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整合中挖掘英语语篇教学潜质

2023-02-12 01:39江苏省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丁珍珍
新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语篇文本内容

□ 江苏省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丁珍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旗帜鲜明地指出:“英语教学要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深挖教材内容、主题、知识体系等相关资源,并对这些资源展开系统梳理、构建。小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涉及多重内容,相关教学资源也是丰富多元的。如何对影响教学发展的资源展开多维挖掘探索,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展开优化设计。英语教学实践,教师不妨综合考量学生、文本相关要素,对教学引导过程展开革新、升级,确保课堂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挖掘话题内涵

语篇教学,对其展开分析探究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对语篇展开分析就是要理解篇目所表达意义,对其展现的交际功能进行剖析。语篇内部分析是教学的关键点,也是导学切入点。具体操作过程中,以话题为基点展开设计规划是不错的选择。英语属于交际学科,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有效手段。既然要进行交流,就不能凭空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话题。在话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表达欲求才能被点燃,思维认知才会迈向崭新台阶。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时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主题的指引下,学生的认知逐渐活跃起来,课堂也在学生的交流探讨中进入崭新阶段。

话题分析挖掘本质上是教情分析,只有对教情有了充分精准的把握,才能进行针对性设计,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提升,教学的实效性、科学性快速彰显。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时,教师先对文本内容展开分析,本单元主要是谈论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并把握一周七天的表达以及对课外活动的表达展开交流探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感知状态,教师从单元主题的内涵着手,展开交流探讨。“The unit theme is very important.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unit theme?”问题导思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让学生获得强劲的学习动力。“Is there something behind the school?”“I don't think you're right.I think it's after-school activities.”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对话题的感知度不高,这是客观现实。教师巧妙设计,从话题中找寻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进入探索分析状态,思维活跃度得到提升。“Please watch a video, watch the end, you will know what this unit is about.”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给学生带来多重感知和触动。

挖掘话题内涵的过程中,可选择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情学科,有的放矢,对话题展开分析探寻。实施过程中,创设适当的环境氛围是重要的。教师可以从情景展现的角度出发,投放相关话题,让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生发探讨热情。故事讲述、关联旧知也是不错的选择,都能给学生带来情感认知上的触动。

二、找寻关键信息

教材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生思维启动,深度探寻知识的凭借。上好一堂课,文本解读是重要的,它是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障。解读文本,找寻关键信息,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思考。就教师而言,要想顺利备课,就要对文本内容展开系统梳理,把握教学重难点和关键信息。就学生而言,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必须进行整体感知理解。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定然要对知识点进行充分探索。面对诸多信息要素,如何巧妙设计,需要教师做出一番研究和探索。语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细节等,都是突破语篇的重要切入点。这些内容是语篇知识的汇聚点,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引导学生对关键信息展开梳理分析,让他们在信息搜集、找寻、归纳的过程中获得更精准的认知,无疑能为高品质课堂注入崭新活力。

小学生认知存在局限性,对信息的把握往往会存在偏差。教师发挥导向作用,给出方向指引,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点拨下,实现生本与文本的多重对接。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 时,教师先采用演讲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并讲述自己一天的行程。“This is my day, every morning, I will get up at six, after breakfast…”教师有条不紊地讲述,学生越听越想听,感知意识逐渐被激活。当学生思维进入活跃状态,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学生快速阅读。如果教师不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容易无所事事,无法精准对接教学关键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系统构建文本框架。“Please outline the key information you think is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topic. It can be a phrase or a sentence.”学生积极尝试,认知梳理,找寻关键信息。

找寻关键信息时,有诸多方法作为辅助。符号标记、分条罗列、图表梳理都是不错的选择,能够让语篇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师要关注教学现实需求,从宏观视域出发,对学生展开学习指引,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搜集、梳理信息,找寻学习关键点,完成认知突围。

三、内容鉴赏朗读

文本解读是教学的首要步骤,也是高品质课堂的保障。阅读感知文本,从听说读写的角度进行推进是必要的。语篇是以语言文字为基底,借助多元化的表达形式,展示相关内容,阐述观点或表达情感。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找寻语言文字的特质和属性,以此为突破点,展开教学活动。语篇阅读学习的基本操作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文本感知、鉴赏、内化、迁移都能真正活跃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其中文本鉴赏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梳理文本,找寻关键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整体性把握,这就为语言鉴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进一步细化知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教师可以从微观视角出发,对文本内容和具体知识点展开鉴赏剖析,让学生在知识分解和朗读中获得更丰富深刻的认知。

聚焦篇章鉴赏是形塑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能够成功激活学生的感知探索意识,拓展教学渠道,帮助学生在思维认知的交叠中,畅读篇章,把握文本核心。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What's the matter?时,教师先从宏观视域出发,对单元教材展开分析,本单元的话题是询问和表达“感受”或“感觉”。这样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多重契合点,非常适合采用情景展现或角色演绎的方式,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表达的真实性。为此,教师结合Story time 的内容,让学生熟悉相关句型。相对于其他单元Story time 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且内容较少。内容精简,并不代表其蕴含的知识点少,相反,其鉴赏价值可能更高。为此,教师将文本中的插图投放出来,让学生在插图观察中初步了解句子内容。“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above and observe it carefully.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it?”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搜寻词汇,组织语言。“I saw my mother working in the kitchen.”“I saw my father and son in the living room. My father gave my son something to eat, but he waved his hand. It seemed that he was not hungry.”在此基础上,展示相关句子,并进行细致分析。“Your observations are very detailed and precise. Let's take a look at their dialogue.”教师顺势投放相关句子。句子分析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诵读。因为有了前面的鉴赏分析作为铺垫,学生再展开朗读自然兴致勃勃,畏难情绪也逐渐消退。

小学英语语篇涉及的知识虽然不多,但内容丰盈独特,具有较高鉴赏价值。教师从文本找寻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思路,巧妙设计教学,以鉴赏的方式进行推敲、琢磨,知识本身的价值得到彰显,文本形成线性连贯,呈现出整体性。

四、巧妙质疑探究

学习是能力提升的过程,学生层层拨开文本迷雾,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深化认知,生成高阶思维。语篇教学是在信息梳理的过程中,呈现多重信息,构建系统完整知识体系和信息链条。在对这些信息链条展开探索挖掘的过程中,不同认知层级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具有较大差异性。所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往往存在矛盾冲突,导致学生难以快速掌握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想着如何进一步灌输知识,而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让学生尽情质疑,将自己的疑问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语篇教学就是对语言的意义和形式展开深加工的过程。在探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生主动发问和被动解决问题,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千差万别。主动发问是学生思维活跃性的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生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小学生思维活跃,但缺乏独立的、审视的思维。质疑能够有效弥补学生短板,打破学生惯有思维定势,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教学活动伊始,教师发挥多媒体的助力作用,播放视频资料。视频中播放的四季景色给学生以感官冲击,四季美景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探索表达兴趣浓厚。教师抓住有利契机,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Read the following quickly.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 is your impression of this season?”文本中的内容分为四小模块,且句子相对简短,学生参与热情极高。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抛出问题。“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and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description of this season in this article?”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意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收获,同时也存在不理解的内容。教师给学生提供契机,让他们将自己心中的疑难展现出来。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参差不齐,但只要学生能够主动提问,教学引导就成功了一半。在质疑释疑中,课堂教学进入活跃状态。

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成功的保障。学生能够主动质疑,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已经对文本有基础了解,进入思考状态。在质疑释疑中,学生提取知识并对其进行深加工,他们对文本的感知也会更深刻,思考纵深维度得到拓展和延伸。

五、经验总结交流

总结是教学的最后环节。文本探知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结束。智慧型教师一定会在文本内容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归纳,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是浅显的,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相对单纯,他们在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法,教师要在学习活动结束后,适当给学生提供平台和契机,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出发,对学习结果、学习过程等展开探寻。进行经验总结时,教师往往喜欢让学生自主梳理归纳,找到自己的优缺点。这是一种选项。为了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经验总结归纳环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毕竟集体的智慧更加强大。

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认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都可以作为总结归纳的点。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时,教师采用角色演绎的方式推进课堂,从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可以看出,教学方法运用是科学合理的。为了进一步夯实学习效果,教师设置课堂训练。“Please write a short dialogue based on the key information given.”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过演绎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相对牢固,很快完成训练任务。课堂教学进入尾声,教师没有急着布置课后作业,而是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同时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自己的表现。学生一边反思一边在练习本上写出关键词。学生都能从优缺点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总结,同时还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需要,制定改进计划。

学习经验总结已经成为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选项。教师要摒弃传统认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总结。具体操作时可以是学生自主总结,也可以进行思想碰撞,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互动。无论采用何种总结形式,都要关注学习过程,从全面性、针对性角度出发,做出归纳。

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语篇教学蕴含多重趣味因子,它对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发展,学科关键能力的生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篇是英语学科最主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设计课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引,教师要用现代教学思想武装课堂,发挥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对文本话题展开深度探索,精准把握文本主题内涵。进而从语篇本身出发,找寻关键信息。同时借助内容鉴赏品析,在朗读中深化认知。质疑探究能够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生成多种能力。思维认知的碰撞交流必不可少。借助经验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篇文本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