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123五星级”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
——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例

2022-12-28 14:36戴卫民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教办学思政

戴卫民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清远 511510)

1“123 五星级”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背景

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普及化阶段时,高等教育理念、功能、课程和教学形式、学术标准、入学条件、管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都应有新的变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普及化阶段,但不少人仍然以大众化甚至精英化的理念对待普及化,这无疑将有碍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更不利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1]。近些年,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着力发展“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强调要“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2],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因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方法上与普通综合性大学应有所不同。他们应该结合自身定位及特色,立足产教融合及地方特点,凸显办学优势,联合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培养契合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

碧桂园集团在多年人才招聘工作中发现现有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决定响应国家号召,自己出资创办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学院依托碧桂园集团庞大产业源,对接集团产业链和社会行业企业需求,针对各专业基层一线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所需的岗位素质、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建立了企业主导并全程参与、产教融合的校企共同育人机制,推行了校企双元主体“三段式”教学组织方式,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师资互通、人才共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

作为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思政部相应实施了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123 五星级”思政课程体系教学创新。这其中“1”即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指导以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要求下,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高职院校的学生身心特点,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当前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实施教学目标、内容与方式的多方位改革,落脚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性。“2”即二个主体——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双元育人。以本校为研究探索重点平台,借助碧桂园集团企业办学、企业用人、校企一家的“产教融合”的天然背景优势,依托碧桂园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办学模式及“三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用好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平台,探索思政课课程共建、师资互动和人才共育等合作。“3”即从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到人才培养三个方面“三位一体”的“五星级”工作目标。而“五星级”正源自学院办学母体碧桂园集团的著名经营理念——“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意在树立较高的目标与追求,投入高规格、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力求赢取较高的育人成效和社会声誉。

2 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中心”就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以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特点、专业特点、兴趣为中心,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想要什么”为中心。从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上就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是一个对书本、理论知识学习有强烈兴趣的群体,他们需要的是尽量“少而精”的理论知识,他们的学习目的是要能“学以致用”,太过理论化的课程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就从“学生喜欢怎么做”“学生需要什么”以及“学生应该怎么做”来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首先,我们从“学生喜欢怎么做”来创新思政课的授课方式。高职院校学生其实不是不爱学习,而是很难长时间坐下来学习理论与静心思考;也不是不喜欢研究,而是有他们独特的探究方式。例如在我院的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实行的是“三有一讨论”翻转课堂模式,具体讲就是每节课都会按照至少要有“一个案例”“一个视频”和“一个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案例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同身受;视频强化理论教学,让学生产生形象化认识并消除听觉疲劳;问题和小组讨论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为了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设置情景模式思考如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课程教学结构紧凑、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使得学生始终能保持高度的兴趣与注意力,同时还能积极思考、讨论,从而有效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其次,我们从“学生需要什么”来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及模式。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他们在自我认知方面还有所不足,对未来职业规划还不很明确,自制能力也还需要加强,如果仅仅从“想要什么”和“喜欢怎么做”上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实并不能解决毕业就业时无所适从的尴尬处境和到岗后“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以及“所需非所学”等问题。因此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还是要从“学生需要什么”入手,即从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角度也就是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等方面,去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国家一再强调,要“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5],其目的就是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内容乃至方法,都要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最后,针对“学生应该怎么做?”碧桂园学院作为企业主体办的一所高职院校,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不足看得比较清楚,懂得企业社会对人才有哪些期待和需求,所以建校伊始就明确提出“会做人、会做事”的培养要求。如果说这其中的专业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会做事”的能力的话,那么以思政课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则理应承担起培养“会做人”素养要求的重任。基于这一思考,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贯彻国家的“立德树人”总体要求,还要把企业的“会做人”需求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在对国家教育文件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还深入企业社会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提炼出一些关键性的职业素养要求,有意识地在课程教学的一些内容和环节中进行强化训练,并恰当地将学生未来就业单位的企业文化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等融入课程教学中来,使得学生尽早懂得未来进入社会企业以后应该怎么做。

3 二个主体——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双元育人

对照《方案》可以看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新类型,高职教育之“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企业社会的深度参与。这既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而形成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又是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最大不同。如果说普通高校最典型的特征是“象牙塔”,即便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也有了较多的企业社会参与,但这种参与始终是以国家和高校为主导,更多的是校企某些领域进行密切合作的态势,办学方向主要体现为综合性、研究性、学术型;而高职院校则体现的是产教深度融合,具体说就是企业社会深入到高职院校办学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投资办学,由企业社会直接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决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方面面,办学方向则体现为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型。二是专业特色鲜明。这是说不同高职院校根据所在区域不同、产业有别、社会需求各异而形成的独有办学特色。这种独有的办学特色是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特点、文化底蕴、产业背景、历史传统及发展规划,按照国家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要求,遵循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所逐步探索、总结、提炼形成的,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高职院校逐渐凸显积累的办学优势,是各高职院校独特核心竞争力和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办学影响的集中体现。而一些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形成这种特色和优势,又往往是从深度的“产教融合”工作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正是因为“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特色与优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高职类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国家才出台专门文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6]。

思政课教学作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三段式”教学组织方式,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为了依托校企双元主体并发挥其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思政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是在教学主体的校企双元,即建立了一支既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邀请企业高管到学院主办专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用他们的榜样、经验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推动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收集关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案例并将之用到教学实践中;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充分借用第二、三阶段的“企业导师”力量,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产教双师携手共育的思政教学机制。二是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尝试将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人生目标、意志品质以及社会企业对人才关注的重点素质、以及企业文化等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设计中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学生喜爱的经典案例、热点问题、成长故事等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由被动“逃课”转向主动“淘课”。三是教学方法手段上,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及社会企业的需求,广泛采用翻转课堂、云资源、社会实践与调查、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小组研讨、情景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素养,使学生兴趣得到尽可能挖掘、能力得到较充分展现。

4 三个“五星”——“三位一体”的“五星级”教学创新

“五星级”,源自碧桂园集团的著名经营理念——“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本意在于树立较高的人居环境及服务目标。我院思政部认为这一理念放在高职教育方面同样有重要意义,相信高水准、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能够赢得较高的育人成效和社会声誉。“三位一体”的“五星级”教学创新,即在具体的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学生素养培育三个方面的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五星级”的标准进行协同创新。

4.1 打造“五星级教师队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资建设方面,我们按照习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点要求,结合我院教师的状况与特点,对应着力打造一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五星”级高素养思政课教师队伍。

信仰——政治要强。加强师资队伍的准入机制,要求必须是党员硕士以上资历,并有强烈的教育理想和人生追求,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以课程改革创新为契机,以党建与学习为引领,大力推动学术交流和外送培训,加强师资队伍的理论、思想与教学水平建设,要求任课教师读经典、读原著,强化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情操熏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融合——情怀要深。充分开展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同时创造机会走出去学习交流,引进名家名师来学院传授经验,同时加强与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鼓励教师走进社团、走进宿舍、走进学生心里,以无时无处不在、水滴石穿的精神,做好思政课的入脑入心教育工作。

创新——思维要新。注意紧扣时代,顺应青年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特点,大量采用互联网+云课堂、翻转课堂、远程教育等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加强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并积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时尚学习平台,使思政教学能与时俱进。

博学——视野要广。在立足于国家统编教材和各种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基础上,在以往思政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与社会、企业需求融合,与学校整体育人目标融合,让思政课教育教学“接地气,聚人气”。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案例库、名人名言库等,不断拓展思政课的知识视野,建立思政课与公共人文课的互动机制,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推动“课程思政”的实验及全面推进“大思政”。

把FBG传感器铠装光缆沿PHC管桩钢筋笼受力钢筋敷设,铠装光缆每间隔250 mm用铁丝绑扎.铠装光缆敷设过程要平缓,不得出现硬折和“V”型,同时铠装光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规定尺寸.

魅力——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加强师资队伍教育培训,引导大家深刻领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理,加强自律和自我修养。同时要求各位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年龄和成长背景、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鼓励学生感悟与表达,让学生从欣赏思政课教师到喜爱思政课。

4.2 建设“五星级思政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潜能

精心构建集“星火小组”“星云课堂”“星河热线”“星际支持”以及“星光大讲堂”于一体的“五星级”思政课教学体系,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性。

“星火”小组——取意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学生分为学习研讨小组,以先进带动后进,培养其团队意识与互动合作精神,锻炼其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致力于培养“基层一线管理干部”等。

“星云”课堂——广泛搜集整理并建立丰富的热点资源库、名家思想资源库、成长案例资源库、思政课MOOC 资源库等“云课程资源”,为实施问题导向或任务驱动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星河”热线——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利用网络微博、邮件、QQ 以及手机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使师生无论相隔多远、相处何方,都能保持及时互动联系,随时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答疑解惑。

“星际”支持——密切协同学校的党政工团、专业教学系部、企业合作处及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在“准军事化管理育人”“全员导师互动制”“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育人”“企业实践实训育人”等五大体系的支撑下,推动学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同时向合作企业寻求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和师资互通等“校企共育”育人。

4.3 着眼企业社会的实际需要,着力培养学生“五心”素养

党和国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着“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希望青年大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过社会中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在选聘人员的时候,往往会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的用人标准。高职学生本身的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和素质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更喜欢简洁、实用、接地气的素养模式。为此,我们在广泛听取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分析学生成长成才案例的基础上,认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必要着力培养以下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德——爱心。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国长盛不衰,在于中华儿女数千年始终保有的“爱国主义”情怀。碧桂园学院的创办及公益性质,源自杨国强先生“教育脱贫”的一番情怀和爱心。“爱心”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特质,也是碧桂园企业文化的核心,故而爱心应该成为碧职院学子首要道德品行素养。我院思政课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将这一“爱心”传承下去,力求培养出能够“爱国”“爱家”“爱社会”“爱岗”,也能“爱己——欣赏和悦纳自己”,“对人好、对社会好”的新一代大学生,努力做到“希望生活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美好”。

智——信心。信心是成功的源泉。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怎么让别人对你有信心?只有强烈的信心,才能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热忱,才能充分激发出人的才智和潜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强调“四个自信”。然而,我院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信心缺失是个很大的问题。故此,我们将“信心”作为学生核心要素之一进行重点培养,将理想信念与学生成长和信心培养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学业并力求学有所成。

体——进取心。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几乎都是进取心强、精力充沛、百折不挠的人。碧桂园学院办学特色之一的“准军事化管理”,其目的正是为了强化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拼搏精神。学院思政部也注重“进取心”这一核心素养的悉心培育,比如学习毛泽东思想,设置“星火小组”,并以“史上最强创业团队”的党史学习为契机,希望学生将来能够“燎原”;而“星光大讲堂”就是倡导学生要“自己发光”,不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美——责任心。我们在报纸、电视上经常能看到的“最美医生”“最美教师”等,从来不是因为外形有多漂亮,而是因为主人公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使得他们的业绩出类拔萃,精神感人至深。同样,与人生幸福息息相关的“爱情”“亲情”与“友情”,背后无一不是强烈的“责任心”在支撑。故而,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也注重将“责任心”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大力宣扬“有责任心方能赋予重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成就美好人生”。

劳——敬业心。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人本身”,中国传统文化也认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碧桂园集团能够从一个街办小企业发展为今天的世界500 强,可以说是这一思想最好的阐释。然而,“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怕吃苦、想躺平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通病。故而,我们注重将勤奋自勉、刻苦耐劳的工匠精神作为碧职院学子的一项特有素养和品行,进行重点培养和弘扬。

5 结束语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思政部自2019 年下学期开始实施“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23 五星级思政课教学创新”以来,立足于“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二个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将思政课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三个环节,打造了以“信仰、融合、创新、博学、魅力”为特质的“五星级”思政教师队伍,构建了以“星火小组、星云课堂、星河热线、星际支持与星光大讲堂”为框架“五星级”思政课程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以“爱心、信心、进取心、责任心、敬业心”为核心素养的新一代高职层次大学生。用形象化、多样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让学生在群策群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据有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来,学院毕业生一直保持着100%的高就业率,薪酬水平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四名(民办高职第一),毕业生成为基层一线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占比为78.3%,其中万元月薪者达6.4%,反映出我院人才培养的突出成就,并以“有爱心”“有责任心”“刻苦耐劳”等特质,深受企业社会等用人单位的好评。这其中,自然有一份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功劳。而在学院学生及督导的教学评价上,思政课教师人均得分都在94 分以上,普遍受到好评和欢迎。思政部教师在近几年先后获得省级教学能力竞赛特等奖1 项,一等奖1 项及三等奖3 项,获批省级科研教研课题2 项、国家级青年课题1 项等。

猜你喜欢
产教办学思政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思政课“需求侧”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