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2023-02-12 01:39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教育局韦新生
新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物理德育知识点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教育局 韦新生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渗透德育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物理学科虽是一门理科学科,但其中蕴藏着诸多伟人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与优秀道德品质,这为德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提供良好先决条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在极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成效,切实提升其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创新物理教学与德育融合新路径,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至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物理教学服务,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德育与农村物理教学之间的关联性

教育即教书育人,其侧重点在于“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各科教学所需贯彻落实的主要任务。德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情感,树立正确道德认知。物理学科教学是指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基础之上向学生传授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虽然物理学科教学主要任务是传递知识、发展能力,但学科教学如若不关注学生内心情感建设,则难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不利于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目标实现与落实。德育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在拓展学生视野及知识面同时能够切实满足学生内心发展情感需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道德水平,丰富物理学科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1]。

二、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状态

当下,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绝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心道德情感建设,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在探究问题时难以全身心投入,导致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难以切实提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渗透德育,借助德育凸显物理学科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2]。

三、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必要性

1.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是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体系,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也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心理发展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通过物理理论知识讲解渗透德育,在满足学生物理学习需求同时,促进德育有效渗透,以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提供坚实保障。

2.初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育发展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初中物理教师要以“五育”融合理念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新时代文化的优越性。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初中物理教师要渗透多元化德育元素,以进一步满足学生道德情感发展需求。

3.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时教育方针落实的需求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基础知识教学已成为物理教学初级目标,培育发展学生综合素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为推进教育方针政策落入实处,初中物理教师教师教学时将培育发展学生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引导学生以科学性、逻辑性思维思考分析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与难题,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去引导、影响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在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为国为民、勇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四、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丰富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教材是初中物理教师需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开展的前提条件。将德育与初中物理教学相融合能够促使初中物理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仔细寻找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借助德育知识向学生讲授物理知识要点。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结合物理教材开展德育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初中物理教材的全面性。

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前,绝大部分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较低,在物理课堂上很少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德育能够减少学生与物理学科之间的隔阂,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德育的渗透能够增添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熟悉感,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点,进而使学生够积极主动参与至教学活动之中。

最后,有利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成效。渗透德育在极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道德情感发展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刻苦认真,实现对物理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有效掌握,促进物理教学活动高效顺利开展,进而提升物理教学成效,使物理教学实际效果能够达到理想预期。

五、基于立德树人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在含义,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时要注重培育发展学生爱国精神、增强学生道德意识,在磨练学生思想意志同时还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提升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属于学科教学,主要任务是传授物理知识与基础实践技能。通过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这一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德育目标的延伸,要求物理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这一任务后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升华,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背后深层次含义,在充分满足学生成长发展情感需求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与创新教育,使学生能够以积极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投入物理学习之中,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发展独属于自身的情感认知,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为提升物理课堂实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六、基于立德树人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实践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是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资源,对初中物理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进初中物理教学与德育充分融合,初中物理教师应对将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并适当融入网络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教学资源限制,以提升学生物理基础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其自身道德认知。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应对物理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发掘教材之中潜在的德育知识,这是实现德育与初中物理教学相融合的主要路径之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对德育形成更加全面充分认知,并从多角度探索物理教材中德育知识点,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思想道德层面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促进德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在互联网平台上搜寻与教学内容、德育内容紧密相连的视频、图片等教育资源。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班级多媒体设备将网络教学资源展示出来,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教学资源中的德育知识,以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案例一: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 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初中物理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程时,应对教材中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在带领学生完成噪声的来源、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控制噪声等这一小节基础知识点之后,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你周围常有哪些噪声?在听到噪声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等探究性问题,之后借助班级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噪声的音频,在音频播放完毕之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听到这些噪声时内心的感受。在学生分享过后,初中物理教师应先总结一下噪声危害相关知识点,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升华,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不同环境中的规则,如在图书馆学习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故意制造噪声影响他人学习与生活,养成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良好行为习惯,进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

2.列举名人案例,增强学生感悟

初中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已获得一定程度发展,榜样作用在这一阶段发挥着其独特的育人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物理学名人案例渗透德育,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实现对学生道德精神品质的有效培育。初中物理教材中富含丰富名人案例,但在书中并未对物理名人生平、科学精神等方面进行充分介绍。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列举著名物理学家研究案例,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感受物理学家呈现出来的宝贵科学精神及优秀道德品质,进而让学生对德育形成更为直观的认知,为学生道德情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保障。

案例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在开展这一章节课堂教学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示“欧姆定律”提出者、著名物理学家欧姆这一名人案例,在班级多媒体设备上为学生呈现出关于欧姆研究这一定律时的小故事:电流在当时科学家的认识中是一种带有神秘性的加凡尼流体,但是由静电所产生的电流具有难以捉摸和稍纵即逝的天性,使他们很难做任何有意义的研究……塞贝克在1821 年发现了热电效应,而利用这个效应制成的第一个实用装置就是热电电池。所谓塞贝克效应,就是两根相异、紧密缚结在一起的导体,当其中的一根受热时,两导体间会产生电压。热电电池的输出电压虽小,但内阻也小。因此,欧姆就用稳定的热电电池和验电流器,来重做他所有的实验。从他一连串新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能验证今天我们叫作欧姆定律的方程式。1841 年,也就是欧姆发表第一篇论文后的第16 年,英国皇家学会颁给他科普利金质奖章,把他的成就誉为“在精确研究的领域里最堪注意的发现”。欧姆总算因他的成就,得到了应得的荣誉,因迟来的赞扬而获得了正式的道歉。引导学生自主观看关于欧姆定律诞生的故事,并鼓励学生阐释自己在物理学家欧姆身上看到了哪些精神品质,学到了什么。这样既能够为接下来章节知识点学习做铺垫,还能够借助物理学家欧姆身上的刻苦钻研、不言放弃等精神品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努力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对待学习要刻苦钻研,不轻易放弃,进而促进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培育,实现德育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渗透。

3.创设丰富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物理学科相较于初中阶段其他学科而言,其综合性较强,且物理学科基础知识概念抽象性较强,这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而丰富的教学情境在极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化概念与知识具象化理解,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教学情境,以丰富学生学习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丰富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借助物理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做人。

案例三: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2 节“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述“二力平衡”这一小节知识点时,应明确力是看不见的、抽象的概念,只能依靠感受、想象来认知这一知识点。这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同学之间手拉手”这一教学情境,让班级内学生两人为一组,自觉组成若干小组,要求同学将手平举至身前,同组同学面对面拉手,共同向后作用力,并找到一平衡点保障同组同学手里平衡。并让同学尝试打破这一平衡后搭档的身体状态,或前倾或向后倾倒。在这一教学情境中,初中物理教师应先为学生讲授二力平衡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形象化、直观地感受力、认知力,并借助打破平衡这一环节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感受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在合作的过程是每个人都付出的过程,与合作成员之间只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才能得到预期成效,借此培育学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德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育人作用,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与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列举名人案例等措施,促进德育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深入渗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教学条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助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物理德育知识点
只因是物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处处留心皆物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