创意促进发展,发展离不开创意”,创意产业和体验经济是时下被追捧的宠儿,传统文化的开发也愈发加入创意元素。乳源瑶族非遗的发展也要跨界借力,搭乘创意产业和体验经济的顺风车。非遗与创意经济既有共性又有互补性,文化创意产业激活非遗的当代价值和社会效益,拓宽非遗发展空间;非遗为创意产业提供源远流长的创意素材。

首先,将瑶族非遗的文化DNA 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蓝图,以创意的思维设计和展现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瑶族非遗,赋予差异化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体验和精神体验。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有较强的生命力,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利用文化创意推进非遗事业,非遗+创意产业的资源组合,一方面提升非遗的资源价值,增强非遗生命力,获得更好的传承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创意产业活力,催生新业态,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如文化创意可以升级非遗旅游项目,增强非遗旅游产品的营销能力,强化非遗的情感体验认知,让非遗获得更好的推介和发展。创意、体验、非遗的相关产业都成为了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时代使命和重要把手,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跨界重组、合作共赢。

其次,突出瑶族非遗与现代时尚融合,在产品外观、形象设计、功能作用方面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提升消费品的非遗元素和文化内涵。非遗要进行创意开发、活态传承,与市场需求和时代主流密切关系。市场需求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动力,当今定制化服务越来越突出,为送礼人特别订制的、融入感情和心意的创意礼品成为热捧。非遗与文创相结合是创意性保护的一种途径。非遗为创意旅游纪念品、创意文创产品加持了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增强了商品的精神价值,以文化创意的理念设计别出心裁的非遗产品,推出瑶族文艺精品,让非遗成为连接消费者和拥有者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以非遗背后蕴藏或象征的内涵,表达相对应的特别含义。非遗也可以很新潮,守正出新,如广东醒狮非遗传承人推出的“醒狮机器人”,特别受关注和欢迎[10],甚至有“广东醒狮”非遗主题餐厅,将艺术带入餐厅感受的同时助推文化消费[11]。

结合现代时尚元素设计非遗文创产品。提炼非遗的元素符号,与创意产业结合,非遗传承人、传统工艺技师、艺术家和设计师一起跨界合作,建立集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推广为一体的专业团队。按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开发非遗创意文创产品,并创建一套独特的专门针对非遗创意产品的经营策略、营销方案、管理理念;同时注重营造一个让人惊艳、感染力强的创意空间和消费展厅,以场景营销感染消费者,链接各地流量和关注;在消费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下,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再次,还应注重转变思维创新传承非遗,运用发散式思维、艺术化思维,从理念、技术、图案、材料、设计、价值、审美、功能、用途等等进行创意创新和改进,尽最大的可能性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将非遗融入到生活中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2019 年第七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出现的非遗动漫展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案例: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动漫为载体,融入多种不同的非遗元素互动体验[12]。

此外,注重突出非遗的体验性,变被动参观为主动体验和参与,增加非遗互动性和参与度,多感官体验。基于体验的思路设计非遗的发展路径,打造乳源瑶族非遗专属的符号,营造瑶族非遗独特的氛围、创造非遗艺术审美体验,设计沉浸式非遗互动体验场景,进行全产业链的“非遗+”大开发。以瑶族刺绣为例,亲身参与和体验瑶族刺绣制作工艺,在整个过程中从种植作物、纺线织布、染布到一针一线绣制瑶族绣品,再到绣好的绣品缝制在衣服上做成完好的衣服,了解和学习到与瑶绣有关的历史、文化、生活、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识。非遗与体验产业融合在推介瑶族服饰、刺绣等工艺品,瑶族婚礼、民间故事、民歌等方面可以激活文化需求和消费潜能。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是发展非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非遗进行创意性保护,把非遗融入现代社会和民众生活,活态传承。

3.4 非遗+新媒体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现代发展的趋势。我国新媒体发展迅猛,产业前景巨大;新兴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网络、手机媒体产业等迅速崛起,并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新媒体产业生产的内容产品实质是一种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非遗+新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一方面新媒体产业以产业融合为发展,另一方面非遗增加新媒体产业的业务和盈利模式,推动非遗和新媒体产业不断融合,为双方都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非遗+新媒体产业可以更好地展现瑶族非遗,更好地把瑶族文化、民俗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

乳源非遗要借助新的媒介,新的技术来提供新的呈现、宣传、传播、推介,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设计非遗数字化体验,推出带有高情感符号意义、有视觉冲击力的非遗产品,以新时代的方式呈现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发展。新媒体产业以全新、互动、平民化的传播载体为运营平台[13],非遗发展要融合科技和现代技术,与现代的文化传播手段结合,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深度融合。

一是利用互联网对非遗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意表达。国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与应用,强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乳源非遗要与互联网、信息产业、数字经济广泛联结,以升级传统的非遗保护模式,培育和催生新的非遗文化业态和模式。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聚众效应强、技术多样、功能强又多等优势,非遗与互联网融合可以创新展示非遗的内容,云计算、区块链、算法推送可以丰富非遗的形态。互联网经济又是消除中介的零距离经济,削弱了市场壁垒和边界[14],非遗的消费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这些都为乳源瑶族非遗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乳源非遗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创客”、电商等方式实行传播和推介,对接大量观众和投资,实行线上线下全方位营销。

二是非遗融合数字经济技术和发展,推出非遗虚拟体验产品。非遗也可以跨界数字化创新,与数字传媒、数字音乐、数字娱乐、互联网服务、动漫游戏融合,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可以推出一批非遗虚拟体验产品,结合AR 程序,开发出交互性、沉浸式的瑶族非遗虚拟的增强现实的产品。还可以结合瑶族非遗及其历史内容,开发一两款受众广、趣味浓、教育深的小游戏,在博物馆或景区特定区域设置,供参观者和游客体验,通过二维码扫码或手机搜索下载留存。这些数字化体验服务可以让人们体验到非遗,提升非遗的参与感。近两年推出的一款瑶族阿贵哥与沙腰妹的特色微信表情包,在微信朋友之间传达,使人们常态化接触和了解非遗及其与之相关的背景故事,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也可以是一种创新传播和传承瑶族文化的方式。

三是抓住直播的时代风口,抓住流量入口传播非遗。目前直播非常火热,发展之势迅猛。直播带货、粉丝经济时代、网上商业活动等话语充斥街角。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流动受到限制,旅游业大受打击,直播带货、网上卖货更成为了时下热点。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不乏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董事长、公司总经理等亲自出面直播,与主播合作一起介绍相关地区事物或产品。直播也成了宣传地方、传播本地文化、推广旅游和当地特产的窗口。直播赋能非遗,直播给非遗带来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口。乳源非遗也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与广大网友“见面”。如瑶族刺绣,可以一边直播讲授瑶绣的制作工艺,一边实操。传承人也可与主播一起合作直播带货,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提高网友对非遗的认知,同时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乳源县政府可以建设非遗文化直播基地,进行网红电商孵化,把瑶族非遗文创产品打造成网红商品,吸引更多的流量。除了直播,也要利用快手、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对瑶族非遗进行全方面的宣传推广,使新媒体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武器。

四是打造乳源非遗IP,创造非遗新表达。当前我国文化IP 产品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文化IP 产业正处于成长期。IP 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手段更加多样。非遗的IP 化,也就是创新发展非遗,让非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乳源瑶族非遗的IP 化,不仅讲非遗,也是讲非遗的所在地乳源,将乳源也塑造成一个文化符号,深深与这些非遗相连。根据美国漫威前主画师沃尔特·麦克丹尼尔(Walter McDaniel)提出的“真正的IP 是可以永久存活的”[15],来定位和打造“乳源非遗+”IP,使其成为吸睛的乳源文化名片。乳源非遗IP 的开发,还要紧密融合当前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向立体和纵深挖掘及孵化,促使非遗项目产业化、品牌化,逐渐形成区域内优质非遗IP,激活非遗活力。

4 结束语

在产业大融合的背景下,非遗+相关产业融合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插上了翅膀,催生新的业态,延伸相关的产业链。利用现代科技、先进技术、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对非遗发展进行开发升级,资源跨界组合、跨界协调、跨界发展,构成传承乳源非遗新的思路和路径。在“共生、互惠、和谐”的理念下,将乳源瑶族非遗融入文化创意因素,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节庆产业中转型改造,运用现代科技、新媒体技术进行展示推介,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参与体验。非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农业、节庆经济、创意产业、体验经济、制造业、新媒体产业拓宽了非遗发展之道,也提升了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和连带效用。非遗成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助力器,带动整体经济的运行,正体现了交流互鉴促进共同繁荣,达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乳源瑶族融合
瑶族织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融合菜
草长莺飞二月天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美石鉴赏
国宝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明月下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