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育德:红色故事课程的有声开发

2023-02-12 01:39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古沙小学华刘军
新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建构红色精神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古沙小学 华刘军

为了传承革命精神,我们“以史育德”,充分借助于“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为了让故事“接地气”,我们充分借助于新时代的新媒体、新技术,将故事融入、嵌入其中,凸显红色事件、红色人物。如此,就能深化学生的红色革命认知,熏染学生的红色革命情感,引领学生的红色革命行为。

一、提炼“红色文化”,建构“红色故事”的有声课程

这里的有声课程,是一种泛化意义上的有声课程。它不仅是指仅仅能发声的APP 软件所建构的课程,也包括既能发声也能显像的APP 软件所建构的课程。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声课程APP 平台主要有“喜马拉雅FM”“蜻蜓FM”“懒人听书”“荔枝”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从相关的有声课程平台上撷取相关的资源、素材,而且可以自己创建、创生相关的有声课程。如教师可以应用手机中的录音软件、录像软件等进行拍摄、存储,可以借助微信、QQ 等相关的社交软件进行传播。通过制作和传播,让红色故事走进学生生活。应该说,建构“红色故事”的有声课程,能让学生的红色故事学习具有随时随地的泛在性。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观看、聆听,同时也可以在课外或课余时间如在路上、在车里、在睡觉前等进行聆听、观看。这样的一种课程建构,让红色文化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

作为教师,在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提炼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教师不仅可以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引入相关的课程资源、素材等,而且可以从相关的历史书籍、电影电视中汲取资源、素材等。在建构红色故事有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红色故事的历史真实性,同时可以对红色故事进行适度的、合理的加工,让红色故事更具有感染力等。如在“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悉相关的著名战役,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百团大战、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等,更要让学生了解抗日民族英雄,如赵登禹、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左权、彭雪峰等。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化的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等的融入,有声故事课程就会变得丰富起来。有声课程不仅要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学习服务,更要为学生的红色精神的丰盈、红色生命的成长服务。作为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立场”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精心设计研发优化红色故事的有声课程,让红色故事有声课程能润泽学生的红色心灵。

提炼红色文化故事,建构红色文化故事的有声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通过提炼红色文化故事,提升学生对中国革命的认知度,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建构红色故事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弘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

二、弘扬“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故事”的有声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建构红色文化课程之后,教师有必要让这些红色文化课程走进学生的心灵。为此,教师要注重传播红色故事的有声课程。传播红色文化故事课程,有助于扩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故事的认可度,增进学生对中国革命故事的认同度。在现代信息科技背景下,教师可以以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等作为载体积极打造传播平台、优化传播样态。通过打造传播平台,优化传播样态,让红色文化故事课程能够达到全方位、多视角、全时段的传播。

在传播红色故事有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积极应用现成的相关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如央视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客户端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班级、学校或者校际为组织单位,打造、建设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不仅可以利用名人讲述的经典性的红色故事,同时还可以将学生身边的“百姓名嘴讲红色故事”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己讲述红色故事。通过红色故事的讲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史”。要让讲红色故事的主体多元化,要让传播红色故事的媒体融合化、互补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将“四史”的故事讲述、传播,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引领,促进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笔者在教学中,不仅充分应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而且充分发掘学生语文教材中的相关革命题材、素材等内容。如鼓励观看《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鼓励学生观看影片如《屠城血证》《长征》《三大战役》《解放大西南》《长津湖》等。为了让红色精神故事的传播更广泛,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伙伴推荐,并将推荐的书籍、影视、有声故事等放置在传播平台上。如此,拓展学生的红色文化认知视界,陶冶学生的红色文化情感,让红色文化故事更具有感染力、说服力。

在红色文化故事传播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讲述、参与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和点拨者。要评选出积极的“红色故事讲述之星”“红色故事传播明星”“红色故事学习榜样”等。通过评价,一方面对学生的红色故事讲述、传播以激励,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学生树立好榜样。

三、彰显“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故事”的有声课程

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时代,每一条图文声影,每一条评论都是一个数据,在云空间里积淀,伴随学生的终身成长。作为教师,要借助于讲述红色文化故事,引导学生深入发掘红色故事的内涵,发掘红色故事的时代价值。要引导学生找到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故事与现实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学悟新思想,让学生沉淀红色基因,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红色品质,让学生接受红色故事文化与精神的洗礼。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说教化、灌输式、填鸭式、告诉式等的倾向,要用历史场景还原、历史场景感知、历史故事与文化的感悟、熏染以及历史故事的编排等方式学习红色故事。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故事的有声课程,提升宣讲覆盖的深度。

教学中,教师要以“四史”为依托,引导学生深入聆听红色精神故事、学习红色精神故事、研究红色精神故事。通过学习红色精神故事,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道德与法治素养。要通过红色精神故事的聆听、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如笔者在教学中,开辟了红色故事平台,并对相关的红色故事进行改编。作为教师,要将生硬枯燥的历史史料加工、开发、转变为有声课程、视听课程,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红色精神故事。学习红色精神故事,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使命。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呈现时代背景,从而让红色故事讲述更具体、直观、形象、鲜明、鲜活。比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看、去倾听、去认识、去思考、去探究等。如讲述“八女投江的故事”“张自忠的故事”“杨靖宇的故事”“张定忠的故事”等。通过故事的聆听,能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在学生的心灵中扎根,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营养根基。

弘扬、彰显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要将故事讲述与现代媒体、网络传播技术等结合起来,从而建构一种全域性、全员性、全程性的红色文化育人样态。作为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加工,同时又要用好媒体、网络技术,让红色故事课程的有声开发与泛在实施,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营养动力,为学生的精神成长、生命成长铸魂补钙。

猜你喜欢
建构红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